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问话,张子安不敢怠慢,忙应道:“回王爷的话,眼下大同镇共有骑步大军一万八千余人,其中八千余众驻扎在城北大营,另外一万余众分别驻扎在大同左卫、大同右卫、威远卫、中屯卫、高阳卫、天成卫等六大卫以及为数众多的所城、保城之中。”
朱传齐道:“张公公,您还是赶紧把大同镇的边军全都集结起来吧,除了大同左卫和大同右卫,旁的卫城、所城、堡城就不用再守了,反正这会儿建奴和蒙古人也不会杀过来,现在最要紧的是守住大同。”
张子安道:“既然王爷都这么说了,奴婢照办就是了。”
“哎,别。”朱传齐赶紧解释道,“张公公,这可不是本王的意思,本王只是向你提个建议,最后怎么做还是您自个儿拿主意,是不是把周边各卫、所、堡的军队全部调回大同以加强守备,那也是您的事,跟本王可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是是是。”张子安赶紧应道,“奴婢该死,这事跟王爷没有任何关系,全是奴婢一个人的主意。”
张子安虽然在心里把朱传齐骂了个狗血淋头,可表面上却不能不表现得恭恭敬敬的,不管怎么说朱传齐都是主子啊,他就是个朱家的奴婢,崇祯帝能收拾他,朱传齐这个代王也一样能收拾他。
代王府的王詹事忽然说道:“张公公,魏大人,本官以为把各卫、所、堡的军队调回大同以加强守备固然重要,可眼下最要紧的却还是赶紧请驸马都尉出掌大同镇的兵权,陕西流贼来势汹汹,又有大量叛军助长贼势,如果没有一员能征善战的骁将坐镇,大同只怕是很难守住啊。”
王詹事毕竟是代王的近臣,他的话张子安和魏大本不能不听,可他的话又着实让两人为难,虽说王朴的百日丁忧之期已满,可他现在毕竟不是大同总兵了,如果真的请王朴掌兵,万一事后崇祯帝追究起来,张子安和魏大本都逃不了干系。
“王大人。”魏大本皱眉道,“请驸马爷出掌大同兵权,怕是不合规制吧?”
“魏大人。”王詹事冷然道,“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死抱着规制不放?”
“王大人此言差矣。”魏大本涨红了脸,辩解道,“规制乃国之根本,不管是什么都时候都不能放下。”
王詹事道:“规制当然要遵守,可遵守规制也要讲究策略,别忘了你才是大同知府,你应该知道,如果大同府在你手上丢了是个什么罪名。“这……”
魏大本闻言一惊,大同府要真在他的任上丢了,那便是丢城弃地的重罪,论罪是要灭九族的!如果真让王朴接掌了大同镇的兵权并且保住了大同,就算万岁爷事后追究起来他也只不过是个失察的罪名,最多也就是革职查办。
第一百一十二章 运筹帷幄
王家大院,王朴暖阁。
王家的消息并不比官府来得慢,几乎是魏大本知道消息的同时,王朴也已经知道流贼大军杀到了八角堡,魏大本和张子安、代王的密议暂时还没有结果,可王朴却已经开始和甄有才商量如何保卫大同了。
保卫大同,王朴责无旁贷,也不作第二人想。
王朴早就说过,就算朝廷临时派别人来当大同镇的总兵,他也照样有办法把人家架空,真正指挥大同边军的只能是他王朴,而不可能是别人,在大同这一亩三分地,王朴或者说王家就是这么自信。
这会儿,王朴正和甄有才围着的图研究对策。
甄有才手指地图上的某处对王朴说道:“将军你看,这里就是八角堡,再往前几十里就是朔州,从朔州沿桑干河往东走不到两百里到老河口,再从老河口沿十里河往北走几十里就是大同了,全程也不过三百里左右。”
王朴点点头,没有说话。
甄有才接着说道:“现在虽然已经是四月初了,可大同的天气还是冷得很,几条大河的冰冻根本没有化掉,流贼大军完全可以沿着河谷快速推军,依卑职看,最迟后天晚上就能杀到大同了。”
王朴道:“也就是说我们还有三天的准备时间?”
甄有才点头道:“差不多是这样。”
王朴问道:“有才,如果你是大同镇的总兵,面对十几万流贼大军的进攻,你打算如何保卫大同?”
甄有才道:“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坚壁清野。”
“坚壁清野?”
“对,坚壁清野!把大同府的百姓全部迁入城内,再把所有的家畜和粮食也全部集中到城内,由官府设粥棚统一分配百姓的日常口粮,这样就不会给流贼留下一粒粮食。流贼找不到吃的就只能往别的府县流窜。”
王朴皱眉道:“你是说,要在三天之内把百姓全部迁入大同城内,这可能吗?”
甄有才道:“问题应该不大,除了分布在边塞的几万军户,其余的十多万百姓大多分布在十里河、桑干河的河谷地带,绝大多数村镇距离大同不过百里之遥,三天的时间应该可以把绝大部份百姓迁入城内。”
王朴问道:“这么多百姓进城避难,准备的粮食是否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