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一世富贵大吉昌什么意思 > 第80部分(第1页)

第80部分(第1页)

看着徐平三人进入酒楼,乔大头捅了捅旁边的陈老实,小声道:“陈阿爹,那个官人对我们笑呢。”

陈老实低声嘟囔了一声,乔大头没有听清说的是什么,他也并不关心陈老实的回答,两人依然静静地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到了二楼的阁子里,曹克明对跟过来的蔡主管道:“先上两瓶好酒,再来一个剁椒鱼头,多放泡椒,一定要辣!最近喜欢上了这口,一天不吃辣的东西就浑身难受。上好的牛肉也来两斤,让运判尝尝我们邕州的口味!”

蔡主管连连称是。邕州养牛的人很多,又不流行耕地,都是蛮人杀了来祭鬼,禁牛肉也无从禁起,牛肉酒楼里公开卖。

曹知州点完,蔡主管又问张存:“运判要吃什么?”

“你这里听说有一道酸辣鱼片,吃过的都交口称赞,就要这个吧。”

张存虽然是上级主管部门,级别却略低于曹克明,倒不是曹克明不给他面子。张存点完了,才轮到徐平。徐平点了一个水煮牛肉片,自来到大宋,一直不能正大光明地吃牛肉,有了机会徐平自然要补上。

这几道菜都是徐平在邕州创造出来,当然都是从他的前世抄来的,不知怎么就流传开来,成了遇仙楼的招牌菜,搞得徐平也很诧异。以前在中原的时候他也弄出不少前世的菜式,却连秀秀都看不眼,没想到在邕州却火起来。甚至在徐平从邕州离任之后这些菜被称为徐公菜,成了一大菜系。

说穿了,此时的岭南开发程度不够,随便后世的什么在这里都是稀奇事物,比不得中原历经数千年风雨,人们什么都见过了。

酒菜上来,喝过数巡,三人才聊起正事。

曹克明对徐平道:“通判,前些日子你欺了忠州黄承祥的儿子,他心里可是一直憋着气,要去寻你麻烦,被我压着才不敢动。过些日子如果真产出了你说的那么多白糖,可是金山银山,蛮人见钱眼开,你可要小心着。”

“这是哪里话?黄从贵与我在巡检寨碰上,我还请他吃一桌筵席,怎么就欺他了?忠州知州太不晓事!”

看徐平一脸无辜,曹克明道:“通判你也罢了,黄从贵自小顽劣跋扈,周围州县都是有名的,怎么会白吃你的亏?他一回去就要带人杀往如和县,黄承祥专门派人来邕州找我,我好说歹说,才把事情压下。我跟你说,别以为蛮人跟中原人一样,做事讲道理可以欺之以方,他们闹起来是不讲理的,说打就打说杀就杀,除非有实力死死压住他们才不敢反。”

徐平并不在意:“如和县又不是纸糊的,一个忠州就敢喊打喊杀,真要是出来闹事我便把它平了,空出地来种甘蔗!”

张存听见事情严重,忙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如和县现在一年可是出数十万贯钱粮,经不起一点风波。”

曹克明便把那天徐平到草市巡视,用私刑治黄从贵的事情说了一遍。黄从贵可不是李威,吃了亏咽进自己肚子里,他一回去就要点齐人马去把巡检寨平了,黄承祥忌惮曹克明,派人来州里问罪,曹克明也知道了事情经过。

若是以前,出了这种事情张存肯定不会让徐平好过,可现在几十万贯钱摆在他的面前,天大的政绩一下砸在自己头上,徐平做什么在张存眼里都不是大事。别说一个蛮酋的儿子,一年几十万贯钱够大宋朝廷发兵把周围的几个州县都平了。真宗皇帝装神弄鬼,东封西祀把国库折腾得一干二净,这样的年代还有什么比钱更重要?

叹口气,张存道:“徐通判你年轻气盛,不是我说你,跟一个蛮子你计较什么?忠州正在如和县的边上,有路直通,又没有山川阻隔,闹起事来麻烦不小,惊扰军民。所谓的和气生财,今后你就让一让,随他们在山里闹腾。”

徐平摇头道:“运判怎么会以为我是意气之争?那处草市可撤不得,我才不得已出此下策。不吓住他,天天来闹事,生意就做不成了。”

“一处草市罢了,有什么紧要?”

徐平笑笑:“运判可不要看不上那一处草市,如和县种甘蔗的钱可全都从那里来的。曹知州,张运判,我问你们,邕州管下蛮人数十万,这些人一样要吃要喝,来往做生意的马帮不少,可州里每年商税不过一千多贯,难不成马帮与几十万蛮人做的生意就只有这么点?”

曹克明道:“通判想的多了。本州城里城外巡检不少,各处要路都有人驻扎,由不得他们偷税漏税。蛮人茹毛饮血,能有多少生意?”

“曹知州还是不知道马帮的生意是怎么做的,才会这样想。这么说吧,他们运东西进去,过邕州只是交一点过税,免算的又多,才看起来钱少。等到了蛮人地方,这些马帮交易完了,出山之前都会把货物换成金银,偷偷带出山来,你到哪里去收税?有那一处草市在,官府自己和马帮及蛮人交易,税收不收也就无所谓了,反正钱已经进库。”

“徐通判说得也有道理,草市还是留着好。过去的事情不去说了,现如今忠州与通判已经起了芥蒂,怎么防他们闹事才是紧要。”

张存对那些蝇头小利不感兴趣,多几千贯钱又能怎样?无非是邕州地方上财政宽裕,曹克明和徐平两人日子过得舒心罢了。对他来说,白糖换来的巨大财富才是最重要的,直接关系着今后的前程。

徐平并不在意,把基地设在如和县,发展起来必定容不下忠州的存在,他怎么会不早做准备?从集中人口开地的时候起,徐平便依照自己在中牟自己田园的办法训练乡兵,真要拉队伍,他能组织起一千多人来,忠州黄家那几百个家丁兵不过是乌合之众,还真当是什么大军了。

张存见徐平完全不把这事放在心上,愈发着急。他是个文官,可不认为有了千百户人口就能不怕蛮人闹事了,口中喃喃低语:“这可怎么办哪!”

曹克明喝了一大口酒,对张存道:“运判也不需担心,要不这样,这几个月是榨糖的时候,便由我到如和县去坐镇,徐通判先回州城里来。黄承祥纵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惹到我的头上来!”

说完,面带笑意看着徐平。

两人关系虽然缓和下来,先前的矛盾并不是一下就能消失的。曹克明心里总是有些不服气,要让徐平明白,赚钱我不如你,安抚地方你却远不如我。

徐平看了看曹克明,淡淡地道:“不必了。曹知州也不懂榨糖,那里的事情离不开我。至于忠州黄家,你们也不用担心,在下不才,还不至于被一个小小的土州吓住。他来尽管来,还是那句话,如和县终究也不是纸糊的!”

第26章 前奏

曹克明虽然不喜欢徐平又臭又硬的态度,终究也不敢拿朝廷大事开玩笑,自己不去如和县,却把县下巡检寨里的驻军更换了。朱宗平由县属巡检改为本州巡检,移往邕州城北金城驿驻扎,那里正守着昆仑关下来的要道,检查来往商旅的任务也重。原在金城驿驻扎的张荣巡检移往如何县,改为州属,不再隶在如和县管下,加强如和县周围的军事力量。

张荣属下二百多人,半个指挥,并不是广西本路厢军,而是从福建路调来这里,战斗力强得多。自太祖时代立下规矩,禁军每年更戍,让士卒在路上习劳苦,保持战力。南方禁军稀少,很多任务便由厢军代替,于是出现了更戍厢军,制度与禁军相差不大,不过朝廷养起来便宜得多,规模越来越大。邕州的更戍厢军基本都是来自福建,两地地理环境相似,气候相仿,士卒到了这里能够适应,不至于水土不服失去战斗力。

徐平和曹克明忙忙碌碌,忠州的黄承祥并没有什么动静,安安静静地过了一个多月,紧张的榨糖季就这么过去了。收成出乎意料,共制出了白糖一百六十多万斤,黄糖三十多万斤,几乎相当于一百万贯的货了。如此大量的货物集中上市,徐平也知道必然会引起价格的急剧下跌,不过那是以后的事,只要这里的产量上升跑赢价格跌幅,对本州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浙东和川蜀的蔗糖产业就会面临危机,那就不是他关心的了,产业向优势地区集中才是正常的。甘蔗是碳四作物,光合作用强烈,本就适合生长于热带炎热地区,对土地肥力反而要求不高。生长期间所需养分九成来自于光和水,一成才关乎土地的贫瘠,正适合于邕州属下土地肥力不高的石灰岩地形。两浙和川蜀一带土地肥沃,还是老老实实种粮食得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