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帝国玩具精校最新版本更新内容 > 第13部分(第3页)

第13部分(第3页)

拉蒂夫说到这里想了想,大概是怕胡文海担心,又详细解释道:“你不用担心,根据巴黎公约的规定,只要有一次成员国的有效申请,后面的其他国家专利提交可以以第一个国家申请时间为准。”

胡文海拿起文件仔细的看了一遍,点点头道:“拉蒂夫先生做事,我想是可以放心的。”

“克拉克先生你好,你们的埃尔坎,是加拿大的埃尔坎公司?”胡文海有些惊讶的问道。

这还真是巧了,这家加拿大的公司正是后世美**用瞄准镜的供应商。埃尔坎瞄准镜在轻武器军迷之中,不说如雷贯耳,起码也算是冷门常识。

不过可别因此就认为埃尔坎是家军火公司,实际上并不。这是一家光电仪器公司,生产瞄准镜不过是它的副业,其主业是生产各种镜头、光学玻璃和光电测量设备。别看其名声不响,但主业上做的也是世界前列水平,徕卡的多款镜头甚至就是这家公司代工。

“胡先生知道我们公司?”克拉克也很惊讶,八十年代的中国,竟然有人知道埃尔坎公司是加拿大企业,这太神奇了。

“略知道一点。”胡文海没有多说,干脆把话题揭了过去:“只是有点没想到,埃尔坎公司在中国也有业务吗?”

“哦,那倒不是,我们只是和马可尼公司有业务关系……”克拉克显然也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多说,轻巧的掀了过去。他却不知道,这句话里包含的信息,已经将他的底子漏了个干净。

马可尼是一家通信技术公司,出口给小巴的歼七上面很多技术,都是用了来自于这家公司的产品。不用说,克拉克肯定是跟着马可尼的商业谈判团队来的。像这种牵涉到中国的军方项目,埃尔坎不愿意大肆声张也可以理解。

“来说说咱们的项目吧,不得不说,胡先生发明的红点瞄准镜,真是一个天才的想法!埃尔坎公司,愿意用一百万美元,完全买断胡先生手里的专利权。”

“他们在说什么?”旁边的王市长痛苦的抓耳挠腮,听不懂胡文海和拉蒂夫、克拉克两人用英语的谈话,这可真是急坏了他。

不过好在秘书小蒋的英语还算过得去,磕磕绊绊的将三人的谈话内容粗翻了过去。

“等一下,你说克拉克先生要用一百万,还算美元买胡文海的这项技术?”王市长长大了嘴,惊讶的问道:“咱们中国人的技术,能这么值钱?”

第二十四章“托”

八十年代,准确的说应该是1984年的8月末,即使是按照中国人民币的官方汇率计算,一百万美元也相当于两百三十万以上的人民币。

如果是按照黑市价格计算,那……那也同样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对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人来说,哪怕是一名地级市市长,属于个人所有的百万级别财富,也已经超出了理解能力。

对还没学会消费的中国人来说,甚至会有“这么多钱,究竟要怎么才能花完”的困惑。

“我的老天爷,这外国人都是冤大头吗?”王市长不由自主的深深咽了口唾沫。自己早年蹲牛棚的时候,可没想到这个世界会变得这么疯狂。

是的,在王市长看来,砸烂公检法的造反派,恐怕都没有这件事情给他更多的不真实感。

不过区区百万美元,对胡文海来说却完全不够看。别说是重生了一次,就是没有重生之前,以他的能力拿出这些钱来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困难。

何况以红点瞄准镜未来的市场盈利能力,这一百万美元的买断价格和白送也没什么区别了。

换个公司,或许还需要考虑市场开发生产投入之类的问题。但埃尔坎公司不同,它本身就是一家光电仪器制造企业,在军用光学领域里也有一定的积累。市场关系和生产设备、人员、资料都是现成的,拿过来这个技术立刻就能推向市场盈利。

不过胡文海并没有坐地起价的意思,既然当初和拉蒂夫少校商谈报出的是这个价格,那也不会因为对象是埃尔坎就觉得吃亏了。

说实话正相反,他应该庆幸的是拉蒂夫找来的是埃尔坎这样的专业公司。原因很简单,因为埃尔坎知道这项技术所蕴含的价值。

换成一家在这个行业没有跟脚的外来户,这一百万少不得要打几个磕绊。技术转化市场这种高难度的事情,也未必比把技术发明出来容易多少。

行业外的企业,做这个项目面临的风险要大的多,掏钱就不会这么痛快。而对胡文海来说,红点瞄准镜的市场虽然不小,可水太深,并不是适合自己操作的项目。这东西毕竟是轻武器上面用的,市场大头是各**队的军需订单,光有技术未必能打开市场。

而要过份的作为私人牵扯进入国际军火市场里——胡文海作为一个八十年代中国人,这步子未免有些会扯到蛋了。

君不见扬言要炸开喜马拉雅山,后来用衬衫换飞机的牟其中,如今都还在监狱里蹲着呢么?

有这位真“扯蛋”做榜样,胡文海还不想实验一下绣城市如今的改革阻力有多大。

不过这些念头在胡文海脑海里早就已经打算好了,所以当克拉克说出希望买断他手里的技术,胡文海竟然当即就点了点头:“没问题,不过我之前已经和拉蒂夫少校讲妥,巴基斯坦的红点瞄准镜专利要授权给他,除此之外我们成交额的10%则是他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