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好漂亮的房子。”苏欢惊呼,“比筒子楼好多了。”
装修的真漂亮。
“姐,这房子贵不?”苏欢好奇问。
“还行,一套五万左右。”苏宁如实回答,“你们一家子晚上住楼下那套,都装修好了的,家具齐全,随时可以住人。”
“我这还有个空房,爸直接住进去就行。”
一套房子五万,苏欢惊呆了,真贵啊!买不起,根本买不起。
她第一次直观感觉到她跟她姐的差距。
苏欢内心有些丧气,感觉他们两口子有点差劲。
晚上睡觉前,苏欢一直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旁的常庆年也是一样。
“媳妇,咱们要不也下海吧!”常庆年也想给妻子儿女好的生活,他才三十多岁,正是闯的年纪,怎么着也要拼一把。
现在不努力,以后他们家跟大姨子家差距越来越大,孩子们心里也会有落差。
苏欢有些犹豫,“咱们俩都下海?”
万一失败了咋办?
还有俩孩子要念书呢!
常庆年想了想,“咱们存款不多,想开厂也没那么多钱,要不咱先摆个摊积累点资金?”
他没想过借钱,有外债压力太大了。
苏欢拿不定主意,“等明天咱们先出去转转,再问问我姐,我姐比我聪明,能给我们指点指点。”
常庆年赞同,“对,那咱们早点睡吧!”
“好。”
——
得知妹妹妹夫也想下海,苏宁并不意外。
都说八九十年代,遍地是黄金,这话可不假。
能及时把握住机会,也是一种能力。
三天后,苏欢二人决定拿电子手表回去卖,苏宁表示赞同,手表不占地,不容易引起人注意,利润也不低。
正值暑假,不用上课,龙凤胎和苏大海留在鹏城,回去时只有苏欢夫妻俩。
一到家,两人就迫不及待出去摆摊,只花了三天时间,所以手表一售而空。
之后,两人商议了下,决定由常庆年停薪留职,再次前往鹏城。
现在外面治安太差了,火车上小偷多,苏大海担心小女婿出事,便打算跟他一起行动,两个人好歹有个照应。
这样来来往往半年,苏欢夫妻俩腰包鼓鼓,过年时,一家五口直奔鹏城。
自从苏老头离世,他们跟大房那边就没了来往,这两年也不知苏大江从哪听到的消息,说苏宁夫妻发了财,想让他们拉拔几个堂哥堂弟。
张口闭口就是安排工作,还得是管理层,坐办公室的。
苏欢听得直翻白眼,什么玩意儿,一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