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四日,前殿中侍御史张裪以侍御史的身份出知两浙路的安州。
按理来说并非贬官,张裪理当摆一桌酒宴请台谏臣僚作为告别,而事实上,张裪只是请了三司衙门的几位友人,因为他原先就是三司屯田员外郎升的殿中侍御史,相较在呆了不久的御史台,还是三司衙门的同僚更为熟络。
但尽管如此,御史中丞张观、郭劝及监察御史何郯、陈旭、张择行、张中庸、彭思永等人还是一同去相送了,赵旸亦去送了一程。
对此张裪颇有些触动,带着几分惭愧对张观等人道:“数日前,对不住诸位……”
张观不以为意地摇头道:“皆为御史,岂不知职责所在?张御史此去安州,还望珍重。”
其余郭劝几人也是纷纷附声。
不可否认,张裪之前的确在朝议上弹劾了众人,但由于张观等人都未曾连同钱明逸、高若讷等人联袂弹劾赵旸,因此官家也没有责罚他们,甚至连一句重话都没有。
或许也正因为这,张观等人才会出现在此。
随后,张裪又与赵旸告别,心情颇有些复杂道:“多谢赵正言于百忙中抽暇相送,正言年少却位列要职,望能安守本分,为国效力,旁的在下也不多说了……就此告别,诸位,珍重。”
“珍重。”
随即,张裪便坐上租来的马车,踏上了前往两浙路的旅程。
待其离开后,张观等人与赵旸彼此相顾无言,气氛稍显尴尬。
说实话,这几位御史皆对赵旸的出现感到十分意外,赵旸也意外于这些位御史会来相送张裪,心中对彼此都稍有加分。
临告别前,张观斟酌着道:“赵正言去我台院坐坐?”
这话一听都是客套,虽说彼此都是言官,但御史隶属御史台,赵旸的右正言隶属中书省谏官,虽然可以归于谏院,但跟御史台却毫无瓜葛,没事跑去串什么门?
“下次吧。”
“好好,下次一定。”
随着赵旸婉言推辞,诸名御史顺水推舟地客套了一番,双方便就此告别了。
待赵旸率先告辞离去后,监察御史张择行忍不住道:“他会来送张御史,倒颇叫人意外,我听说那日朝议后,张御史对其也不甚礼遇,直言不讳称并非助他……”
御史中丞郭劝笑着道:“可见这位小同僚品性还是不错的,就是不知是何来历,官家也掩着不说,甚是奇怪。”
“莫不是……那个吧?”陈旭低声道:“去年不是就出了个冷青么?”
他口中冷青,乃是去年于开封府自称皇子的妄人,把当时还是权知开封府事的钱明逸吓了一跳。
“休要胡说!”张观正色道:“那不过就是一妄人也,经查证,其母不过是一宫人,何来什么……瓜葛。”
“那王氏呢?”何郯冷不丁道。
张观面色一滞,稍后低声斥道:“其刘从德之寡妻也,你等牢记即可,休要胡扯!”
几名御史对视一眼,便不再说,倒是同为御史中丞的郭劝摇摇头说了句公道话:“岁数对不上,莫要胡扯了,免得惹祸上身。”
何郯、陈旭几人仔细琢磨,最终信服地点了点头。
而与此同时,赵旸正乘坐马车返回工部衙院。
片刻后,待马车在工部衙院的正门外停下,赵旸步下马车,便瞥见稍远处还停着一辆马车,站在马车旁笑着朝他行礼的车夫也不眼生。
“这个张尧佐,怎么又来了?”
赵旸微皱着眉头走入衙院,没过多久就在杨义的案房内看到了张尧佐,这家伙正在和范纯仁、吕大防及沈氏兄弟吹嘘那个叫石布桐的外甥呢。
看范纯仁与沈遘兴趣缺缺的模样,很明显对此不感兴趣。
“开封府如此空闲?”赵旸插了句嘴,走入屋内。
一见赵旸,范纯仁及沈遘如释重负,张尧佐忙起身相迎,笑着招呼道:“老弟莫要开老哥玩笑……昨日上任,老哥可是一连忙了两日,处理了一些沉积多时的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