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走远了,周翠花心有余悸,面色还很苍白,“元青家的,今天多亏了你,只是以后再来卖瓜,估计咱们还得被欺负。不行,下次来卖瓜,我得把我三个儿子带上。打架,也能人多点,有帮手。”
柳盼儿笑笑,宽慰周翠花,“那个人也就是个外强中干的货,他家的瓜,虽然没有咱们家卖得多,但也卖了不少。一天也能卖完一车,他就是眼红咱们家的瓜味道好,卖得快。放心吧,他没胆子再找麻烦。”
周翠花听到这话,这才微微松口气,叹息一声,“哎,人离乡贱,咱们外地人就被欺负。”
柳盼儿安慰周翠花,“婶子,别丧气。等咱们的粮食丰收了,就能在当地落户,咱们也是当地人。不过,真得想要融入当地,还得学说当地话。”
李大宝抢着说:“娘,我知道,这叫做入乡随俗。”
“对,咱们在这里安家,就要融入当地。咱们跟当地人长得差不多,学了当地的话和生活习惯,就是当地人。”柳盼儿笑道,她现在基本上已经能够熟练运用当地话。
这可能跟柳盼儿前世本身就是南方人有关系,有很多吴侬软语,都是从古代传下来的。柳盼儿本身学习语言有天赋,学得快。
李村长卖了瓜,拿着钱回来,跟大家会合。
他给赵掌柜便宜十文钱,赵掌柜很高兴,就把大半筐的碎布送给李村长。
李村长知道妻子早就喜欢柳盼儿头上的发带,而且也想给孙女、儿媳妇做头花,喜滋滋地收下了。
周翠花看到丈夫带来的绸缎碎布,眼睛一亮,“当家的,你买的?”
李村长得意笑笑,“不用买,那些瓜,我卖了一百五十文,给赵掌柜少了零头,他一高兴,就送给我这些碎布。”
“哎呦,老头子,这碎布才五文钱,上次元青家的买的。”周翠花皱眉,觉得老头子多花钱了。
李村长不以为意,“头发长见识短,就看到不划算。可赵掌柜和赵管家都说了,下次来送瓜,直接挑好的,给他们送两筐。一下子就能卖出去两筐,这得省咱们多少力气啊!”
一听这话,周翠花欣喜,“太好了,当家的,刚才菜市场里另一个卖瓜的壮汉,吓唬我们,我还担心下次不好卖了呢!”
李村长怒了,“别让我看到那个龟孙子,再来我摊位找麻烦,我一定狠狠揍他一顿。”
周翠花心里过意不去,毕竟赵家的生意,是柳盼儿让出来的,眼神落在那些碎布上,用手大把抓,抓了两大把放在柳盼儿的筐子。
“元青家的,多谢你把赵家的生意让给我们,我这心里过意不去。这些碎布不值钱,但能给小孩做点头花也挺好。”
柳盼儿笑笑,并没有拒绝,“多谢婶子。赵家的生意,大叔去正合适。赵管家和赵掌柜兄弟二人,都是和气之人,能长久合作。”
“托福了。”周翠花就喜欢柳盼儿的大气,刚刚她还羡慕柳盼儿卖给吴家粮铺三筐子瓜。
这有本事的人,在哪都能有本事。
周翠花心里羡慕,以后全家老少,都得跟柳盼儿交好,日子必然能越过越好。
柳盼儿去粮店,又各买了很多米面,买了半袋子黄豆,准备用来做豆腐,生豆芽,饭桌上也能多点花样。
柳盼儿看到有绿豆,又买了绿豆,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