已应召,以博士身份给刘炟的儿子清河王刘庆(也是安帝刘祜的父亲)当师傅。就在他刚任清河王傅的这一年,延光四年(公元125年),32岁的刘祜死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杨伦对刘祜的感情要比对自己服务的对象深得多,他扔下该干的差事,到洛阳去奔丧,并在宫殿外高声哀嚎。安帝的太太之一、阎太后得知杨伦“专擅去职”,大为恼怒,就下令给杨伦判刑即“坐抵罪”。很快,顺帝刘保登上皇位,借国家的丧后之喜,赦免杨伦的罪过,并让他在安帝的葬所恭陵守孝。守孝期满,升职为侍中。
从隐士到博士,从博士到王傅,再由王傅到罪犯,而后升职中为中央高级官员,对一个本来心理素质良好的学者来说,等于又增加了重要阅历。由此,对付一宗牵涉面极广的腐败案件的责任,非他杨伦莫属。当时没人愿去触动那件大案子,因为案主任嘉的关系网极为庞大,与百余位将相大臣“牵染”。不仅小小的县令任嘉手眼通天,而且借着这种能量,他“带病上岗”,由邵陵县令升职为武威太守。
杨伦决定拿掉贪贿千万、不降反升的任嘉,他很认真地写了一封告状信,信上说:
“臣下我学习《春秋》,知道诛恶及本的道理,也就是说诛本而后恶消。这好比人抖落裘服一样,要拽着领子抖,领子持得正,裘服上的毛就顺了。现在,任嘉这个人犯了重罪,不但没有受惩处,反而以不干净的身子去到大郡做太守。不通过他这个案件查处保举他升官的人,就无法杜绝高官在国家政治中的奸行。以往,国家杀了湖陆令张叠、萧县令驷贤、徐州刺史刘福等几个大贪官,但为什么豺狼般的贪官于今不绝呢?就是没追究保举人的责任的原因!
“历史上,齐桓公是位霸主,他的国内政治作为就是:杀了五个奸臣,而且追究保举他们的人的责任。如此,无论官员还是百姓就不非议朝政了。现在绝不能当断不断,继续纵容犯罪。凡是圣明的君主,听到仆役童子及一般妇女的进言,都把他们当作加给泰山的微尘,当作集于淮海的雾气,这微尘、这雾气虽然未必有益于泰山之势、淮海之气,但总是没有害处的。皇帝呀,您好好想想吧!”
顺帝看罢告状信倒没说什么,反而是朝中大臣们大为不快,因为如果查处任嘉的案件或许会涉及自己的利益,至少也会得罪一批人,所以就指责杨伦言辞不逊即不知道尊重皇帝。紧接着又有朝中的低级官员说,杨伦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情,非法获取国家秘密以求正直名声。最后,罪名归结到对皇帝的不尊敬方面上来,杨伦被第二次判刑,不过判得比较轻,“结鬼薪”即给公家砍柴顶抵罪行。
腐败集团还是比较客气的,要在“不敬”二字前头给加个“大”字,非要了杨伦的命不可。皇帝知道杨伦是“好心办错事”才被判刑,可他也没办法,就从中抹稀泥,下诏免予刑事处罚,送归老家种地。
反腐败的壮举虽然折戟沉沙,但通过这次行动却再一次证明了学者群体中极少数精英的价值。
反抗,在体制内反抗,也成了杨伦的价值尺度。在家闲居了不几年,汉刘第二帝国迎来了梁氏外戚专政的时代,杨伦被征为太中大夫,转而为大将军梁商的长史。长史是负责日常事务处理的最重要助手,但由于他不是事事服从主人且多对主人有批评,被开革出朝,到常山王那里去当师傅。
杨伦坚决不服从任命,说自己有病在身,无法上任。抗拒朝命当然是对皇帝不敬,又有人捣鼓着要给他判刑。这回杨伦豁出去了,给皇帝写了一封口气强硬的短函:“有留死一尺,无北行一寸。刎颈不易,九裂不恨。匹夫所执,强于三军,固敢有辞。”
皇帝读信后十分气愤,就下诏训斥他:“(杨)伦出幽升高,宠以藩傅,稽留王命,擅止道路,托疾自从,苟肆狷志。”于是,杨伦再遭逮捕并交由国家最高法官即廷尉审理。后来,皇帝也觉得没趣,就再次下诏免罪。杨伦这次回了家,说什么也不出仕了,“闭门讲授,自绝人事”。
再听到公车到来的消息,他扔下学生,就从后门溜走,像做了贼似的。看来,他的体制内反抗已经转换成了体制外不合作。
在不合作的心态支持下,杨老先生走完了生命的历程,终老于家。
他比梁鸿好多了,尸骨埋于桑梓地;梁鸿呢,虽与春秋名人要离葬身为伴,但他心爱的孟光在死后,魂魄还要不远千里由陕西往浙江飘移,去重温举案齐眉的旧梦。
txt小说上传分享
学者与宦官的夹击
家党逼死了郅寿与乐恢却栽在丁鸿手中。丁鸿的资历与成就绝非郅乐二人可比:首先他是开国功臣丁的后代,丁地位虽不能与邓禹、马成、吴汉等人相比,但名声绝不亚于32名将之外的任何人;其次,丁鸿本人因学术功底深厚,解答明帝刘庄的学术疑难问题①而得巨大荣宠,“禀食公车,与博士同礼”;再有,丁鸿历事两代,荣宠愈重,汉刘第二帝国的第三代领导人刘炟不但给了他乡侯的爵位,而且在制定官方统一儒学教材的“白虎观会议”上,“鸿以才高,论难最明,诸儒称之,帝数嗟美焉”。
这三项硬资本是任何一个想压制丁鸿言论或对他施加人身迫害的人,不得不细细考虑的。丁鸿拥有这三大官方资本,还有民间的不可估量的道德影响力即他个人道德水准所赢得的声誉。当年,他父亲丁随同刘秀东征西讨,丁鸿就与弟弟丁盛在家共过寒苦的日子,用心抚养小弟。后来,他父亲功成名就,有了爵位,死时当传给他。他就给皇帝写信,要求让丁盛袭封,皇帝不答应。等父亲的丧事办完,他就将孝服脱下来挂到守墓的冢庐之上,给丁盛留下书信,自己远走。
丁鸿在信上说:“哥我贪恋经书,不曾顾及父亲的大恩与兄弟间的大义,少年时代我就拜师求学,对父亲的生死都没尽到做长子的责任。这样,就受到皇天和我丁氏祖先的双重惩罚,身体有难治的大病,无法承担父亲爵位的继承与传递。此前,我也向朝廷上书,要求把父爵转给你,可是朝廷不答应,我不得不暂时承袭。现在,我正式放弃父爵,寻找良医治病。如果治不好,那我只有死在外边了!”丁鸿下决心将爵位让给弟弟,自己从颖川远逃到东海,相当于现在从河南南部逃到山东。就是遇见过去的同学,他也假装不认识。他的同学鲍骏知道他是“阳狂”即故意避见旧人,就教训他说:“《春秋》之义,不以家事废王事。今子以兄弟私恩而绝父亲不灭之基,可谓智乎?”
听得同学深劝,丁鸿有所感悟,“垂涕叹息,乃还就国,开门教授”。由逃富贵的隐士变成开门授徒的大师,他的影响力很快延及民间。与此同时,鲍骏也将丁鸿的学问与行节上报给了刘庄,刘庄大为感动,称赞丁鸿是天下的大贤。这也为日后的征召打下了基础,更成为反对窦家党的最大软实力。一项软实力、三大硬资本,好像就是为猖狂的窦家党准备的。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司徒袁安去世,丁鸿由太仆之位升职,接任司徒。
袁安是窦家党对外政策方面的敌手,窦宪想置袁安于死地而不得,就自行权力,不让袁安过问①。袁安对付不了窦家党,每与公卿大臣议事,动不动就“噫呜流涕”。表面看来,这是软弱的表现,实际上呢,也是争取人心的策略。丁鸿当时任九卿之一的太仆职位,当然明白朝廷内外对窦家党的厌恶,所以,他从接任司徒之职那一天开始就打定处理窦家党的腹稿。
春天的稿子在夏天里念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