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宣和年间大事 > 第170章 盐法混乱国用窘(第1页)

第170章 盐法混乱国用窘(第1页)

最近赵佶一直在研究盐法,因为对于大宋来说,盐税可是大头,虽然大宋的财政收入十分巨大,但是实物税还是占大头,按照三司的统计,大宋财政收入的单位是贯、石、匹、束、两,粮食、布匹、金银、棉花等物都是实物税,并不能直接花用,钱财方面只有商税和盐税占大头,各占泰半,所以对于盐税,朝廷是非常重视的。

盐税的数额,每年有所变化,正常大致在2500万贯左右,多的时候大概在3000余万贯浮动,不过最近的盐税税额一直在下降,对于赵佶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事,财政减少赵佶很多事情就无法完成,而且私盐泛滥不仅是国家财政减少,更重要的这些盐枭一旦壮大,对国家稳定就会构成巨大威胁。

所以赵佶必须认真研究盐法,故而命梁师成将国朝关于盐法的资料取来,仔细研究起来。其实唐宋的盐法本质上一脉相承,都是以专卖作为主要的手段来获取盐税。只不过有所损益罢了,大宋的盐,主要是河东的解盐、江淮的淮盐,还有井盐、青盐等少量的地方盐。

盐税的大头就是解盐和淮盐,按照大宋的规定,全国行盐一共四个区域,解盐:河南、河北、曹、濮以西,秦凤以东;井盐:益、梓、利、蘷四路;土盐:河东;海盐:全国其他地区。所有的官盐都是按照这四大盐区进行销售的。在实际执行中,还有更详尽的划分。各产地之盐在运销时不仅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办法销售,还不得超过所规定的销盐区域。销盐区域的划分,给消费者带来多不便,也为盐商或不法盐吏造成可乘之机,盘剥百姓。如在淮南、福建和浙江等沿海盐区,每斤盐收购价4文,卖给百姓则要30文,售价比收价高出七、八倍。再如:官府还规定了折变法陈州客户吃一斤盐,要交钱100文,但政府并不直接收现钱而是折成小2斗5升。合每斤钠钱140文有些地方官吏为了多卖钱,甚至在盐中掺上沙土,使人民根本无法食用。

官卖制度的弊病丛生致使众多的官吏上疏痛陈弊端,还多次激起民变,连赵佶自己都说过:“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有愁叹抑配之苦,至弃产流徙,遂转而为盗,莫之能禁,甚可悯也!”官卖的弊端如此之大,不得已采取通商的模式,也就是官府控制食盐的生产,但是食盐的流通和销售由商人来经营。

宋代的通商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办法。分为入中法、折中法。入中法创始于宋初。史载:刘式曾向太祖奏“请通茶盐之利,被之河北关中,国可益赋而财用足。据载:“淮南旧不禁盐,制置司请禁盐而官自之,使兵夫载江上,且多漂失之患。李防请令商人入钱京师,或输刍粮西北边,而给以盐,则公私皆利,后采用之。”李防的建议被采纳后,太宗雍熙时,“河北又募商人输刍粟于边,以要券取钱及缗钱、香药、宝货于京师或东南州军,陕西则受盐于两池,谓之入中。“这就是入中法。

入中、折中实一事都是让商人运国家所需物资到指定地点,官府按商人所运物资的数额和道路远近,折合比时价更高的价值,填入票券发给商人商人持票券到京师,或领取现钱,或由官府移文江淮及解池、荆等地,领盐运销,以作补偿。

令商人运米到京师,官府以江淮盐付商人作交换,折中法的实行不仅满足了边境军需粮草充实了国库,而且还能免运输的劳役,商人也能从中得到盐利,乃一举数得之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入中、折中法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样很严重,其一,官府给人估值过高,而商人运的东西很少:其二,盐发的太多价格自然下降,商人得利越来越少,商旅不行。

宋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提举解池范祥提出了盐钞法。也就是实行民产、官收、商运、商销的盐钞法。盐钞本是一种支盐贩卖的信用票据,盐钞的基本功能就是“用钞请盐”。其具体流通过程是,商人向官府入中钱货,官府发给盐钞,然后商人持盐钞到指定地点折支食盐贩卖,这便是盐钞的原始运动形式。

盐钞免去了商人长途贩运之苦,也使的官吏贪墨的可能性减少了,盐钞法实施一段时间后,确实比单纯的入中折中法好多了。首先,它免除了兵民运输之劳。其次,纳钱买钞,即池领盐,避免了商人与官吏勾结,虚估过大,国家受损。再次,国家用钱按市价买军需粮草,免去国家对边塞的军用支出,同样解决了军事需要,起到了入中、折中法所起的作用,即“量入计出,可助边费十之八。最后,对有些边界地区,不可实行钞法或通商法,即实行商运、官卖,或完全官卖。总之根据不同的情况,实行不同的办法。这是范祥盐钞法能够成功的原因。所以,人们称誉说:“祥晓达财利,建议盐法,后人不敢易,稍加损益,人辄不便"。

但是盐钞法实行几十年后,一些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了。盐钞法虽誉为佳法,但由于政府印钞越来越多,钞数多于所需盐数。如陕西缘边熙宁六年入纳钱五百二十三万余缗,给盐钞九十ニ万ニ千七百一十六席,而民间实用四十二万八六百一席,余皆虚钞,虽有条约须纳钱方给钞,以钱市籴粮草,缘官中阙钱,都盐之官,务办年计,不免止以钞折兑粮草。官府为了获利,往往滥发盐钞,导致盐钞贬值,影响官府信用。

因为人吃盐是有一定量的,不会增加多少,如果印钞过多,必然成为虚钞,商人如果想把钞变为现钱,只能低价出售,于是出现了蓄钞的交引铺,操纵钞价,结果发钞越多,钞值越低,钞值越低,买钞的商人也越来越少。官府发钞毫无信用,所能获取的钱财也就越来越少了。

当务之急就是挽回盐钞信用,保证官府收入,否则长此以往国家的财政收入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赵佶不免有些头大,决定不光是政事堂,连蔡京也一道召回,参与讨论此事,毕竟是掌管六路发运的发运使,蔡京对于盐务还是有些发言权了,而且蔡京也些理财之能,至少是刮地皮的能力很强,要是前世赵佶折腾花石纲,搞艮岳,都是蔡京搞来的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