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按第一天面摊卖的食材准备了两倍的量,想在那里卖上一天,结果第二天来客更多,过了午饭点就全卖完了。
刚卖完面,柳氏正好碰上码头正卸面粉的货,趁机和其他散客一样买了两百斤,一斤才十八文。
一连几天,面摊的客人爆满,面摊的好名声也被更多人熟知。
沈云瑶提醒柳氏最好写个招牌,到时候别人好找这面摊。
柳氏拿了块剪好的长粗布,带了一升白面,便求了族长来帮忙起名和写。
当年沈族长考举人,回家路上遇到山谷滚石,不幸砸伤断腿,治好后腿还是跛了,遇阴雨天腿就会疼痛难忍。
他虽中举,但没再进入仕途,本来可以在县衙做事,可他的伤总反复,无奈只能在家静养。
现在他办了族学,给村里族人的幼童启蒙,也挑选优秀的族人推荐到镇上和县里的学堂。
村里人只要有需要写字据的事儿都来找沈族长。
沈族长听说了柳氏开面摊到事儿,很支持,给面摊起名叫知味面。
这三个字也写得苍劲有力,颇有恢宏气势。
柳氏乐呵呵地道谢后,捧着招牌幡回了家。
老三家的事儿,赵氏因女儿总念叨便格外关注,自然跟着柳氏的行迹,知道了面摊的事儿。
赵氏带着沈云燕一大清早找到面摊,“弟妹,开面摊这么大的事,我才知道,这不就赶紧来帮忙。燕儿跟我一块儿过来了。你这需要我们做什么就直说。”
柳氏皱着眉头,心里呕死,谁稀罕你来,微微一笑:“大嫂,真不用麻烦你。我家忙的过来。”
赵氏看得出柳氏面色不虞,心想要不是女儿想过来,她才不过来呢。
沈云燕一脸高兴,蹦哒到沈云瑶身边,“妹妹,好久没见了。你还在生我气吗?别生气了,好不好?我这就给你们帮忙作为赔礼吧。”
沈云瑶冷冷的瞅了她一眼,没搭理。
她觉得沈云燕突然这么热情,肯定没安好心,又不知道她想干嘛,只能静观其变。
沈云燕微微低头,一脸伤心模样,哽咽道:“妹妹,你怎么不理我呢?我真的知道错了。原谅我可以吗?我,我去帮忙端面。”
她低头的一瞬间,瞥一眼沈云瑶手边放的东西,木制的,不知道那是做什么用的,暗自留意。
这时候客人还不多,柳氏见赶不走大嫂,只能由着她们,还给她们一人一碗面作为早餐。
“这面怎么这么少?别人的面就那么多。”一个瘦弱汉子喝问,“我在别家面摊上吃的一碗也比这多。”
沈云燕正好是给这人端的面,听这人这么大声呵斥,一下子懵了。
听到这边动静,沈云浩赶紧放下手头收拾的碗,快步走过来,解释道:“您要的这一碗是小碗,三文钱,自然是比大碗五文钱的量小一些。”
汉子本来是想省个钱,没想到三文钱的量少一半,根本不够吃,“这也太少了,给我换五文钱的,我这碗还没开始吃。”
沈云浩语气柔和,“我们这上桌的饭都不会再退。您想想,要是我们再给您上别人退下来的饭,您乐意吗?也请您理解一下我们。若是不够吃,您可以再要一小碗。我们还有烧饼,白面两文一个,杂面一文一个。鱼骨汤免费。”
那汉子也意识到自己刚刚说的不合适,听咳了一声,说:“拿一个杂面烧饼,一碗鱼骨
汤。”
“好嘞,您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