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解决北方边患,只要凑齐个十万八万兵马,直接往草原莽就行了。
王师所过之处,尽皆四海宾服。
实际上,纯属扯淡。
真正想要解决北方边患,根本不在于兵戈之利,而在于经略北方。
大军劳师远征,需要有稳固的后勤补给线,需要海量的资源提供,以及物资筹措的速度。
而在中国古代,北方边地,一直因为战乱的原因,从而缺少稳固的经济基础。
大军远征的物资,绝大多数从内地调集。
所以往往出现,每往边地运送一石的粮食,在运输的路上就要消耗两石,乃至于三石的情况。
这么玩,就算是一时把敌人给打趴下了,可也不能长期控制。
而经年累月的这么玩,那最后玩死的只能是自己。
汉武帝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大规模远征的后勤,完全依靠内地调拨运送。
最终匈奴被揍的鼻青脸肿,大汉帝国自己的经济也几近崩溃。
而如果所有的战争需求,都能从边地筹集呢?
扶澈这个赵王,在自家老爹的计划当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存在。
北拒草原,南慑中原。
所以燕赵之地是扶澈的根据地。
想要达成一切的目的,他就需要将燕赵的经济搞上来。
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扶澈身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自然不会去做以前历朝历代,从乞丐肚子里刮油水的勾当。
只有把所有人喂的膘肥体壮,才能放心的刮油水,纵然会有抱怨,可也不至于官逼民反。
“君不能学崇祯,可着饥民使劲刮啊。”
扶澈嘟囔了一句。
还好,也正因为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
扶澈有一个,教科书级别的经济建设模板,能让自己照抄。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
扶澈将自己的想法逐渐明细。
“夫人,给我磨墨。”
扶澈对一直坐在自己身边,给自己端茶倒水的少司命说道。
“嗯。”
少司命回应。
很快少司命的纤纤玉手就将沾了墨水的狼毫笔送到了扶澈的手中。
“谢谢。”
扶澈对少司命说道。
少司命只是看着扶澈。
眼神中似乎带着笑意。
摊开一卷竹简将自己的想法一点一点的全部书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