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公子传说任务名字 > 第768章(第1页)

第768章(第1页)

我个人觉得,这篇文优劣参半,总的来说,成于长也败于长。一百多万字,其实远超我最初的估计,但也因此丰富了很多内容,有一些故事最初并没有初设在大纲里,却因为后来的灵光一闪,为其添彩。我有了更大的空间为人物着墨,让他们不至于像工具人一样苍白,主角和大部分配角的一生起码都是有始有终有所经历的。但是长,使节奏不是特别紧凑,尤其是第一卷(阊阖风令),因为还在摸索阶段,所以比较长于其他部分,以至于开篇略崩。因而整体节奏我自己并不是特别满意,因为题材本身已经很限制趣味性,而我自己又不是个十分幽默的人,但我不后悔。在我做完大纲并写完前三章后,我偶然间发现,周赧王沉九鼎于泗水时是公元前369年,而故事的开始恰好是369年(我在做大纲的时候随便选的)。基于这个奇妙的巧合,以至于在中部进度略慢时,我也没有选择更改(可能头比较铁哈哈哈),希望下篇文在此一处能够有所提高。

最后来说一说这个故事本身吧,虚构的人物和既定的历史,都叫我心中意难平。打从一开始我就说过,本文没有绝对的坏人,或者为坏而坏的人,我一直认为一个人要做一件事,必然有自己独有的原因,哪怕是看起来做过坏事(比如杀过无辜的人,和主角作对)的角色,譬如姜夏,姜玉立,原伯兮,甚至是严竞春,卫洗。正因如此,越近结局,每一次落笔都觉得难受,明明从我写完大纲开始,我就知道故事的走向甚至是结局,但就是难以接受,也许是因为,不论好坏,他们都已经在我心里活了起来。

除此之外,历史也是让我惋惜的一点,纵然我能分析出一二三四五条淝水之战苻坚战败的原因,但我仍然觉得他不应该败。从前我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认识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流于表面,比如提到这位秦天王,则必然联想到慕容冲,但其实阅读过各类典籍后再来看,在东晋十六国这一时期,与其他的边塞种族领导者相比,他也算是一位励精图治的明君,而腐朽的晋室与之相比,也稍显黯淡,就如孔老夫子所说,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一般,因为立场甚至是历朝历代的地位巩固,失败者是没有发言权的。所以借此,我亦希望读到这里的朋友,能客观看待历史。当然,我仍然是魏晋风流的忠实拥趸者,尤其喜爱《世说新语》及里面提到的有趣的小故事,像不见长安是少有的每一次读到都会热泪盈眶的故事,有时候我会觉得,是一代代名士,延长了东晋的寿命,而不是东晋本身。唯一可惜的是,东晋部分着笔不多,因为大纲和视角切入的关系,大部分关于人的小故事,都打散在了全文中,等以后有机会,单独写一些衣冠南渡后至本文发生前的故事吧。

最后说一个不算彩蛋的彩蛋吧,为什么姬洛有时候充满了神棍气质而缺少点谋士的计谋团弄呢,我觉得这源于我小学时,我爸办了市立图书馆的借阅卡,借了两本书,一本《姜子牙》,一本《鬼谷子》,当时他问我想看哪本,我顺手拿了《姜子牙》,自此后与周易结下不解之缘。最后,我有纸质书收集癖,家中放满了我买来的各种杂书,从《金刚经》到《本草纲目》不等,如果有一天能看到本文呈现于纸上,就好了,做一下白日梦(喂!

创作至此,再度感谢!

姬婼顺颂时祺

第337章

“谢将军大胜而归!谢将军大胜而归!”

穿着肚兜的总角小童,拟声学作大人说话,嘻嘻哈哈跑过街市,吆喝的小贩双手一撑,直接跳到板车上,拉过筐子抓过梨,挨个儿分发:“今儿高兴,真高兴!全不要钱,一个铜板都不要!”

茶舍里说书的,也不讲那霸王别姬,与时俱进,改换成了那“北府兵大破淝水,八公山草木皆兵”,一时间吃茶的多了一倍,门槛都给踩榻了。

酒家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肌肉健达,孔武有力的侠客,把手头的锤子往脚边一扔,豪饮一坛,“噼啪”摔在脚边:“八风战六星,他娘的,没赶上,要是能一睹全貌,该是我辈之福,三生有幸!”

“讲讲呗,都有哪些人啊?”

初出江湖的小子,摘了斗笠歇脚喝了碗茶,听见动静都围了过来,翘首盼望。打着扇子的文士含笑指点:“头一个要说的,自然是泗水楼中楼那位传奇楼主。”

“可俺怎么听说,那一战时,那什么楼主并不在淝水之畔。”倒酒的小二把脑袋支了过来。

酸腐的书生抚须:“兴许是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

两个卖花的姑娘挎着篮子,坐在酒家的窗户下数花:“不卖了不卖了,等谢将军归来,我要全抛给他!”

“我也去!听说谢家的儿郎,个个比之芝兰玉树!”

街市上几家妇人碰了面,令家丁将车马赶至一块,携手往东山上新修的佛寺还愿。官府的甲士齐出,在城门前张榜,大赦天下。

“惟愿乱世崩止,盛世长宁。”

淮水畔一小渡头,艄公摇桨靠岸,师昂负琴自舱内步出,站在甲板上高抬下巴,看着岸上怀中抱剑的行客压低斗笠跳入舟中:“我以为你已经走了。”

“年幼时想方设法要离开泗水,向往外头天高海阔,只觉天涯各处皆可为家,而今于这九州走过一遭,才猛然发现,天地虽大,皆不是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