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崇祯七年清军入关过程 > 第91部分(第3页)

第91部分(第3页)

他也不勉强,只是问道:“你会打造什么火器?”

问这话的时候,董策心里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作为一个见识过后世百年风云的人,他对明朝的科技水平一开始的时候是很有些瞧不上的,自由一种优越感在里面。但是当真的来到这个时代,接触到这个时代的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书,董策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想法是何等浅薄。

他最近一直在看书。

托赵大会从孤店的书社里面买回来很多的书,有练兵备武,大明朝高级武将几乎人手一本儿可惜没几个人识字儿更没几个人能看的明白并真正用于实践的《练兵实记》和《纪效新书》。也有万历年间赵士祯所著的《神器谱》。

有一句烂大街的话董策这会儿却不得不捡起来承认它是至理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而董策现在更想说,在这个时代,书籍就是力量,就是生产力!

虽然这是一个科技的经验只存在于工匠的积累之中,各种秘方配料还是口口相传,祖辈相传不授予外人的时代,但还是有很多东西,靠着书本儿完全的保存了下来。而许多大家的遗泽,足以让人受益终生,只是看你能不能挖掘的出来。

董策向来是很善于这一点。

按照戚继光的兵书中记载的练兵,无论是军纪,编制,还是对于士兵心里的揣摩,都已经是无限接近于近代甚至是现代军队,但是可惜的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将官一个都没有。昔日辉煌荣耀,镇守蓟镇威慑蒙古的戚家军,现在也早已飘零。

而董策最佩服的还不是戚继光,而是一个叫做赵士祯的人。一个文人,神器谱的作者。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一六三 造火器

当他看完神器谱最后一页,不由得掩卷长叹,心里对赵士祯的情绪当真是无以言表的复杂,有惊叹,有钦佩,更有掩不住的愤怒。

此人若是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真真是只有‘妖星’二字而已。

何为妖?因为他不走正路,不走寻常道,

在明朝,哪怕是风气已》有载,嘉靖三十七年一年之中即造鸟嘴铳一万支。戚继光《练兵实纪》中也说道,戚家军步营有两千六百九十九人,装备鸟铳一千零捌拾支,约占四成。时至今日,大明朝造的鸟铳只怕在就超过了数十万支。

至于西洋铳,要比鸟铳高端一些。

约重四五斤,长六尺许。龙头在床外,倒回顾火门,拨之则落,火燃自起,因有发轨在拨轨之下也。用药一钱,弹八分。火门不粘本身,在盖机铜叶之上。燃火门不及本射,燃本射不及火门,可多放五六次,较倭铳更觉轻便,大小药罐搠杖同噜蜜铳。托手:以木作把,上用铜叉,常时扬手托铳,不免摇动,用此如执弓一般,颇为得力,长三寸。火门:形方,后有火墙,防烟起触目,其火池制度俱与前铳同。机:龙头机轨用铜,发轨用钢铁,不用水蘸。

这种枪是赵士祯对西洋铳的改进,原型并没有托手。托手与铳身相连,可缓冲后坐力,使射击更稳定!

实际上董策此时心里不但不恼怒,反而很有些惊喜,他早就知道迅雷铳和擎电铳这等火枪,怕是根本未曾流传开来,除非是工部的一些大匠,否则一般工匠别说是会做了,怕是听都没听过。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出于他意外的一个惊喜是,这杜建河竟然是会打造鲁密铳,这真真是意外之喜了。

若是说擎电铳是神器谱中记载的名副其实的这个时代的‘神器’,那么鲁密铳就是神器谱中的‘毒物’了。

实际上,除了不是燧发枪这一劣势之外,鲁密铳的各项性能都要超过擎电铳,《武备志》中也记载道:“鸟铳: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一个‘毒’字,大概可以概括其特点。

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

鲁密国,其实就是土耳其,这种枪最早是从土耳其传过来的,万历二十六年赵士桢向鲁密国使者朵思麻请教鲁密国火枪的构造及制作方法,经改进后制成“鲁密铳”。

董策又问道:“杜建河,这磐石堡中就你一个会造火铳的是吧?”

“是。”杜建河回道,他想了想,又道:“不过打造火铳,最难的是制造铳筒,对筒子的打磨和制造,没有二三十年的经验是造不了的。但是其它的活计,诸如打造弯形枪托、龙头、扳机、火门这些,却是一般的铁匠也可以做。”

“嗯。”董策点点头,沉吟不语。

要给自己手下的军队装备火铳是必须的了,但是问题是,要装备哪一样儿。

擎电铳是暂时不用考虑的了,全天下会打造这种火枪的怕是没几个,要去哪儿寻来?等找到了,事儿也就耽误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