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土地兼并。
有钱能使鬼推磨,确是至真的道理,而为富不仁一词,也绝非无中生有。钱财一物,比猛虎贪狼还要可怕,只要有一点点甜头便会试探底线,再多些利润,就胆敢蹚越雷池。
王经道:“陛下圣明。宛康素来商贸发达,商业繁盛,本就伤农,久而久之,贫者愈贫,富者愈富。显历年间朝廷颁布土政,改一部分私田为公田,准许私田转卖,明着是为了能让普通人买田耕种,可实际上,却令那些有权有钱的小虫硕鼠变本加厉。”
显历正是林晗的年号,他眯了眯眼,道:“原来如此。你今天迟迟不肯明说,是因为这次要骂的是我让人改的田制。”
“臣惶恐。”
林晗摇摇头,示意他不必多心,也将面前的事琢磨了个通透。
宛康大雪连着灾荒,各地物价飞涨,不少农户都过不下去。这时候除了官府,有粮食的只有富户,农民走投无路,便只能向富户借债。日子一天天过去,每家每口都要吃饭,长久借债不是法子,煎熬之下,势必会有人惦记起了农人的田产,趁机压价收购土地。
他当初为了遏制豪强专占土地,确是放宽了买卖田产的限制,为的就是让有钱无势的人也来分这杯羹,从而消减世族的力量。如今一看,确也给人家欺负小民递了刀子。
而民户一旦变成逃户,变成乱匪,损害生产,流窜犯案,必然危及社稷安稳,动摇国本。
王经俯身一礼,徐徐道:“无商不奸,无商不贪,商人唯利是图,臣以为万万不可倚重他们。宛康今日有匪寇之祸,正因为商人压低田价,原本五十贯钱一亩的良田,生生压到十分之一。农户没了田,少数成了流民逃户,或作了匪寇;多数为了活,不得不再向富家借债,或是卖身做奴婢,或是租田为佃户。”
“听听,”林晗冷笑道:“我朝的良民,都成了这帮商侩的奴婢了。”
王经沉默一刹,道:“岂止如此。我朝轻税重赋*,田地不过十五税一,可佃户却要将一年五成的收入交给地主做租息。除此之外,‘去田存税’也是常态,佃户卖了田,却还要缴纳田地上的税,有些富户巧立税目,或以水利之便,或以道路为由,层层盘剥,最终落到佃户手中的粮连十分之一都不到,糊口都不成,怎么不会变成逃户……”
他微微一顿,眼神若有似无地瞟向一旁的聂峥和赵伦,道:“商人不过是小虫小蚁,幸而宛康不比盛京,若是遇上世族……”
赵伦道:“王经,骂人就骂人,何苦如此遮遮掩掩,也是你君子所为?”
他们一吵,林晗的额角便止不住地发痛。聂峥不防自己看热闹也被暗损了一通,便道:“骂我干什么,我现在是个破落户。王御史要骂,只管骂赵伦去。”
这话看似无意,甚至有些滑稽,却是特意说给林晗听的,免得他二人过从紧密,再引得君心忌惮。
赵伦却气得跳脚,抖了抖袖子,恼道:“聂二,你这人——”
“好了!”
林晗拔高了嗓音,皱眉道,“都说了自己人,为何又吵了?王经,你说的这事朕有数了,可惜宛康都护一职空着,咱们要插手,名不正言不顺。你是朝廷钦派的御史,这几日暂时好好看顾着衙门那边。”
他想了想,高柔一死,等裴信回了相府,不出意外宛康都护的位置便是王经的了。他虽得知了原委,到底不能明面上做些什么,顶多就是和那些个富户打打交道,看情况行事,好缓解宛康的内乱。
“那个宛康首富,叫王凝的,”他左右看了看,问道,“你们谁认识?”
赵伦:“陛下,我认得此人。”
“好,”林晗勾唇淡笑,“明日把他叫到军营来,朕请他吃顿席。”
“不成,”聂峥忽然开口,“这王凝不是个简单人物。”
林晗纳闷地瞧着他:“你也认识?”
聂峥看了看他,放下筷箸,道:“当初我在承露殿当差,守夜无聊,在值房和王若他们几个说话。听那小子说,他叔父在外有个私生子,因他婶子为人厉害,迟迟不敢把儿子接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