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的姑父叫朱棣有声 > 第十二章 穷则怀恨在心达则反攻倒算(第1页)

第十二章 穷则怀恨在心达则反攻倒算(第1页)

老板想要干事,首先折腾的就是下面的人,这点徐景昌在上辈子就深有体会。

眼下朱棣要整顿内政,要恢复民生,还要对外用兵……他嘴唇一碰,倒是爽快了,可千头万绪的事情,乱的和麻绳似的,都要落到下面人身上。

不过好在自己就是个通政使,不用负责具体政务,或许能轻松一些。

说起来。徐景昌这还是第一次来通政使司坐班。

一个四十左右的文官已经早早等着了。

“下官吴山,忝列左参议,拜见通政使。”

徐景昌看了他一眼,发现吴山手里抱着一个名册,就笑道:“我初次为官,不太懂规矩,你先跟我说说,咱们通政司有多少属官,负责什么政务?”

吴山忙道:“这通政司乃是太祖高皇帝所立,他老人家说政务如水,意在常通,所以设立通政司,专门通达政务,以防臣子蒙蔽君父。尤其是废除中书省之后,通政司权柄日重,仅在六部和督察院之下,通政使更是大九卿之一,朝野仰望。”

徐景昌点头道:“那你说说,具体负责什么?”

吴山点头,“是这样的,首先,在京各部衙门,所有的奏疏,都要送到咱们这里,由通政司分门别类,一些小事情,就直接发给各部衙门,让他们处理,紧要的事情,需要直送左顺门,交给内廷司礼监,由他们上呈陛下。等陛下处置之后,由通政司明发六部诸司。”

“除此之外,京外各地的章奏题本,也要送到通政司,由咱们上奏。再有,如果民间有冤屈上奏,也要先到通政司,登闻鼓就设在咱们院内。再有如果听说了重要的事情,通政使可以随时向陛下上奏。再有,百官议事,重要的军国大事,通政使也要参与。总而言之,各部的事情,京城内外,上上下下,您都能过问一二。”

徐景昌不由得深吸口气,什么都能管一点,怎么听着有点耳熟啊?莫非是行政事务部?自己这是成了吉姆哈克?

徐景昌稍微思忖,也就明白了,这事情还要怪朱元璋。

本来丞相就是调理阴阳,典领百官,这些内外政务,大大小小,都要先经过丞相这一级,然后才能递给君王。

可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直接以皇帝之尊,兼任宰相,直面六部,事无大小,皆要上呈天子。

这样一来,就需要一个衙门,替朱元璋做初步整理,传达圣命,毫无疑问,这个职责就落在了通政使头上。

大约可以把通政使看做皇帝的秘书。

所以说六部九卿,其余八个,都是各管一摊,哪怕强如蹇义和夏原吉,都只能负责本部事宜。

唯独通政使,可以插手朝堂大小事务,权柄大的惊人。

但也不用高兴太早,因为朱棣登基之后,很快就觉得政务太过繁琐,他没有老爹的精力,就设立了内阁,选拔了一批翰林官,充任阁员。

协助天子,处理政务。

事实上内阁的设立,侵夺了通政司的权柄,再往后,皇帝连政务都懒得处理,内廷权柄也越来越大,通政司把奏疏送上去,司礼监还能过一道手,弄得通政司权柄更低,几乎就成了摆设。

等到明代中期,内阁一统江湖,吏部天官都要对大学士俯首帖耳。

所以内廷外廷,内阁六部,他们的权柄是个动态平衡的过程,相当程度也取决于大臣自己的能力。

轮到张居正那种首辅,再强的六部尚书都不管用。

但是换成纸糊的三阁老,情况就不一样了。

不过眼下倒是处在一个很特殊的阶段。

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六部直属天子,吏部天官还是当之无愧的朝堂老大。

内阁还没有设立,司礼监尚处在“宦官不得干政”的阶段,作为大九卿之一的通政使,还是名正言顺的天子大秘。

这么看来,提拔自己当通政使,确实是有些超擢了。

要不干脆建议朱棣,成立内阁,把三杨赶快弄到手下,让他们忙活算了,自己也能轻松一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