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二战风云2伤兵怎么恢复 > 第41部分(第2页)

第41部分(第2页)

“鉴于目前北线战事的复杂性,经统帅部决议核准,同意楚思南同志提出的,方面军级指挥部战争决策权自主的要求。自即日起,你部可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战役组构方式,亦可寻求左右两翼方面军的战略配合。切记:你不在获得战役绝对支配权的同时,亦将担负战役成败之连带责任,战争后须之发展状况,全由指挥员一己承担,望楚思南同志谨慎用兵,以避免北线局势进一步恶化。最高统帅部、最高苏维埃国防委员会,布柳赫尔电令。”

楚思南看完这份电令,心情倍感沉重。毫无疑问,从电令的后缀名来看,这份决议批复,显然是图哈切夫斯基同布柳赫尔相妥协后的产物。布柳赫尔把他楚思南看成了自己一个派系的人,所以在极力为他争取战争决策权,同时,这也表明布柳赫尔很看好他,所以压了重注在他身上。如果这一仗打胜了,那么楚思南定然能够声威鹊起,成为布柳赫尔他老人家手中的一张大牌,而要是打败了的话,楚思南自然逃脱不了军事法庭的惩处,布柳赫尔的脸上恐怕也不会好看。

局面都到了如此不堪的地步了,这些由军籍中脱身出来的政客,还忘不了彼此争权夺利,甚至把一场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视作为自己增加政治筹码的游戏,这不是胡闹吗?难道这些人就把自己当初的那些军人理想、军人血性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份电文你们都研究过了?”楚思南心中叹了一口气,把手中电文重重的拍在桌子上,然后说道,“那都有些什么想法,现在不妨说一说。”

“嗯,既然统帅部给了你自主的决策权,”苏斯洛夫干咳一声,然后说道,“那我们就按照你先前决定的策略布置吧,我这个军事委员绝对配合你的每一步决定。”

“那好,”楚思南点点头,沉声说道,“马上给我三件事:第一,给所有我们现在所能联系上的集团军指挥部发电,告诉他们,从今天起,所有处在德军占区的我方面军下属部队,一律实行自主作战方式。我要我的每一个师、旅、团,甚至是营、连级单位,都拥有自主选择战机、自行决定推进或是后撤、及至潜藏保存实力的权力;第二,通报北方面军的崔可夫同志,希望他们加紧对芬兰卡累利阿集群的攻势,务必让该部分敌军时刻感受到被围歼的危险,从而调动德军北方集群主力加速推进;第三,命令我们坚守沃尔霍夫城区的三个师,马上撤出阵地,向别洛耶湖区水网地带撤退,你和参谋部随同这部分部队一起北撤,但是要把警备师团和通讯营二营给我留下。”

“那你呢?!”苏斯洛夫身躯一震,目光迷离的问道。

“我要留在这里,”楚思南站起身来,目光看着墙上那份作战地图,语气坚毅的说道,“这里是整个战区的核心,我只有在这里才能更好的指挥我的部队作战,所以,我不能离开。”

“可是……”苏斯洛夫犹豫道。

“没有什么可是了,执行命令吧,苏斯洛夫同志。”楚思南打断他的话,用毋庸置疑的口气说道。

“是,楚思南同志,您多保重!”苏斯洛夫身子挺了挺,在给楚思南送上一个标准军礼的同时,语气诚恳地说道。

第六章 游击战的开端

楚思南要打一场游击战,至少在今后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他所要进行的战斗,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游击战。要是论到打游击战,出身中国正统军旅的楚思南,无疑是有理论根底的,中**人的游击战战术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经验,都是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媲美的。

有人或许会说越南人的游击战也很厉害,他们曾经用这种战术耗干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人,也有人或许会说,前南斯拉夫的游击战也很厉害,前南斯拉夫在二战中的游击队,由赫赫有名的铁托所领导,即便是德国人也没有能够最终剿灭他们。

不过若是翻开历史,就能够清楚地看明白,和这两者相比,中**队曾经使用的游击战,绝对堪称是典范中的典范,精华中的精华。

越南人的游击战,只能说是借鉴了中**队游击战战术的皮毛,是绝对生搬硬套的粗糙盗版,这就像是某种意义上的基因传承——儿子可以继承老子的某种特点,但是绝对不可能和老子长的一模一样。

也正因为如此,越南人反抗美国人的入侵,可以把游击战运用的貌似纯熟,看上去活灵活现的打法,让美国人吃够了苦头。而转过来,到了中越冲突的时候,他们的游击战就突然间失灵了,是说在那个时候游击战战术就过时了吗?非也,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碰上了靠游击战起家的中**人。“班门弄斧、江边卖水,”这种贻笑大方的错误,就是越南人游击战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至于前南斯拉夫的游击战,那就更是不值一提了,说句难听的,如果不是苏联的西进步法足够快,而且希特勒以及南斯拉夫傀儡政府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他们身上的话,这支更类似于别动队的组织,恐怕早就覆灭了。

游击战决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骚扰、袭击,那只是它的作战基本方式,真正的游击战,只是一个发展过程中的概念,它的最根本目的,是通过这种作战方式,消耗敌人的经历,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也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发展和壮大自己。如果没有这样一个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那么游击战就毫无意义,充其量是小打小闹罢了。

楚思南深知,要想把这场游击战打得有声色,那就必须给予自己的下属部队足够的决策权,曾经受过专门军事教育的他,绝对不会忘记老前辈们对游击战指挥原则的定论:“战略上的集中指挥与战役战斗上的分散指挥相结合。”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拼着自身担负全部责任的危险,从统帅部方面要来了绝对的战役决策权,并将这种决策形势,推广到了整个方面军的下属部队之中。

如今,第一步他已经做到了,而剩下的,就是该着力保存军队力量,密切关注战局发展,以等待一个可以将游击战转化为正规战的良机了。

而谈到如何保存军队实力这件事,楚思南也感觉有些头疼。军队战斗力的减员,绝不仅仅只有战斗减员这一种,其他的像什么伤病减员、因后勤补给匮乏而遭成的饥寒减员等等,而目前,他所领导的队伍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后勤补给匮乏所造成的饥寒减员。

说实话,国内提出的游击战战术,似乎在苏联并不容易推广。中国国内地广人稠,一支游击队只要扎根群众,就不用为吃穿这种问题去发愁,至不济了,还可以开辟一块根据地,依靠自给自足解决问题。而苏联呢?其国内情况是地广人稀、原始类丛林、沼泽地分布较广,尤其是在北部靠近波罗的海、拉多加湖、奥涅加湖一带的地区,更是水网纵横,居民聚集地稀少。在这个地方开展游击战,后勤补给相当成问题,更有甚者,目前还是严冬时节,残酷的环境,足以对一支具有规模的游击部队构成致命杀伤力。

如何在冰天雪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情况下,解决部队的吃饭问题?如何解决每一次小规模战斗之后,部队伤员的医药问题?如何保障自己的部队,在这种困难的局面下,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等等等等,这些问题一一陈列在楚思南的面前,让他大为头疼、苦不堪言。他到现在才真正的佩服国内那些指挥着一群群卓越战士,在那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中把游击战理论发展到顶点的老前辈,真不知道他们当年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是如何去考虑,又是如何去解决它们的?

最终,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楚思南做出了一个在不久之后,几乎令他命丧黄泉的决定——把目前他手中唯一控制着的一个警备师打散,以团为单位,分散战斗。而在他自己的身边,则仅仅带了一个警备连的兵力,外加一个毫无战斗力可言、以女兵为主的通讯班。为了能够保持这个警备师的绝对战斗力,楚思南在打散队伍之前,给全师团级以上的指挥员开了一个专门的会议。就在这次会议上,他要求各个团必须时刻保持与师、旅级单位之间的联系,各个部队游动的相隔距离不宜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