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山把马松坡的电话写给老师,准备出门后再关照马叔继续演一下。
“老师,我去哪上课呢?肖老师不让我进教室。”
“……”
回到秋叶湖宿舍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这一天过得真刺激,一节课都没上成。
根据光头老师对教导处退学转学转班等相关手续流程的介绍,
下周还是请马叔来一趟学校申请更换班级吧。
按自己的成绩排名明年高考考个二本问题不大,全年级十五个班,总不可能没人要的。
易小山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很是自信,又不是非要考清北复交浙南科。
只要目标不高,底气自然就有。
另外这座野葫芦学校里还有全市闻名的两个超级复读班,每年复读班人数都在500以上,只要成绩不是太差,交够钱谁都能进。
万不得已还有最后一条路,回母校,阳县一中。
马松坡就是一中老师,说话多少能有点用的那种。
但这是后手中的后手,轻易不能动用。
千言万语就一个原因,不能再让可怜的老父母为儿子担心了。
老爸易青国,在西北边疆当过七八年大头兵,退伍回老家转业没赶上好岗位,只好跟着已经发迹的老同学后面做起了包工头。
刚开始头几年确实挣了点钱,易小山那时候还小,没什么钱多钱少的概念,只知道从小到大家里没少过他的吃穿。
到上初中的时候因为爷爷奶奶的相继离世,
老爸受到打击,事业一下子变得惨淡很多。连续两年经营不善,很快就从小有盈余变成了负债累累。
等到儿子考上野葫芦高中,易青国终于时来运转中标了一个非洲援建工程,工期三年半,如果经营得当,利润相对可观。
为尽早还债翻身,易青国在这个项目赌上了所有,带着一本英语字典就常驻进工地,在项目上里里外外事必躬亲,两年时间累得够呛,接连两次春节都没回家。
易小山寒假跟着老妈到非洲时看到老爸整个人都瘦脱了相,把老妈心疼的直掉眼泪。
过完年老妈周慧跟儿子认真商量后还是决定留下来照顾丈夫,相比较已经长大住校并且还算稳重的儿子,粗枝大叶的易青国更加让人不放心。
少年明白老爸老妈的难,每次在电话里都是报喜不报忧。
在易青国夫妇的认知里,自家儿子还是上初中时那个懂事乖巧热爱学习的三好学生。
晚自习上课铃声响起,打断易小山的思绪。
感觉饿了,起身拿起饭卡,出门往山下食堂掠去。
一轮圆晃晃的明月已经悄悄挂在天上,月光下的少年疾驰如风,不经意间带起几道残影,惊起山道两侧树林里一对对已经歇憩的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