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巨浪犇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第290部分(第3页)

第290部分(第3页)

同样的,“缅因”号地表现也时好时坏。

在六点四十一分的时候,“缅因”号就打中了“吉林”号。

如同“吉林”号地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无法击穿“缅因”号的装甲一样,“缅因”号使用的重达一千二百二十七公斤的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也无法在如此远的距离上击穿“吉林”号的装甲,仅仅在“吉林”号右侧距离丙炮塔大概三十米的地方炸开了一个巨大的窟窿,并且摧毁了一座副炮炮塔,炸飞了二座速射炮炮塔。

取得第一个战果之后,“缅因”号就连续错过了好几次机会。

直到六点四十七分,“缅因”号才再次击中了“吉林”号。与前一次命中一样,穿甲弹炸毁了舰桥右后方的副炮炮塔,却没有能够对“吉林”号造成致命损伤。

在此之前,“吉林”号连续击中了“缅因”号三次。

六点四十八分不到,从“吉林”号乙炮塔一门主炮打出的穿甲弹准确的命中了“缅因”号B炮塔的正面装甲。

虽然穿甲弹没有能够击穿厚达五百毫米的装甲,但是其带来的巨大动能震坏了“缅因”号上本来就非常脆弱的炮塔旋转机构,最终导致其B炮塔仅能在左侧七十五度到一百度之间转动。

可以说,“衣阿华”级战列舰最大的设计缺陷暴露了出来。

该级战列舰的主炮炮塔,以及配套设备的总重量超过了一千七百吨,炮塔与扬弹机构,以及弹药舱为一个整体,由一台三百五十马力的液压马达驱动,可以达到每秒四度的水平旋转速度。

整体炮塔可以使扬弹机构进一步简化,减少了出故障地几率。

问题也同样突出。即炮塔的旋转机构相对脆弱,基座本身就承受了炮塔的重量,如果被穿甲弹击中,在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下,很容易损毁,从而使炮塔丧失作战能力。

相反,“省”级战列舰采用了分置式炮塔,弹药舱并不随同炮塔一起转动。

这种设计方式的弊端也很明显,首先会使扬弹机构,以及弹药舱内的输弹机构更加复杂,容易出现机械故障。另外,要求炮塔与弹药舱的结合部位极为紧密,增加了制造与加工难度。当然,好处同样明显。即炮塔可以做得“轻”一点,在使用相同承重能力的基座时,其基座的亢余度更大。即便被穿甲弹直接命中,也不一定会受到严重损伤。

两种不同地设计方式也体现出了美国与明帝国的工业实力差距。

采用分体式炮塔,必须具备大尺寸零部件精确加工的生产能力,需要更大的水压机,以及精度更高的机床。如果没有相当地工业实力,就只能采用整体式炮塔,避开分体式炮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打到这个时候,“吉林”号与“缅因”号可以说是不分上下。

虽然“吉林”号占有一点优势,但是并不明显。由此也可看出,“衣阿华”级与“省”级战列舰的性能确实在伯仲之间,很难分出高下。

另外。“缅因”号上地美军官兵明显不如“肯塔基”号与“路易斯安那”号的官兵。

从炮击命中率上来看。“缅因”号的命中率不到百分之一,而“路易斯安那”号的命中率超过了百分之三。“肯塔基”号地命中率也接近百分之三,也不如“广东”号与“江苏”号。

打到七点之前。“吉林”号挨了六次,击中对手九次。

这个战绩不算好,也不算差。

与“广州”号相比,“吉林”号受到的损伤要小得多,除了右侧的二座副炮炮塔,以及四座速射炮炮塔被毁之外,并没有多大的损失,九门主炮都在继续作战,火控设备也没有受到损伤,舰桥内的指挥系统也安然无恙。

只是,“吉林”号地命中率就低得多了。

最关键地是,打到此时,“吉林”号只让“缅因”号的B炮塔丧失了部分战斗力(因为炮塔卡住地位置正好使其炮口对准了“吉林”号,所以在整个炮战中,“缅因”号的B炮塔仍然在继续开火),并且在其次要部位开了几个窟窿,并没有使“缅因”号完全丧失战斗力,更没有使其损失速度。

以当时地交战情况来看,“吉林”号的表现也算得上是难能可贵。

在穿甲弹无法击穿敌舰关键部位装甲的情况下,即便能够多击中对手几次,结果也不会有多大的变化。

同样的,“吉林”号无权擅自脱离战斗序列,也就无法缩短交战距离。

作为整个主力编队中,除了对付早就损失了一座主炮炮塔的一号目标舰的旗舰之外,唯一单独对付一艘敌舰的“吉林”号,能够在四十分钟内压制住对手,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