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日月无人燃而自明 > 第八十三章 问道 4 与特权共治天下83(第2页)

第八十三章 问道 4 与特权共治天下83(第2页)

遵从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教诲,王战连连喝问。

皇极殿上寂寂,群臣无人能答。

大曌秀才可免八十亩田赋。

秀才中最优秀的可以进入国子监,称为贡生,已经可以做官。

秀才见官不跪,不受刑,即使是罪名很重,也要报请当地学正取消功名后才可以用刑。

秀才可以使用婢仆,而从律法上来说,大曌商人无论多有钱,都不可以使用婢仆。

秀才不服徭役,穿戴特有的方巾、盘领青蓝色长衫、长靴,这些都是广大普通百姓不可以穿戴的。普通老百姓见了秀才都要行礼,尊称一声“秀才公”。

普通百姓五口之家,若无私加滥派,十亩地就可保温饱;三十亩地便可宽裕许多,吃饱穿暖有余钱,衣衫无补丁;五十亩地便是中上等之家。秀才八十亩免赋税,所有收成都是自己的,在普通百姓中绝对是上等之家,绝不是后世影视剧中的穷秀才。

这还只是秀才,再往上,举人免四百亩田赋,进士免两千亩田赋。举人进士若不与富商大贾相比,已是大富之家,不次于中小商家,更有其他诸般尊荣待遇,连地方官施政都要听取他们的意见。

如此优待,善意还嫌不够?

可以说,大曌对读书人善意十足,百官对此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涉及自身的特权,怎么会不清楚。

唯其清楚,在皇帝的目光下,满朝大臣便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无言以对,只因他们心知肚明:

免赋八十亩的秀才人家,家中绝不止八十亩田产,八百亩都是少的。免赋两千亩的进士家中更不止两千亩,不算自家亲族的,单是那些无亲无故、带着田契来投献的人都会蜂拥而至、踏破门槛。所有这些都一文不纳,确实使得朝廷税赋损失极大:自家接受一户投献,国家就失去一户的赋税与徭役劳力,而未曾卖身投靠于权贵士绅的老百姓就要多负担一户的赋税与徭役,负担何止重上一分?一旦国家有事需要加征钱粮,自然还是加征不到自己这等本来就不纳赋的人身上,便只能从无权无势的贫民身上加征。无权无势的贫民因此便负担愈重,贫困欲死。

心知肚明,沉默以对。

“陛下,臣亦不知如何对答圣上之问,然臣身为臣子,自问应当提醒陛下,还请陛下恕罪。”李国普言辞恳切、发自肺腑的说道,“读书方能明理明伦,唯有读书明理之士子乡绅才最肯卫护华夏文脉道统,故士绅乃是国朝的基石,读书人乃是国家的栋梁,圣上。。。。。。不宜轻动。当年太祖高皇帝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固是太祖豪情天纵、英明神武,为汉家百姓出头,汉家百姓愿意舍生忘死的追随,然亦多赖我华夏读书士人的支持,所以才有太祖优待读书人。太祖。。。。。。实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李国普语重心长。

他当然听得懂皇帝的话,皇帝的话有没有道理他也一清二楚。不只是他,满朝文武都是这个时代学习能力、领悟能力最强的人,哪个听不懂?

正因为听懂了他才担心:眼见得皇帝已经不是什么平衡之术,已经不是有打有拉、异论相搅,而是是非分明的将所有大臣变成了自己的敌人。

他担心皇帝成为天下所有读书人、所有官员、乡绅、商人的敌人,担心皇帝从此之后政令难出紫禁城。

他是因担心而提醒皇帝——别忘了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朝堂上岂是是非分明的地方?从来都不是。朝堂上历来都是搅和、平衡的地方,皇帝还是太稚嫩、太心急了。也难怪,爷爷和爹谁也没在他身上用心过。”说完了,李国普有些忧心地看着皇帝,在心里思衬着。

“臣以为李国普之言有理。”

无论出于什么心思,黄立极与诸阁老、大臣纷纷出言附和李国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