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扶澈自己是做不出来这种事情的。
可是冒顿做到了。
当一个人能很拉到这种程度,这样的一个人绝对是一个可怕的敌人。
事实也的确如此。
东胡进攻匈奴,先胜后败,而且败的是如此的彻底。
冒顿的军事能力和战略眼光,绝对是天下少有。
好在匈奴消化东胡势力尚且还需要时间。
所以扶澈才着急打这一仗。
如果不趁着匈奴吞并东胡,整体内部不稳的情况下,先发制人。
等匈奴缓过劲来,以冒顿的胆识和能力,到那个时候自然是非常不好应对的。
这一战宜早不宜迟啊。
……
时间在一日一日的过去。
咸阳方面在做什么准备扶澈不清楚,也不去打听。
但是在燕赵,一切都在如火如荼而隐秘的进行当中。
如今东胡被吞并大半,剩下的一部分也是朝不保夕。
原本的联盟形同虚设。
燕赵断绝了外部输入良种战马的通道。
不过好在,蒙恬之前收复的河套地区是天然的优良养马地,再加上扶澈已经在燕赵境内,开始了养马厂的筹备工作。
要不了多长时间,便可以自己及培育和养育优良战马。
再加上大秦本身的已经有了养马厂。
战马的供应暂时不是什么问题。
而等到完全拿下河西走廊,那边有更多的地方能用来放牧。
战马的数量,对于日后帝国的对外战略极为重要。
虽然大秦有着强大的骑兵部队,但是战马的数量始终捉襟见肘。
但是日后要是和匈奴进行长期作战的话,战马是基本必需品。
步兵大兵团作战虽然强大,可在草原之上,面对雄踞极具机动性优势的骑兵大兵团,很容易就陷入到打得过但是追不到,想撤退走不了的窘境。
前世汉朝在汉武帝之前,面对匈奴的窘境基本就是如此。
所以战马极为重要。
三万匹最健壮的战马。
两万人配三万匹战马,平均每个人1。5匹,这其实对于帝国军队来说已经是非常富裕的数字。
但是这并非是扶澈最理想的数字。
毕竟这一次是长途奔袭,甚至还有高原作战。
无论是人还是战马,在体力和生理上都有着很严重的挑战。
人尚且还能靠意志力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