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京城的百姓最是爱玩,最是爱享受,你要问他今年的收成如何,他一准两眼发直,可你若问他造酱得用什么水,泡茶得用什么水,他保管说的头头是道。而且长在皇城根底下这帮人,都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很会给朝廷施加压力,手里头呢又都有几块上好的田地,专门租赁给乡下的穷苦百姓,佃农不仅要付租子,逢年过节还得进城来给东家送点礼。
邬宁听慕徐行说“流感”“传染”比起“时疫”也不容小觑,城里头还好,乡下百姓的“营养”“免疫力”都是问题,很容易就中招了,邬宁以为这年关之下,要避免人群聚集,万一佃农把传染病从城里带到乡下可怎么办。
因此她态度很是坚决:“少跑几趟集会饿不死人,这事就这么定了。”
一众官员见状,皆不再多言,毕竟如今的邬宁作为帝王,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无可挑剔,再没有燕贤掌权时那副任意妄为的模样,就算哪个大臣心里有不同的看法,也不会在朝堂上与她起冲突,让她下不来台。
为人臣子嘛,说好听了是为国为民,说难听了混口饭吃而已,只要不涉及大局,谁愿意跟皇帝对着干,影响自己和整个家族的前程,连开枝散叶绵延子嗣这种涉及大局的事,他们都讲究一个春风化雨,引导为主,劝解为辅。
散了朝,邬宁回延和殿批奏折,刚坐下一炷香的功夫,琼华宫那边就来人了,说沈应昨夜在角楼赏雪,不慎着了凉,想请邬宁去看看。
邬宁近来一心想给慕徐行补偿,几乎把沈应抛到脑后,不管沈应是真病了还是假病了,她觉得自己理应去看看,否则就大大违背了做皇帝得雨露均沾的做事原则。
可邬宁刚走到半路,便遇上了慕徐行。
“陛下要去哪?”
“沈应染了风寒,我去看看他。”
邬宁挺理直气壮的。探望病人嘛,无可厚非嘛。
慕徐行笑笑,不急不缓地说:“陛下又不是御医,去了能顶什么用。”
邬宁敏锐的嗅到一丝醋味,思忖片刻,决定讲道理:“病中难免思念家人,沈应一个人在宫里,无亲无故的,我合该去慰藉一番才是。”
“原来如此,那我陪陛下一块去,人多热闹,想必沈侍君病好的更快些。”
死的更快些还差不多。
邬宁自觉大臣们的生存之道很值得她借鉴,什么原则不原则的,只要不涉及大局,还是要尽量保持和睦,实在不行就走迂回路线呗,既然慕徐行今日打定主意不想她去看沈应,那她就明日去,后日去,再不济大后日去,横竖一时半刻的沈应又死不了。
思及此处,邬宁抿唇微笑,脸颊挤出白白嫩嫩的两团软肉:“难为你有这份心,正好,我那个,奏折还有好多没批完,不然你替我去看看他吧。”
慕徐行自然答允。
回延和殿的路上,小太监忧心忡忡:“陛下让慕常君去探望沈侍君,这不是……”
邬宁这阵子心情好,对身边宫人们也很随和:“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这不是给沈侍君添堵吗,对吧?不打紧,我看他和沈应向来不对付,顶多就是去琼华宫走个过场,能说上三句话都算多了,欸,你去御医局问问,沈应的病到底怎么回事。”
……
慕徐行生平第一次到琼华宫来,并没有因为是稀客就受到礼遇。
一双双眼睛盯着他,各个如临大敌,就差把“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几个大字写在脸上了。
琼华宫和云归楼虽早结下梁子,但大多时候都能维持表面和平,只是今日情况比较特殊,一则从猎场回来,邬宁就把沈应抛在了脑后,二则慕徐行代掌后宫,风光无限,沈应身在病中,略显憔悴,两厢一对比,慕徐行哪里是来探病的,分明是来显摆的。
沈应暗自咬牙切齿,却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不想旁人把他看成是缩头乌龟
。
可两个男人一左一右的坐在塌上,实在是又尴尬又别扭,到底一个小太监进来打破了沉默:“常君请用茶,这是陛下之前赏赐的极品老班章,我们侍君一直不舍得喝,今日特地拿出来招待。”
茶是好茶,在宫里也难得一见,从沈应肉痛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平时真不舍得喝。
慕徐行微微侧过头,透过琉璃窗依稀瞧见站在庭院里的秋晚,笑道:“陛下说你在宫中无亲无故,可依我看并非如此。”
沈应当然也知晓拿这盏极品老班章出来撑门面是秋晚的主意,但此刻“门面”对他而言一点都不重要:“常君见过陛下了?”
“陛下本想来探望你,被我挡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