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美军对战,遭受到的是从空中到地面的立体压迫,通常一瞬间就会让人产生走投无路的感觉。
但是做中国军队的对手,却会觉得掉进了一张绵软无力的网!
没有那么强势的压力,似乎周围也看不到咄咄逼人的火力点,空中更是没有压得让人抬不起头的空中支援,这让齐天林的小黑都觉得跟以往和非洲军队交火的态势没什么区别,稍加判断甄别,就鼓动武装分子们开始进攻。
怎么形容呢。
用足球场上的风格来形容,美军就是那种明显高出对手好大一截的全面实力,横蛮不讲理的压迫式打法。
而现在的战场上表现出来的就是标准防守反击!
就算己方实力超过对方,也习惯性的用防守反击套路,把先手让于人。
已经接受了初步作战训练的武装分子能三五成群的端着AK步枪半躬身做躲避状的快速奔跑在山间树林,前往那些之前已经熟悉过的营地周边战术位,通常按照齐天林的估计,这五百人抵挡政府军数百近千人的攻击是没太大问题的,他和小黑们再用狙击步枪等协助一下的话。
几乎就在一部分武装分子进入阵地,另一些还在适应调整的青黄不接阶段,齐天林甚至怀疑对方有指挥员敏锐的把握了这个绝对的时机,突然就穿插攻击。
世界上最为代表性的美军和苏军两大军事战术体系的所有战术手册中,都看不到穿插这个词,他们比较接近的概念是渗透和纡回。
只有在中国军队的教材和相关资料中,却频频提起这个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穿插是中国军队的特点,也是一个独创的称谓,其他国家虽然有类似的作战行动,却将其归类于其他作战行动类型,并非进一步提炼。
这一点,其实在齐天林建立小黑和廓尔喀作战相互交错的时候,就有下意识的体现,但齐天林说到底,曾经在中国军事体系里面就是最基本的老兵,半分指挥和策略能力都没有,所以他那时是能做,但不知道为什么。
而在西点军校的专业培训中,才开始接触到一些美军对中国军队的研究,特别是韩战中美军屡次在运动战遭遇包围反包围,突击乃至被全军覆灭的情况,美国人还是做了不少研究的,但出于美军技术至上的战术理论占据绝对优势,对中国的某些研究并不透彻。
齐天林就是那个时候自己开始有点理论上总结并发芽形成一套自己中西合璧的东西,在那场中国军校对抗赛的小范围较量中开始尝试崭露头角。
所以现在这种东西能清晰的被齐天林解读!
作为一个具有数千年历史文化,其实一直都处在战争中的古老民族,积累了太多军事战术的理论跟璀璨的大师,只有最近几十年真是难得的休养生息。
所以在几乎连中国人都事事学习外国的时候,却几乎忘记了战争才是中国人的老本行。
研究中国的历史,哪一段不是都在战争中辗转反侧的沉淀变化?
譬如说眼前的穿插,世界上绝大多数军队的渗透跟纡回都是,作为整体战略战术的一部分,侦察破袭,尽量掩人耳目的偷偷行动,又或者到了敌后就会分散行动,只有中国军队,动不动就会整体穿插,强行边冲边打,很少分兵,用这样的迅猛的方式取得决定性战果!
仅仅是感觉到到处都有零落的枪声搞得武装分子们疲于应对时候,一股整顿起来的政府军,突然暴起,从两个山坡的结合部冲击过来,以齐天林趴在后方高位的观察,都无法阻挡这好像黑龙一般的一两百人,没有炮火支援,没有重型火力的时候,轻武器常规战斗中,临场指挥的娴熟跟部队的执行力决定了结果。
猝不及防的散乱武装分子立刻就遭受到从后方来的袭击,这条黑龙虽然不时也能遭受反击,但是迅猛的攻击让他们始终掌握主动,黑人与生俱来的运动天赋在占据上风时候格外来劲,齐天林只能在步话机里面使劲呼叫自己的小黑就地隐蔽或者装死!
还是有两名小黑不幸被卷入到这样的纠缠中丧命!
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一两百人的冲击,想象成在街道上的状况就明白,遇见路口不会分散,而是按照指挥选择同一方向不停游动袭击,到处都是十来个左右以分队形式的武装分子抵抗,基本都在乱枪中丢盔卸甲!
人数还占优的武装分子,却在每个局部都成为劣势的那一方,等剩下的一部分武装分子在小黑有些徒劳的纠集起来时候,看似厚重的防守线也根本无法抵抗训练有素的野战部队。
牺牲的小黑就是在这个阶段倒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