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小司农 方便面君 > 第133章(第1页)

第133章(第1页)

且不说围湖造田的后果是被地主豪强侵占,便说其利弊,不同地方便有不同效果。

不少圩田会使得原本的河流、湖泊等水道改变流向,好的圩田能捍御水旱,而部分地方却会使得河道泄水不畅,使得圩田外的民田也被冲毁。

而两浙道的湖田却因地势原因,湖高于田,田高于江海,一旦田旱则防水灌溉,水漫则泄水于江海。而围湖造田后,使得水泄不通,或旱或涝,年年都有灾害。

长久以往,原本肥沃的低洼田地必然会被水淹没,更别提河道的堵塞带来的危害。

眼下不少官员都急功近利,把水利的本质从治水转移为造田,短期内自然没多大问题,可几十年、百年后,再来治理怕是已经晚了。

朝廷也曾下旨要求遏制地方围湖造田,可目的在于吏治、惩治侵占湖泊造田的地主豪绅,或是官员,却不是出于考虑环境的因素。反而湖田、圩田等的增加能提高税收,朝廷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叶明珠与其友人听得温善一席话,各有见解。有的人反对她的说法,毕竟围湖造田在江淮两岸的初步成果来看,是利大于弊的;有的人则只觉有趣,毕竟他们也未曾涉猎此方面的知识。

不过此是为叶明珠饯行的宴席,在场的都或多或少有功名在身,倒是没人会这般不开眼去牵扯别的。只是友人间的互相切磋探讨,无伤大雅。

叶明珠则若有所思,她道:“待我到杭州,必然要亲自走上一趟,若真如温丞所言,我也定当上奏请朝廷重视。”

温善也知道仅凭她一人之言,朝廷自然不予理会,大部分的人也认为她所言是危言耸听,所以她觉得余生还有不少时间能让她慢慢地梳理关于这些方面的知识,日后若能编纂成书,也算是不辜负系统的选择。

叶明珠携同其母离开洛阳后,温善依旧过着她的简单低调生活。邺婴之眼下以学习为重,偶尔来撩拨她,在不去考虑别的情况下,倒也美滋滋的。

可不知女皇是如何得知温善在为叶明珠饯行那日所言的,竟召她前去问话了,温善当即便冒出了一身冷汗。

温善在那一瞬便想到了锦衣卫。不过此时并没有锦衣卫,倒是有一直从四五十年前便发展起来的斥候都。

斥候以侦察敌方行军布阵等军事机密为主,兼潜伏到各方势力中暗中观察,必要的时候则充当挑拨离间的细作。

在太上皇打败了最具威胁的割据势力之一的大梁后,这支无孔不入的斥候都便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继续充当探子、斥候,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发挥着本该有的作用,另一部分则并入了三军中。

乍看之下斥候都已经没有了,可实际上,自兰武叛乱后,朝廷便意识到除了要杜绝藩镇割据的乱象之外,还得及时获得武将、官员的动向。

于是斥候都的统领便受到了重用,一名又一名经过训练的斥候换了一层身份潜入了民间,充当皇帝的耳目。

不过太上皇和女皇聪明之处在于没有打草惊蛇,而随着老臣的陆续离世,百官越发降低了戒心。以至于把这些斥候当回事的人都没有多少了。

温善其实也并不是很清楚是否真的有类似锦衣卫的存在,不过那日她们是在香满楼这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谈论的,会被人听了去,传到女皇的耳中也并不奇怪。

从女皇与她谈话的内容来看,虽然有类似锦衣卫的存在,却不至于她在家中和家人说了什么,翌日便传到了女皇的耳中那么夸张,否则她和小郡主的事情怕是早便被知晓了。

女皇似乎对温善关于“围湖造田”的说法十分感兴趣,她似乎想起了什么,笑道:“当年爹爹打败徐知行,占领金陵后见民生疲弊困苦,而兵食不足,才被迫下令占据围裹。后天下安定,废田为湖所受阻碍却颇多,这些年来也只能几度下诏禁官私侵占湖泊造田。可此事哪能下诏便禁止得了?屡禁不止,我也本快忘了,近日忽然听到你这等言论,方想起此事来……”

温善感到诧异的同时又对太上皇钦佩不已,可见太上皇也是一个高瞻远瞩之人,可若非时局的影响和局限性,也不至于屡禁不止。不过好歹太上皇没有明令推行此举,否则围湖造田的亩数比温善眼下看起来的还要多许多。

作为一个勤政爱民的明君,女皇御下的手段也十分得了,温善作为一个六品官员,被她亲自召见并询问其见解,若是常人定然会感到十分荣幸了。

不过温善没想这么多,女皇问什么,她便答什么,到最后女皇有些感慨:“本以为只有寒门方能了解这些民生小事,却不曾想,果然才识并不是以门第来划分的。”

女皇又想起了去年让皇族子弟外出游历的诏令来,只不过因高邮郡王的薨逝而搁置了,于是她又下令,上次外出游历未超过三个月的皇族子弟,继续强制外出游历。

皇族子弟们却是一脸茫然,他们好好地待在家中,何以又让女皇想起了这茬呢?

第67章游历

皇族子弟们再次出京游历,但目的地却不能往西北而去。

只因突厥发生内乱,时任突厥第十二任可汗的苏钦可汗病逝,突厥部落中的迭剌部建旗鼓,自立一部,不再依附突厥。

曾在前朝末年,天下大乱之际,突厥第八任可汗便下令侵扰幽云等地,后数次被逐。第九任可汗趁朱梁与容朝打得不可开交,趁机占下幽云等州。其后太上皇打败朱梁,誓要收复幽云等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