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青海国大化工 > 第十一章 变数(第1页)

第十一章 变数(第1页)

帝国历669年夏,红龙江断流,宁国西北平原大旱,庄稼禾苗大面积哭死。待到当年秋季,后知后觉的平原百姓就陷入了无尽的灾难之中。由最先的犹豫不决到后来的背井离乡,西北平原的百姓外出逃难的人数竟达到了百万之数。在西北平原百姓南下逃难的路上,虽然有清源商行的沿路施粥,但这数百公里的逃难路上还是有百姓不断的饿死在路上。

大批的灾民逃到青江沿线,希望富裕的青江沿线各城能施以援手。但面对犹如蝗虫般涌来的灾民,青江沿线的城主也是无能为力。所以,抵达青江沿岸的灾民,又饿死了很多很多。

但此时的他们又无力再迁徙他处,就全部滞留在青江沿线。为了防止城中瘟疫爆发,各大城主只能派出大量士兵到处收集尸体,然后集中烧毁。一时间,青江沿线各城婉如人间炼狱,充满了森森的死气。为了赈灾,宁国实行了以工代赈的政策,给青江沿线各城调集了大批的物资,也算是解决了这百万灾民生计问题,青江沿线各城也趋于稳定。

宁皇这几天比较头痛,虽然百万民夫解决了青江沿线修建军事工事的事情,但这百万民夫实在太消耗粮食了。从宁国各地调集的大批粮草,也跟不上这百万人的消耗。现在耕种季节已过,这百万人又没能及时返乡复耕,又导致西北那么大的平原来年又是无比紧张的一年。停工又舍不得,这是关系到宁国的安定和东出的大计。但从今年的旱灾上看,西北平原确实是宁国重要的粮仓,又不能放任不管,如若宁国丢弃了西北平原,宁国可能陷入年复一年的粮食恐慌之中。

“众卿对此有何高见?”王权宇泽眉头紧锁一脸愁容。

“老臣以为不如放一些老幼妇孺回乡,在给予一些种子和口粮,让他们回乡修缮房屋,为来年复耕做些准备。”一位年月六旬的大臣说道。

“还有其他人不同的意见吗?”宁皇问道。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把目光定格在户部尚书杨岚清身上。随着众人目光迁移,王权宇泽的目光自然而然的也落在户部尚书杨岚清的身上。“杨卿你对此有何高见?”

杨岚清颇有些无奈,前面的那位老大人进言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也十分中肯。既然宁皇直接无视了,那么宁皇心里应该是早有打算。自己出身于书院,自然是不会什么歪门邪道,想必自己的发言未必会得到宁皇的肯定,但现在宁皇陛下已经点名了,杨岚清只能无奈的开口道:“陛下,这百万灾民修葺工事也有一段时间了,军事工事也已经修缮的差不多了,也是时候把这些灾民遣返回去了。再者,如果西北平原再荒废一年,怕是会带动这个宁国的粮食灾荒。”

宁皇点点头,看似是赞同杨岚清的进言,但宁皇又看向殿中其他官员道:“还有谁有不同的意见吗?”

果然,宁皇的心思让人捉摸不透,杨岚清默默地往后退了半步,想让前面的官员把自己遮挡起来,可是想想有不对,自己是站在第一排第一人的,哪里还有其他官员可以替自己遮挡?于是,杨岚清身体笔直,低着头看向自己的脚尖,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宁皇见众人不语,再次开口道:“众卿家,现在国本不稳,宁国已处在风雨飘零之中,朕希望众卿家能够集思广益共渡难关。”

众大臣依旧不肯开口说话,一时间大殿中安静的可怕。王权宇泽冷哼一声道:“退朝吧!”众人才如释重负纷纷离朝。

杨岚清出了奉天殿安排了小厮通知几位尚书大人小聚,安排好后,杨岚清就坐着马车滴滴答答的向约定地点驶去。

帝都西南角一清静小院,几位尚书大人正在喝茶聊天。杨岚清见人员到齐后道:“此番邀请各位尚书大人来,还是就今日朝堂上的事情讨论一下。”

其他五位主事依旧如在朝堂一般不肯发言说话,只不过现在一个个都端起茶杯,不断的点点。杨岚清见状,面带微笑的说道:“各位同僚,你们既然原意接受邀请,不是只是来我这里品茶的吧?”

“杨大人说笑了,自从宁齐分治,我们都好久没有喝上此等好茶,还是杨大人手眼通天,端的好手段啊!”礼部尚书钱万元道。

“钱大人是在嘲笑老朽,如若各位大人喜欢,稍后我让人给各位大人备上一些,诸位大人可好?”杨岚清依旧笑容满面。

“既然如此,我等却之不恭了。”众人附合道。

工部尚书吴言语仔细品了品茶问道:“此茶来自于齐国四年山脉的云雾峰,云雾峰上野生了四株千年老茶树,茶树虽有四颗,但一年的产茶量也就百十斤。照以往我们还是能分上一些,现如今想喝上这一口难如登天啊。”说完钱大人看向杨岚清露出了别样的意味。

“是啊,如此好茶,却是不常有了。”吏部尚书张大人附合道。

“感谢杨大人赠茶,了我这些年来一大心病。”兵部尚书张元山颇有些激动的附合道。

“不是杨大人从何处弄来的这极品云雾茶?”刑部尚书川行面部白皙似是一位老成的书生,看面相不过就三十来岁,脸上一直露着和善的微笑。

“清源商行,诸位大人难道没有听过此商行?”杨岚清问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