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打到这个时候第四舰队就应该登场了。
可是。第四舰队距离战场还有六十多海里呢!
三点三十分白佑彬让舰队进入了战斗状态。同让第四舰队里的驱逐舰与巡洋舰编队靠后。主力编队则实施电子干扰。
此时。电台截获到的通信电报已经非常少了。
按照庞晋元的报告。部分电报都是从巡洋舰与驱逐舰上发出来的。而且非常混乱。虽然无法翻译电报内容。但是从密集的发报频率来看。德意舰队里的主力舰很有可能经全军覆没。剩余的辅助战舰正在与美军缠斗。或者正在摆脱美军战舰的追剿。
大概在四点左右。庞晋元送来了一份明码电报。
这份电报是从“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上发出来的。里面明确提到。德意舰队的主力编队已经被彻底崩溃。其中六艘列舰已经战沉。另外二艘战列舰也在遭到鱼雷攻击之后失去了航行能力。会迅速沉没。“沙恩霍斯特”号在遭到重创之后,已经在辅助战舰的掩护下撤出了战斗。而发出电报的“格奈森瑙”号则在与留下来辅助战舰继续与美军交火。掩护“沙恩霍斯特”号撤退。
这下。战局是完全明了了。
因为“格奈森瑙”不是舰队旗舰。没有配备与第四舰队联络的通信电台。也没有可以译电报的密码机。所以该舰用明码发送了这封电报。
毫无疑问。美军也截获了这封电报!
如果美军指挥官有点头脑。就应该认识到。这封电报不是发给德国海军司令部的。首先这是一封用短波电台发送的明码电报。其次“格奈森瑙”号不可能用明码的方式与海军司令部通信。
如果不是发给德国海军司令部的电报。那就肯定是发给第四舰队的电报!
也就是说。第四舰队就在战场附近甚至已经赶了过来。
对此。白佑彬并没抱怨什么。
毕竟。最根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除了“沙恩霍斯特”号已经溜走。“格奈森瑙”号很有可能也迅速撤退之外。德意舰队的主力已经荡然无存了。
当然。第四舰队能否及时到达。决定能否消灭美军舰队。
最让白佑彬感到恼火的是在这份明码电报中。竟然没有提到美军舰队的损失情况!
当然。从最坏的角度考虑。白佑彬不得不相信。美军舰队在几无损失的情况下击败了德意舰队。而且还全歼了德意舰队的八艘战列舰。
四点十分。白佑彬就让张海波按照最糟糕的情况制订交战战术。
随后。白佑彬又让庞晋元用无线电通信电台联系了杨定方。要杨定方做好与八艘美军战列舰决战的准备工作。
四点二十五分。前出执行侦察任的一艘巡洋舰发回了电报。
到此第四舰队才到达了战场。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五十章 … 智者千虑
如同白佑彬的猜测一样。美军战舰上的电台也截获了这份明码电报。
这份电报立即引起米切尔的重视与警惕。很快他就意识到。第四舰队肯定正在赶来。甚至有可能就在战场附近。
同时。米切尔已经隐约意识到。他中了帝国海军的“借刀杀人”之计。
当然。当时米切尔根本没有时间细考虑。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此时。战场上的战斗还没有结束。
在美军驱逐舰发动鱼雷攻击的时候。由“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率领的巡洋舰编队迅速赶了过来。只是在还没有来的及向美军驱逐舰开火的时候。德意舰队的巡洋舰编队就遭到了由“堪萨斯”号率领的四艘“蒙大拿”战列舰的猛烈炮击。
与此同时。由“蒙大拿”号率领的四艘战列舰也逼近了意大利舰队的主力编队。
在四艘战列舰的压制下。意大利海军的四艘战列舰根本无法撤出战斗。甚至难以进行战术机动。规避美军驱逐舰的鱼雷攻击。
结果可想而知。德意舰队被逼到了死胡同里面。
大概在三点半左右。“沙恩霍斯特”号就被一枚十六英寸穿甲弹打中。虽然被击中的并不是关键部位。但是这艘皮薄肉嫩的战列巡洋舰根本经受不起十六英寸穿甲弹的轰击。在中弹之后就立即转向了。
紧随其后的“格奈森瑙”号也没继续突击。而带着后面的巡洋舰一同转向。
三点三十五分六艘美军驱逐舰在距离意大利主力编队大概七千五百米的距离上打出了照明弹。然后就转向发射了鱼雷。
显然。这个距离太远了。
虽然美军已经装备了氧气鱼雷。但是在夜间条件下。鱼雷的攻击距离一不应该超过五千米。不然很难击中目标。结果。除了一条鱼雷击中了即将沉没的“帝国”号之外。其他五十九条鱼雷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