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帝国玩具精校最新版本更新内容 > 第158部分(第2页)

第158部分(第2页)

“那么我请问,海军能拿出这三亿成本吗?还是渔业局能拿出这笔钱?水总愿意出这笔钱?就算全用旧货,请问目前国内能凑出一百艘能够用来改装支持远洋捕捞的近海渔船吗?”

水产总公司的白总经理面色铁青,斩钉截铁的摇头:“这不可能,舟山渔业公司今年这支船队,就已经占用了南方渔业公司所有能用的大型远洋渔船了。”

事实上这当然不可能,远洋渔船比近海渔船要求当然会高,但大型渔船国内怎么也不会搜罗了东南沿海也只找出13艘来。说白了,这些渔船都是水总,是各地渔业公司的命根子,和海军关系再好,也不可能这么简单的让出来。

何况白经理说的也不算错,近海渔船改远洋渔船涉及到的问题很多。增加抗风浪性、增加自持力、增加冷冻鱼库、增加新的捕捞钓具,这些都是钱。改造13艘近海渔船,这已经是水总和舟山渔业拿出全部家当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水总也确实是拿不出另外的远洋渔船了。

胡文海没有深究这里面的猫腻。而是又看向池秘书。等到后者也气馁的摇头,这才满意的收回目光。

“显然,海军一时也拿不出三亿的造船费用。当然,海军还可以边赚钱边造新船,滚雪球壮大。但目的呢,远洋渔业的任务期很长,一般都是要在海上漂泊一到两年时间才会回航。如果指望自有资金发展壮大,我看三五年内。海军不能指望这笔远洋渔业的收入补充国防开支。”

“小胡同志,那你的意见呢?”听到胡文海这番话,皱起眉头的竟然是渔业局的邵局长,看起来他是比海军方面还要着急。

这不奇怪,不提他的海军出身背景,国内如果远洋渔业发展壮大,对他掌握的渔业局当然是百利而无一害。

“这个,我的计划是两步走。”胡文海痛快的说出自己的计划。

“我的意见是,先做远洋渔业的服务业,积累经验锻炼队伍。远洋捕捞渔船常年出海。捕捞的渔获需要有大型补给冷冻船收购运输。我们完全可以凭借海军补给舰改造之后做远洋渔业补给船,前期先从收购远洋渔获、为远洋捕捞船队补给开始。既赚了钱又锻炼了队伍。现在看,我国的福清级补给舰在国际上远洋补给中是很有优势的。军用补给舰的自持力大大优于民用船,吨位和生活条件更是比民船要好,改造成本更低。”

胡文海其实是一早就盯上了福清级补给舰,八十年代国际上除了苏联的远洋捕捞船队保持了一贯的毛货风格,更多国家的远洋渔船补给使用的都是民船。

在补给方式上自然是因陋就简,多数就是一个带冷库功能的大型轮船。在远洋捕捞作业中,补给也因此成为相当危险的工作。零下四十度冷冻的几十斤重的海鱼,使用相当原始的牵引方式转移到冷库船上,因此造成的事故相当频繁,甚至造成船员丧生都并不奇怪。

当然,哪怕是在军舰补给上,有专业工具进行作业,因为海况的复杂,仍然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但是不管怎么说,福清级毕竟是军舰标准建造的补给舰,用来给远洋渔船补给和收购海鱼优势就太大了。

不过当然,纵观世界各国,穷的海军要自己找食的也就是plan这独一份了。其他家里养得起补给舰的海军,没有这么跌份的。

福清级在民船海上补给领域,那就相当于殴打小朋友的水平,实在是没什么好骄傲的。

海军后勤和补给舰的专家这才恍若大悟,为何胡文海会点名请他们来参加会议。这个设想经过补给舰设计专家的研究,认为福清级增加冷库和针对远洋渔业改造的问题不大。本来就是为海上补给建造的军用补给舰,在补给种类的兼容能力上是很强大的。

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胡文海满意的笑了起来。

“我们可以改造一到两艘补给舰,这样一来成本就很低了。与此同时,可以请中船贷款建造一批相对先进的大型远洋渔船……”

“请等一下!”中船的李副经理连忙出言打断:“这个贷款的主体是谁?中船还是海军?涉及到数亿的资金,哪家银行会因此贷款?”

“贷款的主体么,当然是中船了,银行没有给海军放贷的可能吧?”胡文海揣着明白装糊涂。

“那就是了!”李经理连忙说道:“这样一来中船的风险就太大了!占用贷款额度,导致资金紧张,如果最终计划不能推进,中船造成亏损怎么办?”

李经理看了面色阴沉的池秘书一眼,不过最终还是硬顶着头皮说道:“毕竟是做生意,怎么有稳赚不赔的。如果赔了本,亏损的这笔钱算谁的?”

池秘书咬咬牙,刚想说话,却冷不丁被胡文海一手拦住了。

他老神在在,看了李经理一眼,毫不担心的说道。

“这个问题好说,我已经有了一个万全的计划。李经理在中船的级别不低,想必应该听说过总段造船法吧?”

第二百八十三、四章情报

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经理是中船的副总经理,放在船舶工业部还在的时候,至少也是副部级的领导。

而巨型总段造船法在胡文海手里,半年完成一艘船的奇迹一般的表现,当然不会逃出他的关注。

巨型总段造船法缩短了船舶建造的周期,减少了船台占用的时间成本,让一艘船分成几个巨型总段进行齐头并进式的建造,技术进步相当显著。

然而巨型总段造船法也有它的“劣势”,那就是对管理、工艺和技术的高难度要求。

历史上九十年代韩国人发明了巨型总段造船法,当其实计算机仿真技术成熟,计算成本低廉,可以说这种技术的出现就是捅开了造船业和电子业的一层窗户纸而已。

但“仅仅如此”,中国造船企业能够推广巨型总段造船法,却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