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绝大多数同级别,同履历的军官一样,付勋杰在七十二年(40年)初就被调往南洋舰队的战列舰,并且成为了战舰上的主要军官。
随后,付勋杰又担任了战列舰的大副,直到七十三年(41年)底,成为舰长。
最初的时候,他是在一艘老式战列舰上服役。因为在参加攻打苏伊士运河的战斗中表现优秀,后来又以代理指挥官的身份,率领主力舰编队前往马耳他,然后在地中海执行了多次护航任务(主要就是掩护船队,对付西班牙海军部署在地中海的小型舰艇),所以在返回帝国本土之后,他就被派往刚刚服役的“松江府”号战列舰上担任舰长。
如果按照传统的观点,这次调动相当于降职,而不是升职。
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随着快速战列舰逐渐成为海战的绝对主力,任何一名战列舰舰长要想成为舰队指挥官,都得在快速战列舰上服役。如果能够参加几次海战,并且表现卓越,就能得到更快的提升。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付勋杰第一次与白佑彬合作。
后来,随着白佑彬前往第四舰队,而“松江府”号战列舰又在“马克萨斯群岛海战”中遭到了重创,付勋杰就被派往了第三舰队,首先出任第31舰队参谋长,即充当郑恩博的副手。
正是这段奇特的经历,让付勋杰成为了少数几个与白佑彬、郑恩博二人都共事过的海军将领之一。
在白佑彬返回太平洋战场,继续担任第一舰队司令官的时候,付勋杰刚被派到第32舰队担任指挥官。可以说,这是他继续升迁的必须经历,也算是其高升之前的最后考验吧。如果他能够在第32舰队有所表现,那么要不了多久,就会得到提拔。
变故也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随着帝国海军的人事大调整,付勋杰失去了前往第11舰队,或者(新编)第32舰队等由快速战列舰为核心的作战舰队担任指挥官的机会,只是被调往了实力稍强的第33舰队,并且继续担任舰队指挥官。
这最多只算得上是平级调动,算不上升迁。
当然,在开赴西太平洋战场,并且得到了加强之后,第33舰队的实力增加了不少。对付勋杰来说,这是他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他能够在此次战役中有良好表现,那么在年中的时候,随着四艘“省”级乙型战列舰服役,组建成一支新的作战舰队,他就很有可能被派去担任舰队指挥官,或者被派往另外一支主力作战舰队担任指挥官,反正不会继续留在第33舰队。
由此可见,付勋杰与郑恩博一样,都渴望获得一次胜利。
只不过,他没有郑恩博那样显赫的背景,所以他也没有郑恩博那样巨大的野心。他能看到的,只是下一个职务,以及为此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舰队还在缓缓向着东南方向前进。
付勋杰抬头看了眼航海钟,九点十五分。
按照计划,舰队将在九点二十分转向一百八十度,朝西北方向巡逻。
其实,主力编队进行战斗巡逻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就在其外围,还有数艘专门执行侦察任务的战舰。
当然,这次的情况不尽相同。
第33舰队里的绝大部分战舰都聚集在登陆场,驱逐舰与巡洋舰正在轮换着从快速综合补给舰那里获得燃油,只有二艘驱逐舰被派往南面执行侦察任务,而其他方向上的侦察任务是由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负责的。
导致第33舰队无舰可派的原因有很多。
在到达威克岛之前,为了赶时间,第33舰队只在瑙鲁进行了一次不完全的补给。到达中途岛登陆场之后,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的辅助战舰优先进行了补给,然后才轮到第33舰队。结果,补给行动从凌晨二点半开始,到现在为止,仍然有三分之二的辅助战舰没有得到足够的燃油。
当然,从根本上讲,付勋杰觉得美军舰队不会从南面杀过来。
原因很简单:在没有确定第一舰队行踪的情况下,斯普鲁恩斯凭什么断定在登陆场南面活动的就是第33舰队,而不是第一舰队呢?
更让他担心的,还是东南方向。
如果斯普鲁恩斯无法确定第一舰队的行踪,就很有可能用试探性的攻击来确定战场情况。如此一来,美军舰队最有可能出现的方向是西北与东南。而现在西北方向上已经出现了一支美军舰队,而且还有八艘主力舰。那么,东南方向上就不会太平静。
正想着,付勋杰就看到了出现在前方海天线上的一个小黑点。
那是什么,返航的侦察舰?
没等付勋杰反应过来,战斗警报声就响了起来。
“发生什么事了?”
“美军舰队!”作战参谋显得很惊恐,甚至忘记了放下刚刚拿起的话筒。“前方大概二万一千米处,美军主力作战舰队!”
此时,话筒里传出了一阵叫喊声。
“炮口焰!”
了望员的报告很清楚,明显的炮口焰,而且是主力舰主炮发出的炮口焰。
“立即联系第一舰队,编队战术右转向!”
随着付勋杰下达命令,编队里的八艘战列舰相继掉转了航向。
此时,第一批十六英寸炮弹已经呼啸着砸了下来。
首先遭到攻击的,就是行驶在最前面的“南海”号战列舰,而这正是付勋杰所在的舰队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