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陛下,微臣惶恐,此次天灾来势汹汹,大雪连绵不绝,覆盖数个州县,灾情严重至极啊!尤其是河东道地区,积雪深达一臂有余,可谓是史无前例!五十万百姓遭此大难,庄稼尽毁,颗粒无收,生活苦不堪言!恳请陛下速速派遣赈灾官员前往河东道,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同时,还应调集粮草物资,以解灾民燃眉之急。此外,臣建议加开粥棚,收容流民,以免出现饿殍遍野之惨状。望陛下恩准!”
长孙无忌一收到消息后,便火急火燎的来向李世民汇报!
!!!“什么!怎会如此!钦天监到底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大的灾情,难道之前就一点征兆都没有吗?”李世民气得拍案而起,满脸怒容地吼道。
一旁的长孙无忌见状,连忙劝慰道:“陛下息怒啊!事已至此,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办法赶紧赈灾才行啊!”
听到这话,李世民稍微冷静了一些,他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王德公公,摆了摆手说道:“王德,立刻去户部把杨恭仁给朕叫来!朕倒要看看,他这个户部尚书对此有何对策!”
大约过了一刻钟,杨恭仁终于急匆匆地赶到了,与他一同前来的竟然还有李泰那个小胖子!
"青雀啊,你怎么会和杨尚书一起过来呢?"李世民一脸疑惑地问道。
李泰恭敬地回答:"回父皇,儿臣前去查看了一下阿翁在世时的账目,却意外发现户部存在着巨大的亏空!"
李世民皱起眉头,语气严厉地质问:"朕虽然知道你擅长算学,但没有朕的旨意,你怎能擅自前往户部查账?又是谁赋予你这样的权力!"
要知道,户部可是负责管理全国户籍、土地以及赋税等重要事务的部门,其中牵涉到的利益关系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李泰作为自己最为疼爱的儿子,如果贸然介入户部之事,很可能会被卷入无尽的纷争漩涡当中,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恐怕都难以全身而退!
这种事情应该交由太子去处理才合适。
听到父亲的斥责,李泰吓得脸色发白,赶忙跪地求饶:"父皇息怒,请原谅儿臣的鲁莽行为!儿臣只是一心想要替父皇排忧解难啊!"
李世民看着惶恐不安的李泰,心中不禁又软了下来。他叹口气说:"罢了!父皇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先停下吧!此刻还有更为紧迫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关注!"
说完,李世民的目光投向了杨恭仁。
“杨爱卿,想必你已听闻河东道的雪灾之事,朕欲知晓朝廷需筹备多少粮草方能助河南道的百姓安然度过此寒冬!”李世民目光炯炯地注视着杨恭仁,语气严肃地问道。
杨恭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连忙躬身施礼,颤声回答:“陛下,微臣前来时颇为仓促,未随身携带算筹。恳请陛下准许微臣返回取来,并多带几人一同协助计算。”
正当此时,一个清亮的声音骤然响起:“父皇!此事交予儿臣即可,儿臣无需算筹,仅用纸和笔便可算出所需粮草数目!”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李泰挺身而出,自信满满地向李世民请缨。
杨恭仁见状,心中不禁生出一丝不悦。他瞪了一眼李泰,冷笑道:“越王殿下,一道州府所需之粮草数量何其巨大,即便如微臣这般,亦须借助算筹及多人之力方可算出。敢问殿下何来如此自信?”
面对杨恭仁的质疑,李泰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然后朗声道:“儿臣只需杨尚书将河东道的人口数目告知儿臣,不出一刻,儿臣必能算出结果!”
李泰的眼神坚定而自信,仿佛早已成竹在胸。
“好了!青雀!这可是国家大事!岂能容得你在此胡闹!”
李世民的脸色变得愈发难看,语气中透露出明显的不悦之情。
然而,李泰却毫无退缩之意,他挺直了身子,目光坚定地看着李世民,郑重其事地说道:“父皇,请您相信儿臣!若此次儿臣无法算出结果,情愿以自身的王位作为担保!父皇大可褫夺儿臣的王位!”
说罢,他更进一步,声音铿锵有力,说道:“若是仍不足以让父皇放心,还可以加上堂兄的赵王之位,若计算有误,儿臣与堂兄皆甘愿失去王位!”
李世民听后,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困惑。
他暗自思忖着,这青雀和平日里与长安相处融洽的模样截然不同啊!
怎么一个要人头,一个要王位!
“青雀啊!你若要逞强,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但何必牵连长安呢!”
李世民皱起眉头,对李泰的行为感到十分不解。
“堂兄教予儿臣一种前所未闻的算术方法,可以极大地提升算数的速度和精度!儿臣运用此方法仅用一天时间,就已经将武德九年全年的财政收支情况核算完毕!”李泰兴奋地回答道。
“哦?如此神奇?那朕暂且相信你一次!但若是算错一星半点,朕可要将你们发配至边疆苦寒之地,去开垦荒地种植红薯!”李世民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说道。说罢,他随手从龙案上取来纸张与笔墨,轻轻放置于李泰眼前。
“越王殿下,据户部统计,河东道现共有百姓五十万之众!”话音未落,只见李泰迅速伏身跪地,圆滚滚的身躯紧贴地面,翘起那肥厚圆润的臀部,手中执笔如飞般在纸上涂抹勾画着一连串稀奇古怪的符号。
“按照最低标准来计算,一人一天所需的粮食大约是0。25石,我们可以通过乘以人数来计算总共需要多少粮食量,所以,五十万人一天需要的粮食量大约是:*0。25=石,也就是十二万五千石!现在距离度过寒冬还有四个月也就是一百二十天。”
。。。。。
“回父皇!总共需要一千五百万石粮食!”李泰轻轻拍了拍手,缓缓站起身来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