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多加了一个习武。
我想从戎这件事情让新的父亲忧喜参半,大概知道为什么,但不愿多想,没被反对,那就这么做吧。
因为是历史系的缘故,对一些兵法书籍稍微记得,但未必现在的人就想不出来,提高自身硬件才是硬道理。
四岁习武,一学十年,略有所成,暂无敌手。
十一岁那年的意外是听见水调歌头。
与我无关,不理。
又几年,看见所谓“京师明珠”……礼貌性的打了一个招呼,没来得及看对方反应,先去喝酒。
十七岁出征,一去半年,明白几个道理:
1)打仗并非武功好就算数,何况这里的武功并没有武侠小说里那么夸张;
2)不听话、想逃跑、想叛国的下属不少,亟待□;
3)有时候军令并不如山;
4)擒贼先擒王,然王在贼中央,欲擒王,必先擒贼;
5)边塞天寒地冻,风沙飞寂,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下场二战时期与苏联打仗的德意志一样;
6)总是有人死亡的,哪怕我和他关系最好;总是会受伤的,而且并非是轻伤。上天并不特别对待我或者别人;
7)胜利之后带来的倦怠可能致命;
8)……
……
…………
【2】
凯旋之后,居然踩到一个女人,似乎她是要救一个毫无危险的小孩,不能理解。
更不能理解的是,“京师明珠”和另一个似乎也是穿越的人说她该死。
大昀朝无罪之人,如何该死?
眼角余光瞥见另一个女子站出来了一点,看着那个尸体以及“京师明珠”,表情有点不可置信,但最终默默忍住,什么都没说。
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说要去赔罪,然后入宫。
不知道为什么,总想到那个女孩子。
【3】
去林府赔罪,碰到楚潮生,非穿越者,但是有真材实料的,见解不凡,很值得交往。与之畅谈,甚为尽兴。
后才知道他居然就是昨日那个女孩子的兄长。
“京师明珠”在大庭广众下吟诵《春日宴》,这首诗我略有印象,无奈点评,对她越发不喜。至于一旁的那个名为楚秋月的女孩子一开始微微惊讶,而后很快收敛表情。我大概明白,她也许也是穿越者。
……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应该很适合当我的妻子。
那时候我这么想,无关爱恨,只是适合。
【4】
但后来隐约了解康夜对其也有意思,微微惊讶,但也没再多想。之后又听康夜说起,对方似乎对康夜并没有意思,加之父母催的很厉害,于是我又想到她。
一日去少冲府,见林府两人匆匆忙忙而来,心中一动,拉之询问,才知道是楚秋月被绑,这两人大抵是将她放在山上当人质。
无论公私,我也应该去救她,上山救之,她大概很疑惑,问我“值不值得”。
我回答“怎么会不值得”。
毕竟,难道有……适合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