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战将风云 > 第33部分(第1页)

第33部分(第1页)

9年的父子团聚。

这19年可谓是天翻地覆,王近山已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兵团副司令,而他历尽艰辛的老父也已是容颜苍老,背都驼了。陈锡联派去的两个干部到达王家时,王近山的老父正在给别人家挑水。听说儿子派人来接他,喜出望外,高兴得嘴都合不拢,把水桶一扔,立即收拾行装上了路。

老人家虽然出身豪门,却一生没离开过大别山的山沟,第一次出远门非常兴奋,一路上不住嘴地讲:

“我这一大把年纪,熬到穷苦人得了天下,能出来见世面,真是托毛主席的福,托共产党的福,托我儿子的孝心。”

他巴不得一步就跨到儿子身边。

正当他迫切希望尽快见到儿子,眼见父子就要见面时,不幸的事却发生了。

这天,老人一行来到了蚌埠火车站,准备乘车到南京,再转往12军军部驻地当涂。谁知派去的两名同志责任心差,竟大意地把老人留在站台上,自己却跑到别处买东西。老人家从来没见过火车,在站台上只顾看那南来北往轰鸣飞驰的列车,哪里懂得在站台上要站在白线以内?当一列钢铁的长龙凶猛地轰鸣着开来时,他伸长脖子想仔细看个究竟,不知不觉地站到了白线外。突然,火车擦身而过,老人躲闪不及,被强大的气流卷到了列车下面……坎坷一生的老人,在幸福时刻即将到来之际,被无情地夺去了性命!

这事实在太残酷了。王近山纵然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得知父亲意外去世后,心也剧烈颤动着,震惊和悲痛得话都说不出来。陈锡联既痛心于老人的不幸逝世,又气愤于派去的两个同志不负责任,立即派人到蚌埠处理善后工作,并准备给这两个同志处分。

王近山听说后,按捺着内心的伤痛,找来了军直负责人,说:

“这件事是不应该发生的,我也很难过。但事情已经发生,也无法挽回,不要为我个人的事处分同志。这两个同志虽有错误,但他们为革命战争都作出过自己的贡献,现在错了,教育教育,接受教训,改了就好嘛!他们还可以为革命作更多工作!”

两个同志内心已非常惭愧不安,听到了王副司令员的话后,非常感动,逢人便说:

“我们做了对不起王司令员的事,后悔死了,可王司令员还为我们说话。”

王近山深深爱着养育自己的父亲,更看重同志间的阶级感情,知道这件事的人无不为王近山这种博大胸怀所感动,就连“独眼老师长”刘伯承都十分感动,说:“这王疯子哪疯啊?他什么时候都心明肚亮,他是我们的好战士、好同志、好干部!”

不久,向大西南进军开始了,部队陆续由浦口乘车北上,再转陇海路到郑州,然后南下湘鄂西集结。老人的灵柩随车顺路运回黄安安葬。王近山经组织同意,亲自扶灵回乡,处理善后。

这是王近山离家19年后第一次返回故乡。家乡已是人民当家作主了,而他却是伴随着父亲的灵柩归来。儿时温馨的亲情、多年浴血的厮杀,一齐涌上心头,他禁不住感慨万千,泪流满面。

王近山扶柩归里,乡亲们奔走相告,欢迎和吊唁的人挤满了屋子。一些乡邻和亲戚说:“近山,你可回来了,你父亲想得你好苦啊!可怜竟没见上你一面!”

“你虽是当了大干部,见多识广,但是,你父亲一辈子不容易啊,要按咱们家乡的老规矩办,停灵‘三七’21天,选一个风水好的墓穴,和你母亲并骨合葬。”

乡亲们的厚爱使王近山感动,但重任在肩,怎能久留。他坚定地说:“军情紧急,我怎能等到‘三七’以后回去呢?不要按老规矩办了,老人早入土早安。咱们要是什么都按老规矩,哪里会有今天的翻身解放?我母亲已故多年,她老人家葬时,连个棺材都没有,是用席子卷了就埋葬的,现在骨头在不在还很难说,到哪里去找呢?不要再惊动她老人家了,将我父亲安葬在她的旁边,二老也就做伴了。”

亲友们哪里肯依?但经王近山一再说服,只好同意了。

王近山匆匆安葬了父亲,又匆匆离别了故乡。不久,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王近山率部又踏上了解放大西南的征途。若干年后,王近山还流着泪说:“胜利之日,父亲被火车撞死,这真是人生大憾事!”

15“疯子”与领导“关系好”

王近山虽号称“疯子”,经常违背军令,或者时常做出些令顶头上司意想不到的事来,但他没一件事情让“老领导”们头痛过,也没一位“老领导”觉得他是“棘手的剌头”。相反,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没一个顶头上司不喜欢他。他与领导的关系好着呢。

(1)“王疯子,恃才仗相有党疼,威风着呐。”

在抗战时期,王近山在129师是“挪地方”最多的将领。

原因就是几个首长都争着嚷着“聘”他到自己的手下干什么主力的“长”。而王近山则是只要哪里有仗打,哪里就是娘,专往艰险的地方“钻”。

抗战初始,他先在386旅陈赓手下772团做团副。陈锡联一升385旅旅长,就把他“借”到769团干正职。待到769团强大了,陈锡联又拉他去当新8旅“副将”,并且讲好了兵权由他撑着。1941年秋,眼瞅着要转正旅长了,“老领导”陈赓怕他心野不思归了,借口386旅长没合适人选,找到师长刘伯承,好说歹说,又将他调回386旅干旅长,兼2分区司令员。谁知他在太岳干得正欢呢,1943年10月,“延安那边”也想“见见此人”。结果,他又领着1000多人千里迢迢奔延安,在半路上演出韩略村全歼冈村宁茨的“战地参观团”一出大戏,震动中外。

有人说:“王疯子这般跟玩似的在129师调进调出,全是仗着刘师长的喜欢。”

在他离开太岳后,一位在115师工作的、他原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友来129师联系工作,顺便问起王近山的近况,有人回答说:

“王疯子?恃才仗相有党疼,威风着呐。”

(2)“王疯子不怕死,又有本事,谁不喜欢呢?!”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结束了。党中央为了迎接大发展的形势,把集中在延安的一些领导干部派回前线。刘伯承又把王近山“要”回了晋冀鲁豫。

这一次,王近山更威风了。他是随刘邓首长乘坐飞机返回太行山的。同机的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徐向前、林彪、陈赓等,谁都比他官大一级,甚至几级呢。此时,许多旅团干部都是骑马骑驴,甚至步行奔赴前线的,而他却被安排在飞机上,可见各级“领导”对他是何等的重视!

对此,号称“战神”的刘伯承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