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林逸并不着急着立马就去讲价付款,而是继续找书,因为书越多,讲价的时候就主动权就越多。尤其一句“你看我都买这么多书了,便宜点”很有杀伤力。
……
在旧书店里,徒徒的在翻书上用工夫,是不够的,因为他们的书不一定放在外面。你要问:“老板,你们某一种书有吗?”或者说,“老板,我想买哪一种书”,掌柜的是记得自己书的,如果有,他会去寻出来给你看。要是没有,你也可以委托他寻访,留个通信处给他。
不过,这里所说的是指的新书,要是好的版本,甚至于少见的线装书,那就不管用了。因为这些书只有那些他们认识的大主顾才会有幸见到,一般人掌柜是不拿出来的。原因很简单,这种书太珍贵了,随便翻动就可能损坏,何况价格一向很高,能够出得起价钱的人也少。
林逸当然知道其中奥妙,所以心中虽然挂记着那些珍本书,却知道不能随便开口,必须要找到一个很好的借口………
很快,林逸就有点子了。
当他翻看到一本现代印刷的平版《黄帝内经》时,忍不住叹息一声道:“可惜呀,是平装本,如果是线装的就好了。”
声音大不大不小,刚好能让掌柜的听到,并且不断地咂嘴。
那掌柜的是个四十来岁的老男人,正在笔记本电脑上qq斗地主,听到林逸的话,就抬头看他一眼,说:“怎么,朋友,喜欢线装书?”
林逸就点头说:“是啊,线装书内容全,还有那种古味。”
“现在很少人看那种书了,都是拿来收藏的。”老男人故意说道。
“我也是收藏的,一边看,一边收藏。”林逸笑道。
老男人就又上下瞅了瞅林逸,“不过那些书很贵来着,你想瞅吗?”
林逸等的就是这句话,就笑道:“如果可以的话,我倒真想看一看。”
“呵呵,那好,你就稍等一会儿,我去把那宝贝拿出来。”老男人也顾不得斗地主了,笑眯眯地开始走进里屋翻箱倒柜起来。
林逸就在外面紧张地期待着,都说这上海滩是块宝地,也不知道这里的旧书有多么珍贵。还听说民国时候鲁迅,胡适都在这里买到过珍本,也不知道自己这次有没有那样的运气。
紧张啊,就像相亲一样!(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八章。《医宗金鉴》
林逸在外面等着,时间不大,就见那老板出来了,手里还宝贝似地捧着一套书。看见林逸,他就开口说道:“这可是实打实的古籍善本,原本是一套来着,可惜前面的藏家不小心,看书的时候蜡烛掉了上面,把一本烧了,所以现在20本缺一本,不够套。”
林逸听他说的这么珍贵,还以为是什么稀罕之物,在老板递过来的时候,更是怀着恭敬的心情接过,仔细一看,傻眼,竟然是古籍中最常见的《医宗金鉴》。
众所周知,《医宗金鉴》是清干隆四年由太医吴谦负责编修的一部汉族医学丛书。《医宗金鉴》这个名字也是由干隆皇帝钦定的。《医宗金鉴》被《四库全书》收入,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医宗金鉴》有很高的评价。自成书以来,这部御制钦定的太医院教科书就被一再的翻刻重印。《医宗金鉴》全书共分90卷,是中国综合性中医医书中比较完善而又简要的一种。全书采集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时期代医书的精华。图、说、方、论俱备,并附有歌诀,便于记诵,尤其切合临床实用。流传极为广泛。
因为这部书的特殊地位,印量一向很大,从干隆皇帝开始,经了清朝的九位皇帝,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翻印,《医宗金鉴》逐步成为全国医学教与学的必读书、准绳。由于广泛之需求,政府与商家刻本印刷十分频繁,至今其版本流传已有50余家,平均4…5年即有一次新版本问世。这既是由于该书内容的丰富简约,深受读者喜爱,同时,干隆皇帝给予的高度评价与肯定,也助了一臂之力。因此这套书在古籍版本中属于那种烂大街的线装书。
尤其在文…革的时候,虽然很多古籍遭受了大肆破坏,但是一些药书却被当局保存了下来,其中就包括这部《医宗金鉴》。因此在线装书市场中,如果你在摊边转悠,最常见到的线装书就是这种一两本的《医宗金鉴》。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套书就不值钱,没有价值,恰恰相反,如果这套书属于大清皇朝御内版本,那么价值也是很昂贵的。比如说在2009年的时候,中国佳士得拍卖公司就上拍过一部干隆年间的初刻版本,因为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因此上拍以后就受到了广大藏家的关注,最后以480万的价码成交。
不过对于那些并非干隆年间,皇宫御制的初版本来说,这套书的价值就太low了,具体来说,零散本,品相不错的大约在50元到80元之间,成套的最多也不超过5000块。
实际上这套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令人匪夷所思的价码,完全是遵循了收藏中“物以稀为贵”的原则。
可是现在,这位神秘兮兮的老板竟然拿给林逸一套足以烂大街的《医宗金鉴》,林逸可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作为藏书家,和淘书客,林逸不知道在多少书摊和书店内见过这种书。
老板看着林逸表情发呆,还以为他被自己这套书给震撼住了,就笑道:“不错吧,这品相?在小地方绝对见不到,也只有在这大上海才能见到这样的好书。”
林逸心中苦笑,嘴上只能说是,感觉这老板有些萌啊,怎么把这样的线装书当成了宝贝。
不过人家不嫌麻烦地帮你找了这套线装书出来,林逸多少也要表示一下诚意,于是就问那老板:“多少钱?”
老板就等着这句话呢,一听林逸发问,就说:“不多,虽然这套书很珍贵,可是我见朋友你也是读书人,又是外地来的,在这大上海能够遇到,说明你我也算是有缘,那么就来一个有缘价码,一万八,你看怎么样?”
我靠,你蒙傻子呢!
林逸当然不是傻子,他可是清楚地知道,这种“同治年间”版本的《医宗金鉴》顶多120元一本,20本下来也才2500左右,眼前这老板竟然敢要一万八,骗傻子呢。
见林逸神情似乎有些愕然,那老板就笑嘻嘻地解释道:“只要是玩藏书的,对于版本就很敏感,在清朝有两个朝代很有名,一个是顺治朝,一个是同治朝,不久前拍卖这两个朝代的瓷器可都是上百万……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朝代都很短。顺治放着皇帝不当,最后去五台山当了和尚;同志更离谱,好好的大清国一个皇帝,竟然因为微服私访,沾染了花柳,慈禧老佛爷为了掩盖事实,任凭他病死。使得这两个朝代都属于短命王朝,因此这个朝代出版的书籍就都很值钱。”
林逸晕了,或者说有些蒙圈。
对于这两位赫赫有名的大清帝国短命皇朝他当然知晓,不过也没像这位老板说的如此金贵。不管是顺治年间还是同治年间的古籍,也没有因此大幅度上涨价码。为什么?因为古籍不同于那些瓷器,不是独一无二的,古籍可以翻印,可以再刻,瓷器就不一样了,一次一个窑只能烧出一种来。因此瓷器受到这种影响会大一些,比如说顺治和同治年间的瓷器,价格就偏高,可是古籍就不一样了,这老板分明是在忽悠自己。
想到这里,林逸也不愿意和这老板太多解释,只是说:“这些书品相不错,同治年间能够保存到现在也是难得,只是这《医宗金鉴》我已经有了一套,换成是其它书,我就拿下了。”
林逸这番话很婉转了,那老板一愣,说道:“不会吧,这么老的书……你已经有一套了?”
林逸点头说:“是啊,你这还不全,我那是大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