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擎天柱是什么鬼 > 第一章 歪理邪说(第2页)

第一章 歪理邪说(第2页)

依仗以前的身体记忆,横斩反撩、舞花再举、翻江倒海、追魂三刀、舞花翻身,到最后的理髯摆掌。收势放好大刀,忠犬八公张鹿征就累的躺在葡萄架下不动了,土拨鼠过来给他按摩舒缓血脉。

“爷,这么沉的大刀能上战场吗?”

“这是练功用的,不是战场大刀。它的作用,一是学会利用武器的惯性来杀敌,减少实战时的体力消耗;二是练大用小,习惯了训练用的重刀,实战时再用轻刀就顺手了。”

“戚继光将军说过,凡平时各兵所用器械,当重于交锋时所用之器。盖重者既熟,则临阵用轻者,自然手捷,不为器所欺矣;三是调节呼吸,《水浒传》里经常讲‘气力’,呼吸顺畅,体力就能跟上,如果憋着气,一小会就没力气了。气力气力,有呼吸才有力量。”

“四是练胆,手持重刀还能舞动出花色来,需要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五是手足协调,避免头重脚轻。尤其是长柄武器被拦击或者磕碰后,容易身体失衡。六是练脑,战场乱斗混战时,技术技巧都是次要的,主要是靠头脑清醒,拼杀出一条血路。”

张鹿征想了想,确实没听说哪个古代武将真的用80斤(约等于现代48公斤)及以上的冷兵器上战场厮杀。重刀应该就是训练和考试所用,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武举刀”。现代山东菏泽地区还有武术习练者,练习100斤以上的关公刀,作为功力训练的一种。

武举刀的数据并不夸张,属于史实级的训练器械。2023年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上,女子41公斤级举重比赛中,中国选手郭玲玲挺举123公斤打破世界记录。现代男子81公斤级抓举世界记录是175公斤,挺举记录是208公斤。

主角张鹿征此时才练36公斤的武举刀,连41公斤级的女子运动员都不如。

现代世界各国运动员的训练方式五花八门,其中就有类似戚将军“不为器所欺也”的训练理念和方法。比如翻大轮胎,轮胎重量从90-200多公斤不等。还有用10-20公斤的铁锤暴击轮胎,用绳索拖拽大轮胎奔跑等。

区分艺术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并不难。中国传统演义小说确实对武将兵器重量有所夸张,但外国古典文学也有这样的描写,大家彼此彼此。就如同现代影视剧,中国有飞来飞去的轻功,外国有蜘蛛侠和绿巨人。

“爹爹吃瓜,刚从井里捞上来的”,老妈张何氏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了。边上的厨娘彭三姐端着食盘,里面是切好的西瓜,让老爷子先挑选。

老妈穿着天丝麻方领半袖长衫,脚穿一双类似于后世的“半高跟鞋”,背上是牙牙学语的小弟张风。他后来成为明末清初“金陵六大家”之一的著名画家。

在原本的历史上,明朝灭亡后,张风以“上元老人”自称。二十世纪30年代,著名画家张大千的许多人物画多题以“仿上元老人笔”,可见他对张风画作的锺爱。张鹿征则改名为张怡,以“白云山人”自称,两人都拒绝为清廷服务,最后贫病交加而死。

小弟张风现在竟然穿着唐朝壁画里出现的背带裤,像只澳大利亚的小考拉熊,紧紧抱住老妈张何氏。小弟身后还背了一个香囊,里面装有朱砂、雄黄、香料等物,有辟邪驱瘟之功效,夏天还加入吸汗的蚌壳粉。这是我国自汉代以来就流行的“育儿宝典”。

看到老妈,鹿征少爷就像孙悟空看到了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顿时感觉胆气充足。不理会老爷子的虎视眈眈,抢一块西瓜就啃。

“没出息的东西,一会加练半个时辰”,张鹿征顿时觉得手里的瓜不甜了。但想想现在是1614年,离神州巨变已经不远了。

自己夺舍的这位张鹿征出生于1599年,按照古人一般在娘胎里就算一岁的风俗,自己也才17岁(虚岁),身单力薄,属于24K纯屌丝。不管是为了以后力挽狂澜,还是迫于现在华东虎的淫威,咱好汉不吃眼前亏,先做好“忠犬八公”吧。

(注:真实的张鹿征出生于1608年,此处是小说虚构)

“空翻、旋子”,华东虎在鞋底磕掉烟灰后下达指令。

可怜的鹿征少爷在大概20多米长的葡萄走廊里往返前空翻、后空翻、左右侧空翻各一趟。稍作休息缓和后,再连做两趟旋子才停下来。

“爷,咱又不是街头耍把式卖艺,练这花架子干什么?”忠犬八公不耐烦了。

“练习腰力、腿力、平衡感和预防眩晕。以后你坐海船遇到大风大浪就不会呕吐了。又或者从马上摔下来,还能保持头脑清醒。此外作为将军,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奔驰冲杀,脑子和眼睛一定要灵光,不能犯迷糊。”

张鹿征想起来了,现代空军飞行员都有“旋转大回环”、“旋转滚轮”等抗眩晕训练器材。另外在古代指挥大兵团作战,千万不能有“密集恐惧症”。敌我双方几万甚至超过10万兵马时,一定要有超强的心理素质,大脑要准确判断战场态势,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不要瞧不起花架子,九成的人体笨如牛,自己不会练还嘲笑别人。记住,笑话人不如人。”

“戚少保说过‘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你以为打拳看一遍就会吗?很多人眼高手低,会看不会练。”

“臭小子今天咋这么多的废话,继续练”,老爷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看着葡萄架外,摆放在地上,大小重量不等的石锁和石担,张鹿征仿佛看到了现代公园里夕阳红大爷们的飒爽英姿,心里一阵悲凉:自己在前世用过价格几十上百万的健身器材,现在居然沦落到耍这些原始老物件?

“啪”、“啪”、“啪”,看着发呆的大孙,华东虎甩出手里的文玩核桃,连续准确的砸在忠犬八公的屁股蛋上。

疼得龇牙咧嘴的他,立刻抓起一个约5斤的小石锁,从手接、肘接、肩接、膝接和头接等花色动作练起。小石锁是考验手、眼、身、法、步的协调,还有灵敏反应和呼吸配合,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眼疾手快”。

传统武术将小石锁训练称为“活盘”或者“巧盘”,需要配合步法移动,以提高难度。小石锁可以想象成对手的要害部位,步法跟进或者转移,就是为了准确追踪、控制移动靶,达到双向运动中制敌的目标。

作用就是避免训练时打固定靶,虎虎生风;实战中面对移动靶,就抓瞎打空的尴尬情况。

拳谱云:拳到步不到,打人不为妙;拳到步也到,打人如拨草。现代搏击也是如此,练出拳王阿里的“蝴蝶步”不难,练出泰森一样的重拳也不难,难的是手脚同步、拳到步到。因为对手也在不断移动中,打空或者打偏才是常态。这才是现代搏击练习者最难突破的瓶颈期。

只见石锁在鹿征少爷满身上下飞舞,好似青龙绕身。小鹌鹑看得满眼崇拜之色,小弟张风更是兴奋的拍手大叫,老妈则是忧心忡忡。

相传石锁起源于唐代军营。习练武术时,人们常常运用石锁进行握力、腕力、臂力及腰、腿部力量的训练。石锁举法主要有抓举和摆举,有正掷、反掷、跨掷、背掷等掷法。

石锁与现代运动员的功能性训练原理相同。只是时代的巨大差异,导致器械工具的不同。

休息片刻,信心大增的张鹿征,开始挑战以锻炼力量为主的25斤石锁。在一张一弛中,爆发力和耐力都在逐步提升,多角度多方向的抛掷也锻炼周身不同的肌肉组织。

这种古老的有氧运动体能训练法,因为是固定占位训练,传统武术称为“力盘”或者“定盘”。

雪花盖顶、苏秦背剑、腰穿上拳、骗腿上拳、张飞跨马、关公脱袍、黑虎穿档等动作相续流畅使出,张鹿征才确认,自己真的来到了魂牵梦绕的大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