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农家弃女弃 > 第9部分(第1页)

第9部分(第1页)

折腾起来。

苏雨的四口嫁妆箱子被大大打开,衣裳一件件散漫地铺在床上,苏陈氏选了又选,挑了又挑,才在得到苏王氏的一致同意下,选出了两身绸缎衣裳,四身细麻布衣裳,都是穿着舒服、看着悦目的好衣裳。

“柱子她娘,就给雨娘带这几身衣裳,雨娘会不会不够穿啊?要不要再多给她捎几身?”苏陈氏一边将选出来的衣裳叠进包袱里,一边目不转睛地瞪着剩下的衣裳,似乎大有要从中再选出一些的意思。

“娘,”看出苏陈氏的意图后,苏林颇觉无奈。打从妹妹去了施府,他娘就颇为牵肠挂肚,总是担心雨娘会不会吃苦,会不会受欺负,每天都数着日子提醒他,雨娘哪一天能休息,他一定要早两天进城去;家里有什么吃的,总是惦记着给雨娘留点,鞋袜都不知道准备了多少,连带着娘准备的一些熏鱼熏肉、咸菜这些,他一个人都快拿不动了;偏明早就要动身进城了,她娘又开始琢磨着要给雨娘带随身的衣裳了。

这衣裳可不比吃食,苏林心中略有顾忌,担心一个不好便会遭了主家的忌讳,于是劝说道,“娘,妹妹是去施府里做活的,不是去做小姐,做活的人哪儿能穿得那么光鲜?再说了,妹妹不是说府里四季都会法衣裳的吗?而且施家主子们都为人和善,妹妹签的又是三年活契,不是死契,除了可能做活辛苦些,妹妹在吃穿却是不愁的,娘你不必在这方面过多地担心妹妹。不是我不想妹妹吃好穿穿好,就是心里有些担心,咱们巴巴地送这些好衣裳给妹妹,就怕会被误会咱们在嫌人家主家亏待了妹妹?”

“你哪儿来的这些小肚鸡肠?施主家大人有大量,哪里会计较这些琐碎之事?再说,施府可是官宦人家,那么富贵的人家,谁能没有几件体面衣裳,你妹妹要是没有有几件体面点的衣裳,那才会被别人看轻了。”

眼见为了这几件衣裳,相公和婆婆都快吵起来了,苏王氏忙站出来合稀泥,“相公,你的意思婆婆明白,不过婆婆说得也有道理,只不过是几件衣裳,又费不了你什么力气,明天就先带上,先悄悄地拿去给雨娘,到时候能用得上正好,用不上就任凭雨娘随意处理!有备无患,说不得雨娘正缺衣裳呢!”

苏林略想了一想,倒也是这个理,“那听娘的,就把这几件衣裳也带上。”

听得苏林这般说,苏陈氏满意了,只仍忍不住再三叮嘱,“阿林,这次你去看雨娘,可别就听她说好就行了,也要去问问其他人。娘就怕雨娘又自己忍着,再委屈也不会对咱们说。”

苏林对此也是深有所感,他们一直以为妹妹在唐家过得很好,却没想到唐家是那样一个火坑,他心中仍是悔恨不已;如何肯让妹妹重蹈覆辙?遂郑重保证道,“娘,你放心!妹妹被唐家人那样欺负,我都没法子帮她讨回公道,是我这个做哥哥的没本事。以后我拼了命都不会让妹妹再被人欺负了。”

“婆婆,媳妇早就叮嘱过大郎了,这回咱也不找张牙侩,就找施府的那些使唤婆子好好打听打听,若是真不好,绑也得把小姑绑回家来了,到时候婆婆可别嫌媳妇亏待小姑啊!”

听了长子长媳的话,苏陈氏老怀大慰;女儿虽时运不济,但长子长媳都是体恤弟妹的人,让她心中少了担忧,多了希望,“你们都是做爹娘的人了,说话做事还这么鲁莽,别教坏了小柱子;娘的意思是以后有什么事你们兄弟姐妹之间有商有量,大家互相体谅关怀彼此;有什么事就一起想法子解决问题。”

“娘,我们一定会照你说的话去做的!”

彼时已十月了,已是入了深秋,天地间一片萧索,枯枝落叶,满目荒凉。

这样的景色落在无心人的心中,不过正和了天道循环、生命往复的道理;倒是落在那有心人的眼中,便无端端地在人心中添了几分愁思。

京中西城区的车马行前,便正有一人对着落叶纷飞,秋风萧索的景色面带忧思,此人身着一袭白色儒服长衫,身后跟着一个书童打扮的随侍;在他身边不过寸许之外,一身着青色短打衫的男子却满脸喜色,兴致勃勃地打量着这满目的秋色,不时还与身边的仆从笑言着什么。

这样装扮的人并不在少许,可偏生这么近地站在一处实在少见,倒是惹得别人多看了一眼,尤其令人心里犯嘀咕的是,神色恬淡之人一身青灰粗布短打衫,境况可见清寒;满面忧思之人一身素白细麻儒衫,束发佩玉,显见得是书香之家的子弟。

此番这一恬淡一忧思如此不搭的二人能同车出行,只能归咎于缘份,二人竟是同样从京城出发,同样前往广宁府,更是赶巧了在同一个时间出发,两人又各带了一个随侍,车行自然将两拨人安排在了一起,搭了同一辆车。

身着儒衫的书香子弟便是中举后从广宁城到京城游学的唐耀祖,此时的他,与当时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模样几乎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京中的这一番见识,让他真正感受到了何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那在广宁城备受称赞的学识在京中竟是多有不如,曾经的那些赞誉,几乎迷花了他的眼,好在这趟京城之行,把他浇醒了,心中对明年的春闱有了更客观的期许,虽然也让他对来年的春闱再没有自信满满的情绪,反而多了一丝忧虑。

好在他早已娶得贤妻,于成家一事上早就所成,如今学业亦是小有所成,便是明年落第,再过个三年,也是无甚大碍,如此一想,心绪倒是为之一松。这才起了心观赏起这满目的秀美秋色,“自古逢秋皆悲凉”,同车而行的粗布短打衫青年的恬淡、自如、欣喜之色,一下子便引发了他的好奇心,在一番打量之后,便起了与同车之人攀谈、结交的心思。

“小生唐耀祖,字严之,耕读书生,相逢即是有缘!敢问兄台高姓大名?”若是刚从广宁府走出来时的唐耀祖,自傲于身份,定不会主动与眼前这个短打衫、境况清寒之人交谈,只是在京中见了世面,真正了解“世事洞明即学问”,“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穷”,再不敢做随便看低人的事;加上经他一番细心观察,眼前之人,虽是一身朴素至极的装扮,但自有一身风华气度。

而且他的举止从容大气,偶尔一两句言谈也是言中有物,加之随行小厮十分循规蹈矩,极具眼色,倒是比他的书童——进举更会伺候人。思及此,唐耀祖心中了然,此人绝非寻常人等,如今即便真是落魄了些,将来也必是会再奋起的,“金麟岂是池中物”,越发起了结交一番的心思。“严之冒昧,可是打扰到兄台了?”

“唐举人多礼了,在下不过是个游方郎中,小姓曾,单名双木林,字勉之。”短打衫男子本是倚着车厢闭目养神,听同车的书生似有攀谈之意,立刻坐正身子,做出认真交谈的模样;如此有礼有节,更是让唐耀祖心中感慨,“果真人不可貌相!”

“兄台好眼力!小生祖籍广宁府,年十九有余,今科秋试侥幸得了举人功名,日前前往京城游学,方知坐井观天,一叶而目障;今欲返乡苦读,未知兄台因何前往广宁府?”

“愚兄年纪倒是年长唐举人少许,年初愚兄已及冠。此次前往广宁,主要是为访亲之事。愚兄家道中落,曾家如今只余愚兄一脉,愚兄之前学医多年,蹉跎至这般年纪,竟是身无恒产,又无妻无子,实在愧对父母祖宗的亡魂,此行便是想到广宁拜会一亲长,欲在广宁府谋一生计,再娶妻生子,告慰先祖。”

对于自己如今落魄到要投亲求庇的处境,曾林三言两语道尽,神色间不见一丝迟疑不安,仿若置身如此窘迫处境之人并不是他。

倒是唐耀祖心中有些过意不去,竟是说到对方的伤心事,忙致歉道,“严之失言,勉之兄勿怪!”

曾林略挥挥手,不在意地道,“严之过虑了!世事无常,愚兄早就看开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