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有什么特征?怎么形成的?
这原本是一道简单的地理问题。
但在完全没有人造公路的末世新大陆上,车行在丹霞地貌地段中,就是一种足以让人绝望的赶路体验。
丹霞地貌是由水平或变动很轻微的厚层红色砂岩、砾岩所构成,因岩层呈块状结构和富有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
丹霞层可以分为什么堡垒型,塔型,针尖型,棒型……就是没有留出直直的公路型!
绕过那些高高突起于地面的丹霞层,只能走那种有可能前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有路的崎岖小道。
天然形成于丹霞层巨石之间的“小道”。
好在末日后的新大陆基本没有植被,否则那些沟壑如果再被树木填充,那就压根走不了车。
这条路,或者说这片区域根本就不是向着河对岸红岩峡谷机械族驻地前进的必经之路。
包括河对岸距离河边也有两周以上路程的红岩峡谷,其实都丹霞地貌。
但绿洲与绿洲之间可不全是这种瑰丽壮美的地址结构。
人们想要通行,就只能经由绿洲的分布以及通行难易程度,驱利避害的选择了几条约定成熟的“路”。
林潭他们追了三天半没追到一点痕迹,也就是因为他们调整卫星的观察角度根本没有向着这一片没“路”的地方寻找。
从丹霞地貌通过完全是吃力不讨好,原本大概也就是两周能够到达大河边缘的路程,在这里通行,完全没法确定需要多久。
开车从这里过,那得像走迷宫一般,尝试着寻找一条能够通行的道路,而在这个过程中不知道要走进死胡同再掉头多少回。
当林潭所在的车辆从长着风滚草的枯黄丘陵地形开进这片红色棕红色包围着的天地时,林潭只感觉身上似乎又有几种怪异的动物基因在作祟。
那是数种蠢蠢欲动。
车子根据无人机的指引下开到了一处明显有没有破坏的车辙旁。
众人下车,开始在地图上模拟这些凶手行走的路线。
由于地表的温度实在太高,而且丹霞地貌中密集而扭曲的高耸丹霞层在光谱之中形成了很强的拟彩性。
卫星只能拍到他们进了这里,同时也只能确定他们没有离开,至于究竟是怎么走的?
完全看不到。
到了这一步,中间那辆雷达车上的无人机变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勘探依据。
站在这个车辙印处,士兵放出操控半径15公里的无人机探路,同时对迎上来林潭和张坤庆幸的说:“幸亏这里的风不大,我们赶来的也足够及时,再晚半天这车辙印就会被风沙彻底抹平。”
“我们能在多长的时间之内追上他们?”
张坤的问题,让那个手上捧着一个行军电脑的通讯兵模拟演算了好一会儿,直到陆续有无人机反馈回确定的方向。
“报告副中队长,现在的情况因为信息并不完全,所以只能推到出一个大概的数字。
我们跟随车辙又有无人机探路,并不需要探路,因而也不需要走任何回头路,那么我们与敌方之间的三天车距正缩短到两天半之内。
通过敌方寻路的衰减,我们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直到在某一个他们必须回身的地方,我们可能直接堵到他们。”
“按现在的计算来看我们肯定可以在对方还没有完全离开这一片丹霞地貌区域到达河边之前找到他们!”
张坤对着那个士兵点点头,接口说:“我们肯定会在这片区域里碰到他们,或者是碰到落荒而逃的他们,或者是钻进他们准备好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