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等丁三回答,她便示意身后的侍女红云呈上几卷文书,丁三的眼神随之凝固。
那不是普通的纸张,而是他与家人签下、象征着他们命运被绑定的卖身契。
面对这样的选择,他的内心充满了挣扎与矛盾。
【智者应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丁三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智大勇的人物,但显然深谙此道。
沈婧清听完宋氏与丁三的交涉,不禁啧啧赞叹。
“看看别人家的父亲,真是让人羡慕!”
她的评论带着几分稚嫩的感慨,浑然不觉其中的复杂。
宋氏暗自摇头,孩子的世界太过纯净,哪里懂得成人世界的暗流涌动。
丁三的选择,又岂是仅仅因为家人的牵绊?她早就洞察,丁三的心机深沉,即便身为沈缜的随从,其智慧与手腕早已超越了主人,只是受限于卑微的出身,若非如此,也许他的成就会远超沈缜。
“按约定,让他带领全家离开京城,永不复返。”
宋氏的声音平和而坚决,对陈海下达了最后的命令,“若是违抗,我不能保证他家人的安然无恙。”
随着八月节的欢庆余温尚未散去,沈缜的病情却急转直下,从勉强支撑的虚弱到彻底卧床不起,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言语都成了奢望。
连御医也无奈地摇头,表示回天乏术,只能看着曾经威严的侯爷逐渐衰弱。
宋氏含泪目送御医离去,随后,她带着沉痛的心情,将这个噩耗告诉了老太太。
老太太最疼爱的儿子,竟是因与女儿的决裂而病倒,心中的悲痛与日俱增,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如同被无形的刀锋缓缓切割,苦不堪言。
得知爱子病情急转直下,她的心犹如被千万根针扎般疼痛,步伐蹒跚地迈向那宁静而翠绿的杏花阁。
园中的竹叶在微风中窸窣作响,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忧虑与不安。
走进屋内,映入眼帘的是曾经那个英姿勃发、笑颜如春的儿子,如今却形销骨立,躺在床上,眼神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只留下一片空洞,嘴角还挂着不经意的涎水,显得格外无助。
老太太的心仿佛被重锤击碎,痛楚化作泪水,如决堤之水,倾泻而出,最终无法承受这份悲恸,竟晕厥过去,沉入一片无意识的黑暗。
宋氏急忙上前,眼中噙着泪花,强忍心中剧痛,再次派遣侍从急召太医,为昏迷的老太太把脉问诊。
一时间,整座侯府被浓厚的药草香气所萦绕,这香气里夹杂着焦急与祈祷,似乎也弥漫着一股不祥的气息。
而与此同时,京城之内,庆元侯沈缜的病情并未引起预期的广泛关注。
人们的目光,更多地被另一位风云人物所吸引——平宁长公主。
她一反常态,主动提出要入驻静心庵,为病中的苏太后念经祈福。
这一举措,在京城掀起了新的波澜。
自她严厉惩治驸马及当众训斥御史之后,那位历来以温柔贤惠着称的公主,形象突然变得复杂起来。
舆论四起,指责其滥用权势,行事嚣张。
更有人将苏太后病情的加重,间接怪罪于她的头上,尽管这种关联显得牵强且不公。
这一切的背后,似有忠勇公府若隐若现的影子,他们借机既为自己的儿子出气,又企图转移公众对其家族负面新闻的关注。
面对种种非议与误解,平宁长公主并未多做争辩,只是默默整理行装,带着公主应有的庄严仪仗,浩浩荡荡地离开京城,前往静心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