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百家讲坛马骏二战巴顿将军 > 第1部分(第2页)

第1部分(第2页)

在本书中,作者着重提供给我们的信史也非常有意思。你看,晚清时期外国政府争着抢着想把最先进的武器卖给中国——情况确实如此,完全不存在我们今天面对的“武器禁售”;你看,无论慈祥还是曾国藩、李鸿章等一班大臣,都希望并且一度组建了在装备上堪称亚洲最强大的海军;你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张之洞的军歌;你看,趁火打劫火烧、劫掠圆明园的,有更多的中国兵勇。。。。。。依据这些无可辩驳的信史,作者勾勒出的晚清百年,是一幅充满社会变革渴望与机遇的“百景图”,只不过其中不同的社会角色有着全然不同的变革“理想”______从普通的太平军战士到洪秀全,从慈禧、曾国藩、李鸿章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从八旗部队到团练、新兵。

在如此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作者非常巧妙地点出了最能说明历史问题本质的“节点”。举例来说,洪秀全希望有一批太监,于是他命人找来一些男童动手术,但事不如愿,太平天国没有那份技术,手术全都失败了。这个故事“节点”非常精妙地点明了洪秀全谋求建立“家天下”的政治企图,辛辣地讽刺了洪氏天王所谓“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虚伪。再如对于李鸿章的评价,作者截取了这样一段剪影,李鸿章放下中堂大人的架子,换上老百姓的衣服混到洋人军舰上察探西工武器装备,作者借此准确地点明李鸿章诚惶诚恐的治国谋略以及推行军事变革的迫切心情。还有对于咸丰皇帝,咸丰皇帝因为镇压太平军军情吃紧,顾不得祖制“脸面”命令曾国藩居丧领兵,展现出活脱脱一副“寡人”嘴脸;至于孙中山,孙中山为了“退一步实业报国”,屈尊造访袁世凯并呼喊“袁大总统万岁”。。。。。。

所有这些在今天看来十分滑稽的历史场景,在作者的笔下都显得意味深长,毫无疑问,历史研究是服务于未来的。晚清百年屈辱不堪回首,但是却能给今天的中国提供反省与借鉴。控制论之父诺伯特?维纳说过:“任何一个正效应都是若干负效应的总和”。正是晚清的百年衰落,促成了之后近半个世纪风起云涌的中国革命。如今,在新世纪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时候,这本书为我们梳理出来的那隆隆作响的历史回声,也同样可以警醒我们“温故知新”,开拓未来。

书评:重述晚清军事变革 雷宁

有史学家说过,人们最关注的历史是离自己最近的历史;而离自己最近的历史,往往被蒙上了太多的迷雾。自1840年中国国门洞开之后,国势日渐陵夷,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咸同年间,内有太平天国及捻、回之乱,外有英法联军之入侵。当此之时,不但东南诸省狼烟冲天,即是京津直隶、西北西南腹地亦兵戈遍地,再加上灾害频仍,神州大地,糜烂不堪。幸有恭亲王奕訢、军机大臣文祥筹划于内;曾、左、胡、李等“中兴将帅”戮力于外,同心匡济,竭力搘拄,终于削平大难,造成同光年间的小康局面。但不幸的是国家最高领导人接连发生重大变故,咸丰不寿,同治早夭,慈安崩逝,光绪懦弱,使得慈禧以一个半文盲的小寡妇独揽权柄达数十年之久,政局的颠倒错谬,使中国先败于甲午,再败于庚子,赔款亿两,失去台湾与澎湖列岛,那时留下的后遗症至今没有消除。但清廷仍然拒绝改革,戊戌变法,胎死腹中。晚清史如此黯淡,实在是中国人的一部“伤心史”。

既然是“伤心史”就意味着“往事不堪回首”,又由于“阿Q精神”的作怪,人们更愿意回忆汉唐时中国的盛世辉煌,而不愿提及晚清的积弱不振,被动挨打。但历史岂能忘记?《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的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杜牧《六国论》曰:“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马骏先生这本有关晚清军事的著作正可以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

这部书以话题的形式像说故事一样剖析晚清军事历史演变的情形,回述了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彭玉麟、丁汝昌、张之洞、袁世凯等晚清军事人物曲折多变的人生际遇,于此显出历史演进的轨迹与脉络。不仅如此,作者还以翔实的史料、新颖的观点颠覆了人们一些旧有的观念。例如通常人们提到丁汝昌往往目之为“自杀殉国的民族英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作者指出他先是在海军训练中弄虚作假骗取了朝廷赏赐的黄马褂,后来在甲午海战中又畏葸不前、指挥无方,“亚洲第一,世界第七”的北洋水师因此全军覆没。这还不算完,他是先派人向日军递交了降书然后怕朝廷追究他战败的责任才吞鸦片自杀的,这算什么民族英雄?又如传统观点认为北洋海军覆灭,慈禧是罪魁祸首,因为她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人们说她为了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而不顾国家的生死,是个铁杆卖国贼。可仔细追问,这样的说法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作为大清国的“当家人”她难道希望“家业败光”吗?国家饱受外辱她难道觉得是很光彩的事?拿慈禧本人的道德操守说事儿总觉得很牵强。本书作者则认为一个国家有了安全需求才会注入安全成本满足安全需求。海军是个攻势兵种,而当时国内外形势并不严峻。对外,中国与西方列强包括日本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由于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农耕民族的民族性又不可能对外扩张;对内,只是镇压个水匪海盗,使用装备铁甲舰的海军简直是“杀鸡用牛刀”。因此发展海军在慈禧等权贵的眼中根本就不是一个急迫的任务,那么修建颐和园缺钱而挪用海军军费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了。因此我们说慈禧既缺政治责任又乏战略眼光而不能说她是个纯粹的卖国贼。这种观点与传统看法相较更有说服力,读了之后不但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有醍醐灌顶之感……

马克思在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那历史学家的任务是什么呢?本书作者治学路数兼综“汉学”和“宋学”,不止告诉了人们历史是什么,而且告诉了人们历史何以如此。比如在谈关于晚清衰落的问题上,人们不禁要问当时有许多仁人志士都在为救国于危亡而四方奔走但中国的衰落仍然无法避免,作者引用西方“国家生命力”理论对这一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切中肯綮。历史著作最忌玩弄术语、故作高深,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很难耐着性子将那些冗长而又佶屈聱牙的书读完。故此,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风行以来,明白晓畅的历史著作倍受欢迎,本书正是此种文风的最佳体现。作者优美的文笔让读者的阅读也成为一种审美的享受。

总之,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一、新人新兵新鲜事…太平天国那个国字中间的字是王不是玉(1)

(一) 洪秀全封了88个皇娘,自然也需要有太监,但是他没那份技术,许多男童都被弄死了。

1851年3月23日,太平军在东乡举行了洪秀全正式登基仪式。但是之后的历史发展,证明这是一个短命的政权。除了别的因素而外,太平军的失败还在于自身的腐败。

太平军本身的问题,自己首先应该有不被打败的实力,同时要想取得胜利还要看敌人给不给你可乘的机会;“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己”,《孙子兵法》讲的门儿清着呢,这说明太平天国本身就有漏洞。举例来说,洪秀全后宫在册的有88个老婆。后宫没有什么呢?没有太监,你知道为什么没有吗?他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封了88个皇娘,他没太监?这不乱套了吗?他就是没有太监,为什么?他不是不想有,自然也需要有太监,但是他没那份技术,找来一堆小男孩,做手术不成功,许多男童都被弄死了。他毕竟是土包子开花,不懂得太监手术这门技术。太监手术是由清廷内务府专门处理这个事情的。那不是一般的,弄完之后还得插一个鹅毛管,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导尿管,还得分季节,夏天做手术感染,秋天上凉了以后才做,那是有一套的程序的,他不懂啊。他哪懂这个啊,土包子开花嘛,就知道有太监,不知道太监怎么来的,不知道太监怎么做手术,就知道太监把那玩意割掉就行了,他就学,东施效颦。

因为弄不成太监,这时女官就出来了。大老婆管小老婆就那样管着吧,这就是从那开始有一套太平天国自己的制度了。这先不说了啊,总之天国的失败有自身因素,以致后来“十年壮丽天王府,化做荒庄野鸽飞”。曾国荃打进来之后,把天王府一把火给烧了。天王府珍藏的珠宝是不是都被他抢了,他为了毁灭罪证把天王府都烧了?对此后世说法不一。不管怎么样,真的假的先不说。后来的诗嘛,就是“十年壮丽天王府,化做荒庄野鸽飞”。成为一片废墟,到处是野鸽子了。这是当时的诗人写的,这不是后来人编的。这时的军队已经不能打仗了,为什么呢?农民起义啊,在一定条件下兴忽衰忽,都在一瞬间。他的衰落和他的兴起是同样的快,没办法,这是个怪圈。闯王李自成不也是吗?打下北京城建立大顺政权,最后也走人了。

太平天国之后,洋务运动不就兴起了嘛。这时候清政府有三支武装力量,团练,八旗,绿营三支。那么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李鸿章还有左宗棠就觉得上海没有被太平天国攻下肯定有原因,太平军攻下了杭州,没攻下上海,原因何在?哦,是由于华尔的洋枪队。因为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那个时候已经是初具规模了,上海外国人自己组织武装,来保卫上海不被战争所蹂躏,这就有了华尔的洋枪队。我认为,对于华尔来说,他不觉得我就是镇压太平天国,他就是想,你太平天国在外边爱怎么打怎么打,但是不能打我保卫的上海。

太平天国打洋枪队不行,什么毛病?武器装备。这件事情对李鸿章很有启发,随后他专门化装到外国兵船上看看,李鸿章当时已经有品级了,二品大员啊,他如果去外国军舰上参观也可以啊。但他去了也看不着什么啊,惊动也大,弄不好泄露风声,被太平军给整死了,用现在的话来说给你一个奇袭,那不行。所以李鸿章要化装去看。外国军舰那时候还让参观。李鸿章看了之后就要买洋枪,让谁去买啊?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让他去买3000步枪,武装淮军。

左宗棠呢更厉害,他直接成立了洋枪队,组织了长捷军。

这样看来,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晚清许多将领,包括太平天国自己的将领,恐怕就是该剃头的剃头,该烧炭的烧炭,但是这个运动起来之后却成就了他们杰出的军事才能。正所谓“国家不幸兵之幸”,就怕你没能耐,因为一旦国家处于动荡阶段,他需要秩序恢复,那么这个时候需要谁恢复呢?需要能人。如果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就不需要你,但要处于失衡呢,这就需要恢复平衡。你比如说石达开,如果今天划成分他应该是大地主,韦昌辉也是。像石达开、韦昌辉这些人,为什么要参加太平军?大地主你参加太平军干什么?你没饭吃,还是没衣服穿,用老百姓的话讲“心气太高了,不安分”。贫下中农造反我理解,你说你这个大白领你造什么反,事实上他血液里就有那种细胞,就是说我一定要比现在强,他需要一个时机。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人就跑出来了。 。。

一、新人新兵新鲜事…太平天国那个国字中间的字是王不是玉(2)

中国的农民起义分两种,一种“佃变”,就像陈胜、吴广起义。朱元璋都不是佃变,他是打的郭子兴的旗号走上来的。一种是“民变”,民变成分就复杂了,你洪秀全真是吃不上穿不上吗?果真如此你去广州还考什么试呀?

洪秀全是个秀才呀,并且是破落的。他们打仗可不是“来来来,大战三百回合”,可不是那样,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