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资源帝国总裁收购俊豪酒店短剧 > 第254部分(第2页)

第254部分(第2页)

“你看,这就是我们特钢这边新弄的机器,正在调试,可能一个月以后,就能正常开工。本来我们现在的产能都还没有爆到最高点,现在又要扩建,这速度完全就是在跑步前进。”吴一平乐呵呵的说到。

“这样做是节省时间,机器设备这些我不担心,技术骨干这一块我也不担心,我就担心普通的工人是否能够立马填上。不能我们机器都弄好了,反倒是因为没有人来操作,弄得机器在那儿闲置,那就不行了。”看着一排排崭新的机器,刘东说到。

虽然之前在京城开会的时候,刘东对大家说,完全不用担心普通工人不够的问题,但到了下面实际的工作领域,刘东也不得不操心一下。毕竟,说到底环亚特钢不是国企,也没有铁饭碗,实行的是竞争上岗。

对于在国企当中生活了一辈子的人,这样的公司他们是否能够安心工作,还是一个问题。虽然目前很多国企,也就只有发着最基本的生活费,半死不活的在那儿吊着,但习惯了国企生活的人,就算待遇离着环亚这边的待遇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他们依旧对国企很有信心。

认为国家不会不管他们,然后就一直在国企里面待着。现在这个时间段,虽然国企比较困难,但比起几年后来说,还是要好一些,一般的生活费,还是能够发下去的。不像几年后,就连银行都不愿意补这个窟窿,地方政府也没能力把这个问题给解决好,那时候这些人才彻底的死心。而现在,好像还没有到那样的程度,所以刘东有些担心,也是很正常的行为。

听到刘东的话,吴一平解释到:“原本我也有这样的担心,但铁都市委那边的工作做得好啊,那些一直拖着的的工厂,他们那边主动的去做工作,然后实行分流,再合并,分流出来的那些工人,他们就主动的给送到了我们环亚来。既然是政府做的事情,那些工人也听话,就来我们环亚了。所以这个工人短缺的问题,对于我们环亚特钢这边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甚至就连机械厂那边的工人,政府那边都有个报名花名册,只要那边开工,工人完全能跟得上进度。”

“不能吧?铁都市委这边什么时候思想那么先进了,连这些东西都帮我们考虑到了?”刘东诧异的问到。

分流合并的手段,在后世来说,是一点都不稀奇,争强国企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地方政府就常常用到这样的方法。但现在是什么时候?这才八八年呢,铁都这边居然就率先的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实在是很难得。

而且刘东记得,铁都市委书记,好像是个老头,一般这样的人,思想总会有些顽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但这么一弄以后,谁敢说他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完全可以说他领先时代半步,在国企的事情没有彻底的变成一摊烂泥之前,就有了解决的方法。

如果一直这样坚定不移的做下去,并不是因为环亚而临时做出的决定,那么铁都市这边的政绩,将会非常耀眼。刘东很难想像,一个快要到点的老领导,居然会有这么大的魄力。

“这也不奇怪,以前的宋书记到点了,现在新来的书记才五十多岁,而且是从上面部委直接调下来的。思想上,比起以前的宋书记更加灵活,眼界也开阔不少。有这样的动作也算不上稀奇,他对于我们环亚的工作,那是真心的支持,我们想到的事情,他也想到了,就算我们没有想到的事情,他们也帮我们想到了。有这么一个好的市委支持,我们环亚在铁都的工作,展开得十分顺利。”吴一平解释到。

听到吴一平这么一说,刘东才算是明白过来,既然市委书记不是以前的老派人物,并且还是部委里面直接调下来的。那就说明这个家伙肯定有相当深厚的背景和人脉,并且对于上面的人思想揣摩,完全不是本地派能够比拟的。

说不定他这么做,还有着上面某些人的意思在,如果做得好,指不定就能成为典型。而五十多岁的副部级领导,在现在来说,那是相当年轻有为,只要能在铁都把事情做好了,有了充足的政绩,未必不能在他的头上挂上中委的头衔。

等再过几年,国企这一块很大一部分都垮掉,有着解决国企问题丰富经验的人,肯定能够得到重用,只要做得好,甚至再上一步也不是不可能。这样说来,这个新到的铁都市委书记,还真不是一个可以小觑的人。

刘东想到这里,对着吴一平问到:“这个铁都市委书记姓什么?”刘东倒是想看看,这个市委书记是否是一个熟悉的人物。

“他姓曾,叫曾和平。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但听说在上面是很有人脉的,要不然,铁都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也轮不到他。”吴一平说到。

“曾和平?这名字不太熟悉。上面姓曾的人也不少,不知道他到底是哪里的人。还是先不管他,等过两天,我会专程的去见见他。”仅仅是一个姓,刘东还推断不出这人的根底到底在哪里。而前世这个人也不太出名,至少没有进入政局,刘东就更加不知道他的底细了。

当然,历史的进程已经被刘东给打乱,这个曾和平以后未必没有进入政局的机会。所以刘东也不会因为这人前世没有进入那个圈子,而直接忽略他。以现在的情况看,如果他不出错,以后进入政局的机会相当大,刘东现在也得和他打打关系。

第四百三十五章 工地建设忙

在环亚特钢的生产车间里面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圈以后,刘东一行人就出来了,虽然因为是在休息的时间参观的,车间里面没有多少人,但看着那一排排的机器,还有一些值班人员在那忙碌,刘东就知道,吴一平在环亚特钢这边,没少下功夫。

做为环亚国际里面现有高层当中,唯一一个精通实业的人员,吴一平目前干得是非常不错。陈志豪虽然也管理实业上面的事物,但他最为擅长的是总规划和调度,和吴一平的工作分工并不太一样。

等到以后环亚实业更上一步台阶以后,仅仅依靠吴一平来管理,明显就有些不够。所以当参观完毕以后,刘东就对着吴一平说到:“老吴啊,现在环亚的实业这一块,还没有多少的事情做,你还能忙得过来,但等到新的工厂全都竣工,开始生产以后。仅仅靠你一个人,恐怕就忙不过来了。”

刘东这么说,也不怕吴一平多心,因为事实上就是如此。吴一平他再能干,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实业产业都能打理得井井有条。要知道,在未来的环亚规划当中,环亚的实业可不是单单属于一个部门的。

就是目前的环亚特钢,以后都能分离成为环亚钢铁,成为一个独立的子公司。而且未来实业还不单单会分离成为环亚钢铁,还会有环亚电子,加上环亚机械。整整三个独立子公司。

吴一平再能干,也不能一个人就兼任三个子公司的总经理,那样他的权柄就太大了,不符合企业的管理。别看林家兄弟两人现在掌握的环亚金融资本雄厚,但这资本再雄厚,以环亚内部的划分来看,环亚金融也仅仅是一个子公司而已。

所以,为了更好的发挥独立子公司的作用,吴一平以后肯定是只能当选一个子公司的总经理,而其他两个部门,就需要新提拔两个高层起来。这个事情,在去年讨论公司职能的时候,就已经有说过,现在刘东不过是旧事重提。

果然,听到刘东这话,吴一平说到:“是啊,虽然老板你常常把我们这些人当牛马使,但我们毕竟不是牛马,本来现在的工作就已经很多了,如果等到第一批实业竣工,我是真管理不过来。这事儿就得老板你想办法解决了,要不然,我可没办法。”

吴一平这话里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他不想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