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合肥城下,江东大军舟师、水陆营寨浩荡。
毕竟上万人围守军于城中,军营建的极为恢宏而又齐整。
孙策跟张纮、刘晔、贾诩、秦松等谋主一同审视着舆图。
前线大捷的消息已经传回来了,大军长驱直入,敌军望风而降,独领一军,分定郡县的赵云已经打到了阳泉县,再往前顺汝水而进,就到汝南郡了。与阳泉县挨着的就是汝南新蔡县。
这个进军速度甚至比孙策、贾诩预期的还要快,顽抗者被诛杀上千人后,敌军长吏或弃城而走,或直接投降,大片郡县都已降于江东。
不过这种攻占城池,待大军主力一退,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
如果孙策打不下合肥、寿春,数万大军一旦从淮南撤军返回江东,那这些望风而降的城池,随即会被袁术全部收回去。
毕竟他在寿春城内,是真的有数万大军。
而且在汝南、庐江、沛国、陈国一带,还有大量驻军。
他只要坚持到讨伐他的大军撤退,那他麾下,被打散的四方之士复聚,立即就能重新收回,被孙策攻克的淮南这一带。
孙策看了一会儿舆图,叹息一声,说道:“这个舆图的制作工艺着实应该提升一下了。如今的舆图,山川、水势甚至城池、乡亭都错位严重,完全难以看清汝南形势。”
而孙策之所以对汝南形势如此关注,是因为汝南境内就有曹操的驻军啊!
换言之,孙策跟曹操的势力就快要接壤了。
理论上双方已经接壤,因为孙策任命了孙贲担任庐江太守,而曹操也已经任命了汝南太守。这两个郡一衣带水,被淮河、汝水和颍水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过了淮河以北,就是汝南郡。
只是现实中,在汝南郡南部还有一位袁术任命的汝南太守。
跟在孙策身旁的孙贲说道:“伯翼在就好了。他此前担任汝南,对汝南形势再了解不过。”
伯翼就是孙策族兄孙香的表字,他此前被袁术任命为汝南太守。
孙策宣布讨伐袁术,奉诏平叛之后,孙策在袁术麾下的宗亲都纷纷弃官而走,南奔江东。
比如孙贲就被袁术任命为了九江太守,在寿春领兵。
但孙贲不肯就任,在听说孙策消息后,夜里翻墙而走,弃妻孥还江南,投奔到孙策军中。
不过随着他抛妻弃子,逃亡南下,袁术对孙氏旧部愈发警惕。孙香因为路远,不得而归。现在还是否担任汝南太守尚不得而知,甚至是否被袁术下狱都尤未可知。
孙策思考了片刻,说道:“传令前线,停止推进,战事止于淮河一线,开始屯聚各处,牢固掌控芍陂、阳泉这一带,密切关注豫州曹操动向。”
张纮惊诧的问道:“将军似乎格外忌惮曹操势力?”
孙策叹息一声,不关注不行啊。
虽然孙策进军顺利,一路打到了淮南。看起来高歌猛进,长驱直入。
但论势力、论底蕴,比之中原还是差远了。
哪怕拥有淮南,以目前形势来看,也不过是一个加强版的吴王。要一统天下的概率还是不如中原。
这种形势也不是没有过。中原五千年的历史,好处就是各种形势都有史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