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三的叔叔,便是先前转让狮子楼的老掌柜。
张正道见他一副踟蹰的模样,问道:“你作何打算?”
孙三叹道:“小人不太想回乡。”
“只是叔叔年岁大了,身边没有个帮手。”孙三有些陷入两难。
张正道笑道:“百善孝为先,既然老掌柜唤你回乡,你便回去一趟。”
“大官人,我……”孙三起身抱拳,说道:“蒙大官人信重,让小人打理狮子楼,后来又将清河县的几间生药铺子,都交到小人手里,不曾有过半点猜忌。”
“这番恩情,小人铭记在心。”孙三再次拜了一拜。
张正道望着孙三道:“你也跟了我一年多的时间,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想必你也有所了解,从不勉强别人。”
“既然你叔叔来信,唤你回去帮忙,我若强留你,你也是整日忧虑,做不好事情。”张正道认真说道:“索性便大方放你回去,日后若是有缘,你要回来,我定还会如往日一般,重用你。”
孙三听见张正道此番言语,直把这汉子感动的眼眶通红,再次行礼道:“大官人,大恩不言谢,若是小人将来再回到清河县,还请大官人不弃。”
张正道笑道:“你若是回来,别的不敢说,这狮子楼的掌柜位置,一直给你留着。”
孙三道:“大官人恩重如山,小人无以为报。”
“知道大官人手底下需要人手帮忙,便从阳谷县带来一个人,可供大官人驱使。”这汉子又道。
张正道最欣赏的便是孙三这一点,不仅能将事情做的面面俱到,还能替主家着想,便问道:“什么样的人,值得你向我推荐?”
孙三回道:“这个人,乃是小人在阳谷县无意间结识的,能写会算,善于言谈,颇懂些经营之道。”
“小人这就唤他上来。”孙三转身下楼,片刻后,带上来一个五短身材,二十五六岁,满面春风的矮丑男子。
“在下韩道国,见过大官人。”这人恭恭敬敬行礼。
张正道上下打量这个鼎鼎有名,翻版武大郎的“绿帽王”,面上则是不动声色,开口问道:“既然孙三能将你引荐给我,想必韩先生,有些拿的出手的本事了?”
孙三主动介绍道:“大官人,韩兄曾在绒线行做过事,说写算皆精。”
韩道国回道:“当不得孙掌柜称赞。”他挺了挺胸膛,继续道:“在下有心开一间绒线行,只是苦于无有甚么本钱,因此才求到孙掌柜。”
张正道问道:“若是开一间绒线铺子,需要多少本钱?”
韩道国心中早已盘算过,当即回道:“不需多少银钱,只要三千贯,便足够用了。”
“每月盈利几何?”张正道继续考问。
韩道国轻车熟路答道:“两百贯。”
“货从哪来,又要如何发卖?”张正道继续问道。
韩道国回道:“在下识得一个湖州商人,丝线货源不必担忧,大官人只需投些本钱,雇上几人染丝便可,再开上二间铺面,发卖各色丝线,每日也能有百十贯钱财的进项。”
见他思路清晰,对答如流,张正道想了想道:“你可是想回阳谷开铺子?”
韩道国摇头道:“小人已带着妻女,搬来清河县居住。”
孙三插嘴道:“大官人,韩兄颇有才干,如今只差些本钱。”
张正道看了一眼孙三,笑道:“看在我这兄弟的面上,这个钱,我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