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鸡毛菜多少钱一斤 > 一十七 休战间隙(第1页)

一十七 休战间隙(第1页)

军校的学子们不光研究打仗,还热衷于演戏剧,并且成立了一个戏剧社团,名曰“血花剧社”。血花剧社成立于1925年1月18号,这名字的来历也是颇有渊源。来自于廖仲恺廖公的八个字题词:“先烈之血,主义之花”。

血花剧社成立后,仅仅过去三个月就扩大了规模和人员,内设有各个小组:戏剧、音乐、美术、体育等等。因为不单单只是局限于戏剧这单一板块,因此,这剧社的名字也更改为“黄埔俱乐部”。

在俱乐部骨干人员陈赓、李之龙、蒋先云等人的影响之下,写剧本、排戏、演戏,成为军校里流行的文化娱乐生活。

陈耀宗也常常到剧社后台帮老杜杜聿明收拾整理道具,几次下来杜聿明很喜欢这个真诚热情的学弟,时不时台上演话剧,后台杜聿明就抽空给小学弟讲授军事理论和实战经验,怪不得后来老杜能成为校长的救火队长,几次接触下来,陈耀宗觉得杜聿明其实特适合当参谋长的,善于总结,理论结合实际那是一套一套的。要不是校长自毁长城,就凭李之龙、蒋先云、陈大将加上老杜他们一拨人,校长二十年内可以大声对国内一切军阀说:“优势在我。”

至于胡宗南,这个往后名震一时的“西北王”,在黄埔的时候,还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胡宗南没有一点演戏的基础,眼瞅着身边的同学们都在排戏、演戏,他也跃跃越试。

不过,胡宗南演戏方面着实没啥天赋,悟性也不高,排戏排了好几遍他还是进入不了角色,经常被陈大将操起板凳追的满操场跑。

譬如有一次,让他演一个反派军官,台词就一句。胡宗南上台之前,口中反反复复念叨着台词,哪知一上台,看到台下的观众,一紧张,好嘛,那一句简单的台词立马就变成了空白。

和他演对手戏的李之龙一看这架势,心道不妙,这家伙多半又忘了词。咋办?戏可不能给演砸了。

不管了,直接给他毙了算了,心下这样一想,李之龙也是急中生智,赶紧“啪”地打出一枪。还好胡宗南也接住了这个台阶,赶紧配合着“啊”了一声,倒在了地上这才避免了一场演出事故。

台下的观众倒是没看出其中端倪,但这成了戏剧社内的一个笑料。

不过,胡宗南也不气恼,他觉得自己没有演戏的天赋,就改行去写剧本了,然后没过多久又被贺衷寒给嫌弃了。

不得不说,当时黄埔的气氛是真的好,在蒋校长还没闹幺蛾子的时候,黄埔的气氛是十分的宽容。

不论党派之争,不论地域,不论出身,这些青年学生们聚集在一起,就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救亡图存。

黄埔军校的有几个教职人员是不领薪水的,比如教导主任戴季陶。

戴主任不光不领薪水,还时不时的拎着好酒好菜到学员宿舍找学员们聊天谈心。戴主任道德文章写的好,荤素段子也不少。这要放在后世《今日脱口秀》,压根就没有李诞、呼兰他们什么事,他们的段子是提前编好的,可戴主任的段子是信手拈来,荤素搭配,老少皆宜。

“来,戴主任,时间还早,喝了这一杯,我们再讲一个。”陈耀宗热情的给戴主任斟酒。

至于说陈耀宗的思想觉悟吗,托林有德林大喇叭的福,全黄埔都知道三期有个对着母狗吹口哨的,为此陈大将还把他编入话剧剧本里,剧本对象是封建旧军阀。陈耀宗除了加入了海棠先生发起的黄埔军校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其他的一概都没有参加。不是陈耀宗不要求进步,只是就他陈耀宗这样的,不要说是***人,就是很多国民党人看见他都绕路走,何况他也不是“黄埔三杰”这种风云人物,说到底还只是一个三期的小弟弟,倒是陈大将会时不时的关心一下,不过也仅仅就是关心,至于ABC那就没有了。

陈耀宗心里也很郁闷,盘算着来到黄埔也有半年了,身边的几个人,李宝勤、胡二毛,算上老杜最多也就三人,这人品也没啥说的了,不过最近他在积极发展自己的老乡程密。

胡二毛那边,第一次东征缴获的武器还没有搞完,杨、刘叛变缴获的武器又堆满了整个仓库,仓库里人手实在不够,不训练的时候胡二毛就把陈耀宗拉上一起擦枪,修理枪械,捎带着再给陈耀宗讲讲各种枪械的性能。耗到周末放假的时候,陈耀宗就到刘一刀那里学习刀法,至于说为什么不跟陈大将学习刀法,就一句话,陈大将不是为十块大洋能折腰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