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针对性和缘起:“意义均衡”
我们从汪丁丁讲述的一个案例说起:
两年前的一个仲夏夜,我偶然看见热闹的街边小摊上随便扔着一只布质小恐龙,它的神态让我想起电影《在时间之前》里那只父母双亡的小恐龙,它仿佛也正在一步一回头、孤独地走向未知世界。这种感受恰好与我当时的心情发生共鸣,使我愿意以两倍的价钱买下这只小恐龙。那个年轻的看摊儿人成为体验经济的受益者,但他无法知晓,正是这只小恐龙帮我永久保存下了那一刻的感受,它被我赋予了个性,不再是一只一般的动物玩具了,它对我而言具有“意义”。
对此类现象,我们可以有三种解释:
前现代解释:这是一个非工业化经济的场景。相当于生产和交换没有充分社会化的自给自足状态,生产者和消费者均不知道产品的真实社会价值,相当于物物交换中基于个别劳动价值的交换。
现代解释:这是一个工业化经济的场景。市场没有出清,汪丁丁应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货比三家,找到供求平衡点。
后现代解释:这是一个后工业化经济的场景。市场已充分出清,但小恐龙是专门为汪丁丁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它是基于消费者的满意度定价的,而消费者的定价超过了该商品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显然,我们要讨论的是最后一种情况。它相当于说“一元不等于一元”,即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所标称的一元,可以带来高于一元的快乐,也可能带来低于一元的快乐。
一元与一元不等,那么其中相等的是什么呢?是意义这种价值。意义价值相等,可以使效用价值不等。
这实际上破坏了等价交换的基础,包括它的逻辑前提。这里出现了不同质产品、不可比效用,以及违反经济人理性假设的情况,但这种场景并非不可想象。如果“点对点”与“点对点”之间交互起来,在C2C市场基础上形成一个社区交换“场”,可以设想出消费者可能既实现充分竞争和全球大范围寻价,又可以不用货币结算的社会化大规模物物定制交换。而他们之间进行交换的价值根据,很可能并非产品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由用户个性需求决定的快乐度、满意度。
第二章 后现代经济——交换(3)
图2…1?后现代交换面对的实践问题
在这里,我们看出有三个层次的等价价值:一是使用价值、具体价值,它是物物交换或礼品交换的基础,可以通过QP(实物数量与实物价格)表现;二是效用价值(交换价值)、抽象价值,它是货币交换的基础,可以通过MV(货币数量与货币价格)表现①;三是意义价值,它是意义交换或意义均衡的基础,可以通过BH(信息数量与信息价格)表现。在需求的不同层次上,它们分别发挥着不同历史阶段交换的主导作用。
汪丁丁提出意义均衡的概念和定义,“意义,英文是‘meaning’,它在博弈论框架里对应所谓‘海萨尼转换’,采取主观概率分布的理性选择的个人之间的贝叶斯博弈。这个博弈必须有一个先天的共享信念,在这一先天的共享信念的基础上,每一个人可能理解其他人的策略选择的意义,并确认某一策略组合是符合某种均衡理念的。我们把这套先天的共享理念称为关于意义均衡—即共享的意义与行为的模式之间达成了阐释的均衡。”①
互联网提出的实践命题
后现代经济中的语言交换主要涉及互联网领域两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一是电子商务的定价机制,二是搜索引擎和人工智能对意义和知识的挖掘。它们都与“空床费案”的情况一样,具有将一物一价的现代交换状态解构为一物多价的后现代交换状态的意义。在现代经济中,一物多价的“价”是指价格,即交换价值;但在后现代经济中,这里的“价”演变为意义价值。意义价值可以还原为交换价值,但正如前面“一元不等于一元”的悖论显示的那样,意义交换有自己的特殊之处。
互联网经济的定价机制:货币交换+语言交换
后现代是“两点定价”,其构成有两部分:一个是等价交换,这个等价交换起什么作用呢?资源优化配置,遵循“寻价制”;另一个是主观价值,越是一对一的主观价值越高,越脱离情境越不值钱。主观价值其实是“个性化价格”,与情感有关的价格。我想未来特别适合“礼品经济”的是个性化产品,全世界的“毛坯”可以通用,可成品只适合一个人,对其他人没有意义,这时价格就成了两个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就成了“对价”。这个“对价”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具体价值。
首先我们知道“毛坯产品”价格,但咱俩讨论的不是毛坯价格,而是在此之上的我能够证明的、我比你更了解的、你梦寐以求的东西。而他为什么乐意付高价呢?因为在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个。
其实别人完全有可能比你自己更了解你,一个人也未必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为人的需要是潜意识的,但如果有人有好的调查方法和洞察能力来洞察你,社会就发展到由“等价交换”向“讨价还价”方向发展的时代。
过去“讨价还价”的目标是“讨”出一个“社会劳动必要时间”,是非个性化价格;以后将朝着背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去讨价还价,背离越大,成就越高。
“个性化”也不是说前现代那种没边的东西。以后定价就相当于开门需要两把钥匙,一把是“理性定价”,相当于管理员手上的钥匙,还得一把“个性化”钥匙,最后会发现开门这件事其实是个集合{Ⅹ+a、Ⅹ+b、Ⅹ+c……}。普遍和个性化的集合将是后现代的本质。“礼品经济”的模型就在这里,每个人的个性化成分就是不可交换的部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后现代经济——交换(4)
“交换”以后将不是单独使用,必须和“交流”并用。法律上的“对价”这个词就很好,这里面没有“定价”的含义,意思是只要咱俩之间同意就行,并不是非要公正。“礼品经济”将达到一种什么状态呢?换成传统经济术语,交流(相当于eBay上的竞价)+交换(平等)。在未来的“礼品经济”中必须有两样东西,一是货币,二是语言。先是生产到“半成品”状态,剩下的根据个性化来产出。在这部分货币将退出,变成纯粹的“咱俩语言行为”;这种语言行为包括用搜索引擎来搜索,从“语形分析”进入到“语义分析”,再到“语用分析”,以准确地把感觉分析出来。
在经验直观上是这样一回事。比如,C2C交易,当社会需求结构越过某个临界线,每个人就倾向于将自己待交换的使用价值(货物或服务)变得差异化、个别化,一直掩盖到难以用一般等价标准衡量为止。所以,交易将不再是讨“价”还“价”,而是对话,即进行意义与意义之间的交换确认,相当于交互式训诂,一旦意义间对价成功,用货币表现的价值就被个性化地“浮动”了,显得像是主观定价的样子。人们愿意为个性化的定制付更高的价钱,意味着非定制产品与定制产品之间存在一个持久的代沟型价差,这种价差会通过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调整,从宏观上加以固化。这有点类似工农产品“剪刀差”,会出现定制与非定制产品“剪刀差”。这是商品交换发展到意义交换后,将出现的重大商机。交互式训诂,本质上是符号学问题,即意义交换的问题。指导意义交换的基础理论将是符号理论,而不是指导货币交换的效用理论。符号理论与效用理论,方向正好相反。
正如原始社会不通过货币也可以实现正常的物物交换一样,网络社会不通过货币也可以实现意义交换。当然,它们也可以同货币交换进行价值转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