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秦时明月汉时关全诗翻译 > 第44部分(第1页)

第44部分(第1页)

病危之际,汉惠帝亲自前往探望,并趁机询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代之?

接着惠帝又问:曹参如何?

萧何听了,竟挣扎起病体,向惠帝叩头,道:陛下能得到曹参为相,我萧何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恨了!

惠帝亲自来问萧何老丞相,其实是知道萧何和曹参向来有宿怨,这两个人不对盘。惠帝敬重老丞相,这才亲自来问。当他得到萧何竟然举荐曹参后真是感动非常。

举贤不避仇,说的就是这个吧。

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丞相,一切公务都按萧何在世时制定的模式处理,国家被治理的很好。

曹丞相每天喝酒作乐日子十分的悠闲,时间一长,丞相过于懒散悠闲就引起了大臣们的非议。

渐渐地开始有人给皇帝打小报告了,惠帝开始听了一笑置之,可天天听天天听,他也有点受不了,有一天就跑去曹参家实地考察。进入一看,曹参果然正在榻上喝酒,这下惠帝有点不高兴了,就问他:丞相为什么每天不办公,反而日日这么懒散?

曹参这才放下杯盏,他笑着反问惠帝:请问陛下,您自己觉得和高祖比,谁贤明?

惠帝被问得涨红了脸,说:我年纪轻,阅历浅,比不上高祖。

曹参又问:那陛下看,臣的能力比得上萧丞相吗?

惠帝安慰:似乎也比不上。

这时候曹参才语重心长地劝慰道:

陛下说的正是!既然你我为君为臣,才能都比不上前人,而国家因为高祖和萧丞相的治理已经百业复苏,国力正在增强。那么我们所要做的只要能够奉公守法,遵照旧章,能继旧业,就非常好了。

如果自作聪明,推翻成法,必致上下紊乱,到时候再要求现在这样的太平盛世就难了啊。

到此惠帝才恍然大悟。

这就是成语“萧规曹随”的来历。

就这样,曹参位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最终才有日后的文景之治,大汉国力强极一时。

叔孙通

叔孙通,薛县人。秦朝时因文笔好会写文章,被征召入宫。

此人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在陈胜、吴广刚造反那会儿。

那时候谒者向胡亥报告说山东有人造反。

胡亥闻讯就找博士们来商量:楚人占领陈县,对这件事各位是怎么个看法?

众博士、儒生共三十多人异口同声建议:他们是在造反,请陛下赶快发兵攻打他们。

胡亥听到当即发火,脸色立刻就变了。

这时候叔孙通走上前对胡亥说道:各位儒生的话都不对。他们不是造反,只不过是群小毛贼,占山为寇,陛下只要派当地治安部门进行管理就行了。

这话真是动听啊,甚合上意。

胡亥现在只想听这个。他称赞了叔孙通,又挨个询问众儒生博士。这下有人聪明了,说是强盗不是造反,有人还转不过弯来依旧说是造反。

胡亥没有再和他们争辩到底是强盗还是造反,他直接让官员记录下每个人的答案。凡是说造反的全部治罪,凡是说盗贼的全部免职。

唯独赏赐叔孙通二十匹帛,一套新服装,并授给他博士职位。

谢恩叩赏后,叔孙通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赶快收拾包袱闪人。

之后此人先投项梁,再跟项羽,最终到了刘邦旗下。

前面说刘敬。提到刘敬初见刘邦,穿了套又破又脏的羊皮袄,却坚决不肯更换。这里叔孙通也有件关于衣服的小事。这位总是穿一身儒服,而刘邦最讨厌的就是酸儒。

叔孙通见刘邦每次见他都露出厌恶之色就去打听,打听的结果原来是汉王(当时还是)最厌儒生,于是这位立刻脱下儒服,穿上短袄。该短袄还是按刘邦的家乡款式定制的。

这下刘邦终于高兴了,叔孙通也放心了。

两件小事就将叔孙先生的秉性暴露无余,这是个阿谀的人,惯常见风使舵。然而事实证明,越是这样的人越吃得开,没办法。如果此人仅仅是个卑鄙小人,那么我们到此可以鄙视他了,无奈此人虽然人格问题,却有真本事。

前202年,刘邦称帝后,命叔孙通负责拟定仪式礼节。

当时的情况,刘邦将秦朝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自己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来替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