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1879年美国 > 第19部分(第1页)

第19部分(第1页)

赐萍鲂攀侄蓟岢榻钛剑 ?br>

听了李经述这一席话,容闳顿时心情开朗,道:“这样甚好,但贤侄还需要多破费呀!”

李经述笑了笑,说:“这没什么,美元嘛,挣了总是要花掉才有价值!”

容雪见父亲终于愁眉已展,十分高兴。这时也来凑热闹,挽着李经述的胳膊,笑着说:“经述哥哥,你说我回国了做什么工作好呢?”

李经述想了想,说:“前段日子我在朝鲜,你替我收集世界各大报纸的消息,工作做得不错呀。这次爱迪生利用舆论来攻击特斯拉,倒是让我见识了媒体的厉害,简直可以颠倒黑白呀。要不,你回天津之后,就开办一家报纸吧,启动资金由我来出,你还有语言天赋,会英语、德语、法语、日语,到时候办好了,可以多种语言全世界发行呢。你说好不好?这也是救国的重要途径呀。”

容雪连连点头,脸上笑靥如花,对李经述说:“你这主意好!我喜欢这个工作,就这么说定了!”

容闳也觉得这主意很不错,表示支持容雪这工作,道:“现在报纸是引导舆论和启发民智之利器,到时候老夫还可以约一些国内思想开放的人士写写文章。”

容雪笑道:“那爹地先给女儿的报纸取个名吧!”

容闳想了想,对李经述说:“贤侄,你看‘华报’这名字怎么样?办全世界华人看的报纸!”

李经述点点头,道:“这名字不错。”

容雪咯咯一笑,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道:“哈哈,那就这么定了,我就办《华报》啦。”

这一次从美国回国,李经述还给淮军带回了天龙武器公司开发的二十挺改良版的马克沁机枪,李经述命名为飞龙i代机枪,飞龙第一代机枪采用弹链系统,其改进的机身构造,使得进弹、抽壳、抛壳一系列动作得以一气呵成,让自动武器火力的持续性得以提高,还不怕高温损毁。

原来的马克沁试验机枪虽好,但因高温损毁的问题也接踵而来。由于无烟火药在发射燃烧时会产生超过3000c的温度,在机枪的高速射击下,枪管内壁会急速变热。一般在连续射击200发后,射程就会产生问题。超过400发后,枪管内壁会因为高温而发红变软,甚至炸膛损毁。

对此,在李经述的启发下,马克沁对原来的试验机枪进行了改进:飞龙i代机枪将枪管用水包裹,用水进行散热。水的沸点不会超过100c,而且水这种资源又极易取得,保证了枪身温度不会过高,从而使机枪的性能得以发挥。

这一次,李经述要试验飞龙i代机枪,把孤拔率领的法国侵略者当试验小白鼠打!

 ;。。。 ; ;

第二十九章 李鸿章家族

李经述从美国纽约回到天津,才知道原来李鸿章的大脚母亲,也就是他的奶奶去世了。李鸿章以为母丁忧为名,向朝廷暂时请辞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的职务,由淮系老将张树声代理。看到花甲之年的李鸿章头生不少白发,李经述强烈意识到,自己不能完全依靠李鸿章这棵大树,否则一旦李鸿章倒下,自己也就寸步难行了。

封建社会的丁忧制度,源于汉代,古代的中国非常注重孝道,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古代官员的父母(甚至直系亲属)去世,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不准为官,不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遇到特殊情况,朝廷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这叫做“夺情”。

当时左宗棠、张之洞等主战派,还有李鸿藻、翁同龢等清流派正在弹劾李鸿章,慈禧便同意了李鸿章的丁忧,让光绪皇帝下了一道谕旨:“内阁奉上谕: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李瀚章之母,秉性淑慎,教子有方,今以疾终,深堪轸恻,朝廷优礼大臣,推恩贤母,灵柩回籍时,着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到籍后,赐祭一坛,以昭恩眷。钦此!”

容闳本来想回来和李鸿章商量李经述和容雪的婚事,一看李鸿章的母亲过世,处于丁忧期间,便没有再提。

李经述回到家里,李鸿章已经收拾好了一切,只等他一起去汉口的湖广总督府,当时李鸿章的母亲是在他的哥哥李瀚章的湖广总督府过世。

熟话说,一滴水能看到大海,一个家族的百年史,就是浓缩的大历史。通过这次奶奶去世,李经述才对家门鼎盛的李鸿章家族有了全面的了解。李鸿章六兄弟和两姐妹,都很牛逼。李经述除了父亲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大伯是湖广总督李瀚章,李凤章以军功升道员,加按察使衔,二品顶戴,特旨赏正一品封典,在江南开办机械局,后来总理两江营务。李经述的三伯李鹤章、四伯李蕴章都经商有钱。

李鸿章虽然以办洋务著名,但家族骨子里却还是传统的门第观念。李家仗靠淮军剿灭太平长毛和捻贼起家,儿女婚嫁特别看重地方上有实权的官僚家族,借豪门联姻巩固了李氏家族的地位。比如,四川总督刘秉璋,从儿女到姑侄,先后和李鸿章家族通了七门姻亲。曾国藩的长子,盛宣怀的长子,湖州望族徐仁良,江南首富刘镛的曾孙,都和李家成了亲戚。

加上李鸿章的淮军和北洋海军,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当1883年3月,载着李母灵柩的大船从汉口沿长江而下回合肥时,一路上接到圣旨的各地官员,迎接送往不敢怠慢,中经巢湖、店埠河、全羊河水路运至磨店乡,最终让李鸿章的母亲合葬夫墓。当时,天下有名望的汉官几乎全部到了在合肥置办花圈、挽联等祭祀用品,赶赴李鸿章的老家合肥吊唁,参加李鸿章母亲的葬礼。

李鸿章的老家在合肥磨店乡,在清代,合肥并不是安徽的省会城市。当时安徽省会是安庆,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安庆就和武昌、江宁并称为“长江三巅之城”。在明清两代,老合肥城位于南淝河与东淝河会合之处,典型的江南古城。

李鸿章、李经述等李家人下了船,换坐马车,走的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一路颠簸,从合肥古城出发,往东北方向足足走了两个时辰,一片灰白的徽式建筑群跃入眼帘,路口立了一两丈高的青石牌楼,写着“磨店”二字,那里便是李鸿章的老家了。

虽然李经述有心理准备,但他发现李鸿章家族的势力,真的很庞大。不仅张树声、刘铭传、吴长庆、盛宣怀、袁世凯等淮军将领都送了祭篮和挽联,还有户部尚书王文韶、原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等朝廷大员千里迢迢来拜祭,并没有门前冷落车马稀。李经述明白,这些人,都是自己将来可以利用的社会人脉和资源。李经述便和父亲李鸿章一起,腰系白孝带,头戴白孝帽,按照礼节,亲自到门前接迎这些父亲的故交。李鸿章的脸色发黄,黑眼圈很重,明显是没有休息好,但他的步子稳健,精神还好,并没有李经述此前想象中的颓靡。遇见老熟人,年过花甲的李鸿章也看得开,总是叹口气,然后说:“人各有命,总会有这么一天,母亲已年过八十,算是高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