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的骚乱,依旧在继续,6军之前的过分放纵,导致城市暴力团体壮大过快,自己想收尾时,也不那么容易。部队与极道分子利益牵扯太深,执行制压任务时总是高抬贵手,东京永田町等主要区域虽然恢复了秩序,但是更远的地方,抢劫、袭击、骚乱依旧在持续。
海军本部的办公楼,也在地震中坍塌,加藤友三郎的办公室,设在临时的办公地。整个海军本部对他都不算友好,因为并非萨摩藩出身,在这个号称萨摩私人领土的海军部,他本就没有几个知己。
对于加藤舰队的处置,更让同僚将他视为叛徒懦夫,称其为穿海军服的政客,从上到下,没几个人对这位海军大臣有好脸色。
加藤友三郎对此并没有太过介怀,他的目标,一开始就不是如何讨好萨摩藩士,而是如何让扶桑尽快摆脱危机。
山东之战,耗空了帝国宝贵的资金,却因为各种原因而一败涂地。随后生的地震,把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国内不满的情绪高涨,社会上反对藩阀正党正直,推行君民共治的呼声渐高。如果不尽快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将有不测之祸生。
他并不赞成对中国动用武力,对于大畏内阁试图与中国签定的二十一条也嗤之以鼻。这种条约,即使袁某签字,也不可能实行下去。要想征服这么大的国家,需要的是柔性手段,而不是暴力。
这段时间,他已经初步整理了一个方案出来,包括进一步削减海军军费,将这部分经费用来恢复民生,恢复基础设施建设,安定民心。再下一步,就是经济刺激计划,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帝国经济。同时利用泰西战争的契机,扩大扶桑在华利益,但是手段注定是谈判而不是大炮……
就在他思考着这一系列问题之时,侍从官忽然报告“永田少佐要面见阁下。”
永田是这次被转入预备役的军官之一,虽然是少佐,却有着在对马海战中,操纵火炮击沉一艘铁勒战舰的战功,在海军中被称为英雄。对于他的突然拜见,加藤心里有数,多半是向自己抗议,认为他不该被转入预备役。
愚蠢的人。如果不是用这种方式处置,他现在可能已经站在军事法庭了。加藤摇摇头“我和他没什么可说的,让他离开……”
话音未落,一个健壮的军人挤开侍从官,竟直接冲进了办公室。他的情绪异常激动,额头青筋爆起,以几乎是咆哮的态度大吼道:“这不公平!我在对马海战中为国立过功,我为天皇陛下流过血,谁也无权这么对待我!我只是执行了军令,这又有什么过错?身为海军大臣,惧怕6军到这种地步,阁下难道就不觉得羞耻么?”
加藤无奈的叹了口气“永田少佐,对你的处置,是基于军部的共同决议,并非某个人的意见。如果你对这个处理结果不满,可以向你的上级申诉,申请复议。好了,我还有事情要忙,请你离开。”
永田对于这种官僚式的回答,显然不能满意,反倒向前迈出一步“阁下,你的意思是说,你不准备撤消对海军的不利裁决,依旧向6军屈服?”
“我想说的已经说过了,现在,你该离开了。去把卫兵叫来,送他走。”
加藤挥了挥手,示意侍从把人赶出去,他不可能跟一个暴怒中的低级军官讲清道理,只能由他自己的长官承担解释责任。由于身在海军部,这种理论上绝对安全的环境,让加藤忽略了很多重要细节。
比如永田过于亢奋的精神状态,时不时的手舞足蹈,以及额头上那不正常的汗珠。这些本来都是重要的细节,可是全被忽略了。就在几名卫兵试图将永田带出海军大楼时,异变突。
永田少佐突然爆出常人难以比拟的怪力,将两名卫兵甩脱,随即竟抽出了一支手枪,对准加藤友三郎扣下扳机,同时高喊道:“天诛国贼!誓死保卫天皇陛下!”
三子弹命中加藤友三郎的身体,蜂拥而至的卫兵虽然迅制服了永田,但是加藤自己,也奄奄一息。这起刺杀事件,被认为是海军部高层指使下的行为,理由就是,永田的手枪可以带进办公点,且一路畅通无阻见到海军大臣,明显是有人放水。
由于海相重伤,短时间内不能理事,刚刚组建起的内阁,再次陷入停顿。被称为鳗鱼相的清浦,只能再去联络其他人担任阁僚。对于海军部的这次袭击,普遍观点还是认为,加藤友三郎的非派阀身份,加上海军这段时间被打击太过,采取的过激手段。今后只要加强安全防卫,就足以防范类似问题。
但是,很快他们就现,自己这次大错特错。加藤友三郎的遇刺仅是开头,短时间内,接连三位海军部高官遇刺。紧接着,刺杀之风吹到金融界,两位扶桑银行家不幸中弹身亡。就在警务部门手忙脚乱,调查凶手之间关联时,最为可怕的袭击事件生。
扶桑议长、维新九元老中地位最高,实力最强的山县有朋自议会返回官邸途中遭遇袭击,随后赶来的宪兵队击毙暴徒,但是在向山县汇报情况时,宪兵队长忽然拉响了炸蛋引信,山县有朋当场丧命,扶桑政坛一片大乱。在对谋杀者的调查中,一个名为血盟会的暗杀组织浮出水面,该组织奉行一人杀一人的原则,以诛杀藩阀、财阀、权阀为目标,最终要还政于天皇,实现军人与天皇共治的社会。
最为可怕的一点是,根据调查,血盟会的主要成员及支持者均来自6军。
“扶桑海6军之间的尖锐矛盾,派阀之间的冲突,最终导致血盟会事件。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资本家与工人、平民与贵族、军中渴望得到晋升的平民军人与把持上升通道的藩阀势力之间积蓄已久的矛盾,正式爆。此次事件,沉重打击了扶桑腐朽势力的统治基础,为后来…………”-------《扶桑近代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