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分咋想,这算一次性投入,往后省心,每年入秋扒啦出来沉积的炕灰就行。不像多数人家,每隔一年黄泥炕就会塌一块,不是炕梢就是炕头,塌了就要重搭。许家五六年不需要。
大力笑道:“越看越好,这么办也能多安置人吃饭。”
许有银跟着傻乐道:
“可不就是寻思这点才会这么安排。
要不然屋里要特意留出火墙和炉子的位置,这就会少摆几桌。
炉子边容易烫着人,也不能安排客人坐下,再少两三桌。
像咱住家那般再搭建一尺半高的炕杵在那里,这咱都知道实际高炕上也摆不下多少,撑死六个小圆桌。
当初可不就想着那么几桌够干啥的?挣钱又不是闹着玩,商队也不是天天来,走一个少一个,必须想办法能多赚就多赚,索性地面深挖烟道,有多大地面做多大炕。”
许有银比划着摆桌和坐人尺寸:“这般直接摆几张长条桌,东西两屋加一起就能安置百十人不成问题。还不用我二哥打木凳子,通通盘腿就坐下,屁股底下还热乎。”
“桌子打完了吗?”
“没打完,根本干不过来,都快要累死我二哥了,桌腿没安,桌面也没顾得上打磨。”
许有银说话的同时,臭显摆一般又弯腰打开一个木盖子,继续道:“大力哥,你看看咱家灶藏在哪了?在地下面烧火,上面煮饺子蒸包子,而且蒸煮的功夫,整个地炕就全热了。你想想咱家冬天会不会暖和吧,估计比招待贵客那间大屋还暖和。”
大力跟着细看了看,说白了就像是屋里挖了地窖,地窖里面是烧火的灶台,一共有六个灶坑,再存放一些柴火,然后上面的六口锅和地炕持平。
反正这种设计别有小孩子就行,有小孩子容易睡迷糊滚到锅里。
许有银笑着说,不可能有小孩子。
瞅他二哥那样,长得也不像是一时半会儿能有小孩子的样。
“啊,大力哥,你可别误会,我那意思不赖你姐我嫂子,这我们家里人都知道。有回我娘亲口说的,她可不催生娃这事儿。有本事就生,没本事拉倒,没本事也是赖我哥。”
他娘还说,实在着急的话,不行赶明儿有闲钱去看看。
因为关二秃不主治这方面,男科妇科接产水平都不行,就会给人家愣灌药。
至于生男生女更不挑。
茄子种子能种出辣椒来啊?绝对不会赖儿媳妇生不出小子。看她对田芯就知道,男娃女娃在她眼里一样。又不是有多大家产要继承,倒是有七十多两饥荒。
可后面这些话,许有银只能在心里琢磨,他不能说透,他一个当小叔子的。
大力:“……”一点都没有被安慰到。
而且这可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他姐不生娃这事儿给他娘急坏了,每年给他爹和祖父祖母烧纸都要念叨几句保佑保佑生小子,没想到人家婆婆压根儿没催。
至于村里离铺子几里地远更不会允许小孩子来这面捣乱,所以根本不会出现孩子掉锅里的问题,就是说一说,还整尴尬了。
许有银急忙岔开话题道:“目下东西两屋加一起,一共有十二个灶,就是……没锅。”
大力:听明白了。
可见许老太那句“咱家不是买不起锅”是假话,她就是买不起在逞强,惦记出门挣钱慢慢再掂掇吧。
此时,大力也满脸喜色,欠钱虽压力大,但确实看哪哪好。
就没见过这般齐整的屋子,感觉再去看村里别家建的屋子都容易看不下去眼。
不过,也有一个问题,大力含糊道:“就是会臭,难怪你这几间屋里安那么多扇窗户。”
许有银点头:他一人的脚丫子就能给侄女熏得直皱眉,百十多人运货走路,可想而知。
说白了,他许家这几间铺子开的,内部格局方面安排上,用娘的话就是:还是以人为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