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街的点心作坊虽是一个灰暗破旧的小门脸,但在近日里却多次被人提起,经由口口相传,逐渐成为北街闻名遐迩的一处风景。
每每有熟客提及这个作坊近期发生的风波,都会有人压低声音争论不休,一时说什么人善被欺,一时说什么稚子凄苦,一时说什么阴险狡诈,一时说什么无商不奸,一时说什么恶贯满盈,一时说什么好人难做。
话题内容万变不离其宗,总结为一句就是:“恶霸欺善”。
刘树强一家不过刚来县城一个月,却已成为北街民众中以德报怨的典型。
方思劳和万氏则是整日黑着脸,顶着风言风语和人们的围观嘲讽,一边变本加厉地哭穷,一边使阴招去整治刘树强一家人,以为泄愤。
他们自然想不到,这散布消息的人竟是在衙门里当差的刘捕头!刘捕头从业多年,与这县城里的三教九流都打过交道,放戌声出去又怎会是难事?
刘捕头不止让人放了风,还对县太爷主动请缨,要求与负责巡视北街和西街的聂捕头调区,将北街换成自己每日巡查的重点。
一开始,县太爷和聂捕头想破脑袋想不通,那北街脚头远不说,常驻居民还尽是一摊子破落户,压根没甚油水可捞,又不像在南街还可以去西柳胡同闻闻脂粉香,主动请缨巡视北街是为何故?
刘捕头早就想好了说辞,他对县太爷暗示,有耳目通报,近期北街可能有大案发生,为求破案争功,他才坚持请缨。
县太爷一听说有大案,脑子不由转得飞快。他自然想到前不久的诱拐孩童案,此案牵涉多家朱门大户,让他急得一夜白头s来多亏刘捕头英明神武,找到线索顺藤摸瓜,迅速解救众多小童,这才让几天都吃不下饭的他松了口气。
县太爷的任期也就三年,从前,他秉着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原则,从来只是收收小钱,不痛不痒地断案,对小奸小恶视而不见。
但自从诱拐孩童案破解后,无数百姓冲到衙门口跪拜磕头,富贵人家赶着戴红绸的高头大马送来拜谢牌匾。万民伞游街而过,谢礼金堆满后堂,他就任期间的业绩也在吏部记上了又红又深的一笔!
县太爷享到了破获大案的好处,如今听到刘捕头的上报,自然喜不自禁,对他这番半真半假的说辞深信不疑,立即安排了调区。
这天,刘捕头一大早就起床,到衙门点了卯,精神抖擞地向北街而去。
此刻正是点心作坊开门卖早点的时候,赶早来买豆馍馍的婆妇们正围在门脸处与胡氏亲热地拉家常,这其中又数李嫂子最为热情。
“大妹子,每日都这么早开门,还要做这么多豆馍馍,真是辛苦你了!”
“哪里哪里,大家伙儿需要,咱再辛苦也得做!”
“那啥,听说你们东家克扣了你当家的月饷,可真有此事?”
“没……没……”
“你看你,咱们什么关系?这一回生二回熟,我都在你这儿买了多少回点心干粮了?这事你也瞒着我?这不是,咱家也不富裕,就多给你三文……”
“呀,这可使不得!”胡氏推开李嫂子手里的铜钱,脸上涨的通红。
推脱了几番,李嫂子眼中一闪,凑近胡氏低声说:“你莫怕,她不在!”
站在一边帮忙的刘娟儿看到这一幕,感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她两世为人,非常清楚这人情买卖的道道,火上浇油容易,雪中送炭难,但还是好人多呀!
刘娟儿见胡氏一脸难堪,便眨巴着大眼睛,脆声脆气地说:“李婶子,咱不要,还是留着给你家大妞妞攒嫁妆吧!”
闻言,婆妇们哄堂大笑,李嫂子笑得腰都弯了,她一边揉着笑疼了的肚子一边对刘娟儿打趣道:“娟儿真懂事,小小年纪都知道什么是攒嫁妆了!”
胡氏也忍不住笑了,嗔怪地拍了拍刘娟儿的脑袋,笑骂道:“小人精!”
李婶子笑过一回,心中同情更甚。这东家未免太苛刻,装几声猫哭就想抹掉人家养家糊口的月饷,这么下去,大妹子又什么时候能为小女儿攒上嫁妆?
她越想越气,思及这些日子的风言风语,胸口陡然升腾起一股涌动的热流。
李嫂子咬咬牙,猛地拉过胡氏的手,坚定地掏出钱袋,将铜钱统统倒在胡氏手中,豪气万千地说:“拿着!不许推!这是我提前给咱们娟儿的添妆!”
刘娟儿被李嫂子的义举惊呆了!一时间众人哗然,一呼百应,义愤填膺的婆妇们纷纷解囊,或一文,或两文,噼里啪啦地向胡氏手里塞铜钱。
胡氏低下了头,眼泛泪花,又激动又难堪,却再也没有力气将钱推回去。
这几日表兄表嫂越发过分,小厨房和食材库都被不知不觉地搬空了,家里已经揭不开锅,难道真的让他爹和娃儿们喝清水菜汤果腹?
“弟妹!忙着呐?”一个爽朗的声音在人群背后响起,胡氏一个激灵,手忙脚乱地将铜钱拢入袖中,不自然地抿抿头发。
刘捕头身着官服,迎着晨风漫步走来,他走到近处,在买早点的婆妇们身前站定,微笑着对胡氏点了点头。
见刘捕头神态威武,气度不凡,买早点的婆妇们有的畏惧有的脸红,顿时连豆馍馍都顾不上买,一个个低头垂眼,呼啦啦地作鸟兽散。
刘娟儿见到恩人自是高兴,她灵巧地转出条桌,快步走过去抱住刘捕头的双腿,抬起小脸,对他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刘叔!你咋来了?”
“嗳!娟儿越长越水灵了!”刘捕头慈爱地摸了摸她的小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