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性的。如果重智轻德,忽视思想品德塑造,必然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就是有智商,但没有智慧,有知识但没有文化,有文化但没有教养,有**但没有理想,有目标但没有信仰,最终是有青春没热血,这将是十分危险的。道德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功利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的主导倾向是:重视现实,轻视理想;热衷功利,漠视义理;珍视个人,忽视社会;关注物质,鄙视精神。现在出问题的学生,很多不是因为智力因素,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将来学生到社会上能不能成功,能不能成才,固然有能力不够的问题,但相当一部分归因于思想品德问题,社会上的急功近利,教育上的重智轻德,独生子女的先天缺陷,使有些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很低;独处是天才,社交中是白痴;学业上很聪明,待人处事很无能。他们缺乏对社会的基本了解,缺乏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概念首先是一个道德教育的概念,教育事业首先是一项杰出的道德养成事业。道德人格、思想品质比专业知识的学习、竞争能力的培养和谋生手段的锻炼更难、更根本、更重要。学问不应成为一种满足个人功名利禄的工具,做学问的目的在于成事*。要把修炼学问与修炼人品结合起来。道德、人品、文章只有成一体了,才能产生一种真实的力量。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会做好任何一件事,一个工具化的人只能机械地完成一件事。“人品第一,学问第二;人品第一,文章第二”。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要成才先*,不*宁无才。现在独生子女多,他们一般独立性强,活泼好动,知识面广,智力水平较高。但易形成自私、任性、骄娇二气等不良个性。再者,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变革加速,信息流通快。孩子思想活跃,心理早熟,商品意识强,重视自我。家长可以依孩子的这些时代特征,策划家庭德育,做到胸有成竹,深谋远虑。而如今独生子女多,大多数孩子在较优越的环境中,享受着别人为自己服务,很少有机会去为他人做些什么。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集体这块沃土,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运用集体的魅力感染孩子们,使他们关心的重点由“自我”转变到“他人”和“社会”。
多样化。多样化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办学主体的多样化、投资渠道的多样化、教育类型的多样化、教育层次的多样化、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专业设置的多样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等,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以其多样化发展来不断适应和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
………【第三节 更趋向人性化的教育】………
我们的民族曾经以“仁爱”“礼义”著称于世,让国人引以为自豪。社会发展了,物质丰富了,生活提高了,然而我们民族的“人性化”理念却在“与时相背”,有的地方在疲软,有的地方在滑坡,有的地方在扭曲,有的地方甚至泯灭。*同志在庆祝**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中已经明确强调,要“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让人在物质和精神需要、身体和智力、才能和潜力、人格和道德、兴趣和爱好等各个方面得到丰富而充分的发展。这正是“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的体现,也是对“人性”的肯定和呼唤。
是彻底摈弃极左的陈年旧历束缚的时候了。现在“人性化服务”、“人性化管理”、“人性化关爱”之类的呼声越来越响,我们应该顺应时代、顺应民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弥补“人性教育”空洞,加快“人性教育”步伐,使我们民族“人性善”“人性美”的传统尽快恢复,并得已发扬光大。
21世纪是“人”的世纪。发展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心灵,是时代的主题。崇尚人性,弘扬人性,关注人的发展,实施人本教育是大势所趋。
我们所说的“人性化的教育服务”,无非就是要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学校各项具体工作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都知道“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的道理,那么既然人各有所长,人各有不同的禀性天赋,人各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就应该随其天性,让他们自然生长,而不应该干诸如“揠苗助长”之类的蠢事。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作用无非是给学生以自然生长的土壤和阳光,给学生萌芽分蘖的枝叶培培土,浇浇水,如是而已。因此,我们所说的“人性化的教育服务”,也就是我们在给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时候,能细心观察学生的个性,并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给学生创设一个十分平等的人文环境和成材环境,使其禀性天赋能得到充分的张扬,使其兴趣爱好能得到充分发展,就如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谈到的种树要“顺其天性”一样,从而使每一个学生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这一个”,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人性化。教育的人性化,就是要充分体现人的终极关怀,从而极大地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现教育的师生互动和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在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力和人格,尊重学生的意志和选择;二是要对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和指导。人性化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人性化教育的目的在于主动地为受教育者提供宽容、支持、和谐的人文环境,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培育受教育者具有完整人格人性化的教育也可理解为教育的人性化,内涵在于:重点关注每一个受教育者首先都是富有生命活力的人,然后才是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全程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关怀,让教育充满人情味;提倡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又深厚人文底蕴的培养,使学生在温馨、和谐、充满关爱的育人环境中成长、发展。从而使严肃的教育工作不再是冷冰、令人望而生畏的过程,而是让人倍感亲切,充满活力、洋溢激情的神圣事业。由于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起强化和选择的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品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教师的热爱而产生的。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若能用这种关爱打开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就能产生更加积极的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
英国王储查尔斯与卡米拉长达三十多年的的爱情长跑终于结束了。留在东方人心中最深的印象,或者说最深刻的一幕是:他们在新婚仪程中,在女王的宴请的七百多人的招待会上,两人要在婚礼后的赐福仪式上“忏悔”,悔文如下:“我们承认并且为我们的各种罪孽和邪恶哭泣,那是我们时常在思想、言语和行为对上主您犯下的严重罪行,引起您对我们的愤怒。”虽然这是宗教的力量,想想我国*发生后,民族道德在许多方面的造成的缺口,正是少了这种从心灵深处的震撼力量!青少年的越轨,贪赃枉法人员,不法分子,罪犯们的肆意妄伪……与国外相比,我们的教育相距很远。我们少了心灵的鸡汤,少了灵魂的拯救!少了人性化的教育威力!当然并不是说也是需要用这种神的力量来解救心灵,至少我们也应该从中得到些什么!
教育要走向现代化,首先必须确立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即重视教育对发展完整的“人”的价值,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个性健全、人格独立、对社会有益的人,彻底解放人的情感,解放人的思想,解放人的个性。很简单地讲,就是把人当人,让人像人人性化就是要以人为本。具体说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人格和谐发展为本。人最幸福的事是让他喜欢一件事情,哪怕是种花、养小动物,使业余时间、精力有所寄托。'父母在培养儿童智力的同时,切不可忽视非智力的培养,应该使年轻一代具有远大的目标,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
人最幸福的事是让他喜欢一件事情,哪怕是种花、养小动物,使业余时间、精力有所寄托。每个孩子,在家庭中、学校中都应使他有个兴趣爱好。什么最好?特色。现在分数最好,其他人都是失败者。
其实,孩子学得太难了,有的是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有什么价值?教育应该让孩子有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他即使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名牌,也会有健康人生、幸福人生。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价值。复旦那个自杀的研究生有什么价值?
很多优秀人才,他们并没能接受正规大学的教育。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到的诸如善良、勤勉远远超过大学的收获。每个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成长道路,让他喜欢一样,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否快乐,这很重要。几年前,北京一些小学为推行人性化的“肯定教育”,设置了一系列的人性化细节,如老师判题不再打令人难堪的红“×”,做错的题目都被一个个不起眼的小红点和小横杠标记出来;取消了试卷评分制度,改用“优”、“良”、“及格”、“不及格”来代替,避免刺眼的分数带给孩子和家长的压力;开辟说话课,孩子们在课堂上无需举手,而是根据课堂主题随时站起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考试成绩不满意可申请重考等等(《京华时报》2003年11月7日)。如此人性化的“肯定教育”,不仅开始着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使得我们的教育开始闪现出人性化的灵光。
读书对于人的成长是最重要的。世界上那些生命力旺盛的民族一定是爱读书的民族,如犹太人。近代史上三个最伟大的人物均来自犹太民族:马克思以唯物辩证法改变了人类对社会的看法,爱因斯坦以相对论确立了崭新的宇宙观,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法让人更准确地了解自身。全世界富有者中,40%是犹太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最多的也是犹太族人。他们读书态度近乎宗教:孩子刚生下来,就用蜂蜜涂在书上,让孩子舔,意思是读书才能甜蜜。他们也绝不允许把书踩在脚下。他们每人年均读书60本,中国人均只有5本。一个不读书的人是走不远的。是否读书跟他是否大学毕业没有关系,书才是真正的大学,才是让人精神成长的乐园。宁静才能致远。读书的人生活不一定富裕,但他可能是精神富翁。精神上的愉悦常常比物质来得重要。
人性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是21世纪的教育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是它的理论基础。人性化教育就是关注人的个性的教育,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教育和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它必须体现人的主体性,必须以尊重人为第一原则。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与和谐发展。现代教师应以学生作为主体,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育人性化要求新型教师除应该具备一般教师必须具备的高尚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等素质外,还必须追求。教育的人性化服务。教育的本质是服务。“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在教育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当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时,有的老师就会*然大怒,无法忍受学生的不同意见。学生也是人,是有血有肉有灵有性的人,他们也可以发表自己的内心感受。当他发出不同的声音时,老师就大喝一声,以威压的手段让学生沉默不敢言。我想这是缺乏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一味用“压”的手段让学生悄无声息,安分守纪,表面上是平静的,但是涌动在学生心中的不满一朝爆发就似火山般难以遏制,更不利于学校管理;同时学生也受到了伤害,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因此,提倡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人性化的教育服务,要求师生关系的重新抉择、心理环境的全力改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及意志,相信学生的潜力和发展潜能,真正视学生为个体与主体,*、平等地善待学生,引领学生积极地投入;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人各有长,各有禀性天赋,各有不同的情趣爱好,现代教育正视学生的个性,“相信每一个”、“尊重每一个”、“研究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教育应随其天性,张扬个性。自身拥有独特的个性。教师需要营造一个令学生愉快的学习氛围,不满足于现有的经验和结论,敢于突破老框框而独辟蹊径,标新立异;敢于怀疑,敢于发表可能会引起争议的观点,敢于坚持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形成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还应具有较高的心理成熟度,有比较高的自我期望值,不怕挫折,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人情味不仅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的需要,同时,其中所体现的人性化关怀必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学会去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教育的本质是服务。“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彰显人性化的教育就是教育者用人性化的心灵去感受生命、呵护生命、升华生命的潜能。让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教育博爱的温馨,体验到责任的动力,享受到成功喜悦这一充满活力的人生历程。
………【第四节 教育在家庭中的地位】………
从古到今,无数杰出人物和优秀人才的成功都与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关,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教子范例世代流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物质文化生活状况的改善,广大家长普遍提高了对孩子的期望值,凸现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家庭对教育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和人的一生成长中,都具有其它教育不能替代的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当前,众多的家长为子女设计着这样一条路:上大学一出国留学一做高级管理人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强烈地煎熬着广大父母……家长一味为孩子设计宏伟蓝图,却忽视了自身对孩子的教育,忽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通过分析观察,大致把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归为以下几类。
第一,过于溺爱,轻共处能力培养。常言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师”。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孩子生活在家庭溺爱的包围中。尤其是幼儿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孩子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阳”,父母缺少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就连力所能及的小事父母也“包办了”。家长们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如:周末,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里接她的孩子,发现孩子的脸上有轻微的伤痕,便问:“是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母亲火了:“为什么不抓他?”之后有去找了老师……真是可悲啊!家长这么“爱”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吗?父母外出打工赚钱,子女无人照顾,或托付给祖辈,使孩子受到的教育理念出现偏差,一些迷信思想、赌博行为潜移默化地腐蚀他们幼小的心灵。特别是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