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蛮军提供的丹药和资源,可不是楚河一个享用的,这些大将皆是得到好处。
有龙且等三个战神指点,这些天资本来不弱的将领,境界提升是必然的。
秦胜男服下了金纹龙须草,不出意外的凝聚了蟠龙武胆,更意外的重炼出一颗上品山岳武胆,境界也提升一级,成为了五品铜炉宗师。
一同晋升五品境界的,还有楚千重这个剑修强者。
项熊经过醍醐灌顶,境界虽然没有提升,还是五品境界,但是彻底稳固下来了。
姜维、甘天,则是晋升为四品巅峰之境,尤其是姜维,百战武胆提升至黄品层次,战力是极为惊人,可越阶二战。
楚武、丁猛等,都是四品初期,战力略差一筹。
另外,还有两个楚河从常定军中挑选出来特别培养的天才,分别叫许破谷、陈稼,也晋升四品境界,都是双武胆天才,战力甚至要比楚武丁猛等更强。
凝血境的将领就不提了,楚木楚石楚黑子等,都是这般境界。
252、秦州残兵
常定军发展迅猛,但对后勤部的压力也是极大。
炼钢场、木器厂、炼丹厂等,不但要满足常定军五万人马的需要,还需要大量提供装备给南蛮军。
要不是楚河从南蛮军手中买来上百万的青壮,大量的人手补充到各个工场矿藏,是绝对满足不了如此庞大的需求。
常定军的战力几何级数的提升,不管是黄忠、甘宁,还是龙且、姜维等,都觉得是组建空骑兵的时机了。
正当楚河与各个主将商量如何派兵前往虎牙岭地渊,捕捉蝎尾翼虎的时候,两个意想不到的人忽然到了天水郡之地。
楚河也想不到,消失了两年多时间的荆雄和况濮会突然出现在天水郡内。
随之而来的还有千多人马。
况濮虽然出身寒门,但能坐上秦州州牧之位,主管秦州几年时间,多少有点家底的。
他不甘心,从区区一寒门子弟奋斗到一州主官,其中的辛酸和汗水不足为外人道哉。
因此,况濮没有与城同亡,城破之际,带着一干心腹手下,还有数百家将兵丁,趁乱离开了秦州城。
况濮清楚,自己这番作为,等同于投敌叛国,以后是不可能再投蜀国。
在这乱世之中,兵力是至关重要,在离城之前,况濮便多次试探和暗示过以前的投在他门下的将领和部下,尤其是那些出身寒门庶族的强者,荆雄便是其中之一。
至于那些豪门大族,各大门阀势力,顾忌太多,是不可能随他逃离秦州的。
寒门庶族,在掌权者眼中,其实跟奴隶差不多,便是荆雄这样的,也不得重视,要不是况濮也是出身寒门,全力支持荆雄,荆雄也无法坐上双溪书院副院长之位。
寒门庶族对蜀国的归属感并不强,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与况濮一同离去,看能否在这乱世中拼一个出身。
家将私兵等就不用说了,他们吃住使费都是家主承担,眼中只有家主一人,便是家主叛国,他们也只有追随这一条路可走。
因此,尽管况濮主官弃城而逃,还是带领了一支三千多人的队伍离去,包括一部分家眷奴仆之类的。
这些兵马,基本都是众首脑的亲兵部下,实力自然差不到哪里去,付出了不轻的代价之后,终于给况濮杀出了南蛮军和黄巾军的包围圈,遁入鸟鸣郡内。
尽管黄巾军、南蛮军有百多万兵马,但主力都在秦州城这边,要想在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地方找到况濮这区区两三千人马,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倒是给况濮等赢得了喘息之机。
况濮又招揽了一部分鸟鸣郡内的反抗力量,兵马扩大到了一万余人,躲在一个隐秘的山岭之内。
只不过人多了,消耗也多,他们不得不多次袭击南蛮军的据点,获取补给,勉强的支持了下来。
等南蛮军彻底的平定了秦州城,和楚河结盟,解除了后顾之忧,自然不会让这些反抗势力继续在秦州腹地肆虐。
南蛮军派遣了多支千人的精锐骑兵,搜捕追杀境内的反抗势力,况濮这支人马的处境马上就变得艰难起来。
经历了好些战斗之后,况濮的兵马大减,已经不足五千,活动范围也被死死的限制在不足百里方圆之地,眼看南蛮军的精锐骑兵不断朝这边汇集过来,况濮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可想。
弃城之后,官印的气运消散,况濮只是一个普通的四品学士,如此军战,是难以发挥战力的,若是被两支南蛮军骑兵堵上,定然只有死路一条。
荆雄的实力更是不堪,要不是楚哥给他买了保险,他早被南蛮军所杀了。
说起来,况濮处境如此艰难,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南蛮军认出了荆雄,知道荆雄价值二十套钢兵,南蛮军自然不会让这移动银山逃走。
好几支精锐骑兵分队死死盯上了这个目标,连续和况濮的人马硬战了几场,要不是要活捉荆雄,有所忌惮,也不会让况濮等多次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