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台上台下电影演员表 > 第19部分(第1页)

第19部分(第1页)

二十一  创演程派《白蛇传》(2)

融入新的艺术理念

张火丁深知,要排演好《白蛇传》这出经典名剧,就必须全方位挖掘自己的艺术潜能,充分调动自己的艺术能量,探索如何准确运用程派的艺术表现形式。《白蛇传》是表现爱情这一人生永恒主题的。在表现手法上,张火丁认为必须重新审视白素贞这个人物,把握好她的心理特征。白素贞与薛湘灵、张慧珠等人物的身份不同,艺术表演手法也就迥然不同。白素贞是修仙得道的千年蛇仙,身上带有仙气,她自遇到许仙之后,演绎了一场凄美动人的爱情悲剧。要表现好这个人物,要让这个人物“活”在舞台上,必须要吃透这个人物的精神实质和内心世界,否则就不可能表现出一个既有仙气、又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白素贞。张火丁反复阅读剧本,体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地展示出她的心路历程,这样演出的白素贞才会有神韵,才会使人物栩栩如生地“活”在舞台上。

张火丁对程派《白蛇传》进行构建时,自然把程腔放在了第一位。一出戏区别流派的最大特点就是唱腔,如果唱腔的特色不鲜明,那就等于宣告失败。中国京剧院聘请了对程派唱腔颇有研究的著名琴师万瑞兴帮助张火丁设计唱腔。张火丁与万瑞兴共同分析人物,为了使唱腔在艺术风格上和谐统一,张火丁全部采用了万瑞兴所创的唱腔。

这些年张火丁出演的角色主要是大青衣,只是在《秋江》中饰演的陈妙常一角是花旦。而对于武戏方面,她极少涉猎,只是在反串黄天霸时有过“临阵磨枪”饰演武生的经历。然而,《白蛇传》一剧中的白素贞却有不少武打动作。白素贞的“打”就是对张火丁的一个挑战。张火丁的武戏并非没有功底,当年在天津戏校时学习过《扈家庄》一剧,有武功基础。记得在几年前的一次座谈会上,李紫贵导演曾给张火丁提出,程派武功戏不多,千万别把武功丢了。自那时起,张火丁便有意识地练练武功。当她与张春华说起武打有一定难度时,张春华爽快地说:“火丁,你大胆地去排吧!我为你一个人设计武打,让火千陪你打。”张火丁自习程派以来,已有十年内未怎么动过刀枪。一日不练手生,十年不练自然更加生疏。要演好白素贞这个人物,就必须过好武戏这一关,否则,就不会获得成功。张火丁练武戏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武丑泰斗张春华作指导,有一流的“陪练”张火千。自2000年2月起,一直到《白蛇传》成功演出,在这长达七个多月的时间里,哥哥张火千始终陪同妹妹火丁练武功。张火千武功超群,妹妹自然不能与他相比。有时看到妹妹不得要领,或动作跟不上节奏。一向性格沉稳的张火千也不免有些着急,有时也会训上妹妹几句。张火丁理解哥哥的良苦用心,只好虚心接受。其中“盗草”中的对剑和“金山寺”的快枪,都是哥哥张火千陪自己对打。这两折戏对武功的要求特别高,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苦练,张火丁对武打戏已驾轻就熟,出演“开打”戏已经不在话下了。虽然武打已经难不住张火丁,但张火丁表示不会在剧中去卖弄武打。《白蛇传》中小青的武打要出色,要体现出“武打”的精彩之处。而白素贞不应是个好勇斗狠的角色,而是要突出“文打”,要打出身份,打出感情。可见张火丁悟到了白娘子的神韵。

二十一  创演程派《白蛇传》(3)

在《白蛇传》进入排练前夕,张火丁确定“金山寺”一场用昆曲演唱。这一折戏为何选用昆曲来演唱呢?她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经过认真思考的。她认为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有利于刻画白素贞悲切哀怨的心境,更有利于表现白素贞当时的心路历程。在“惊变”一折下场时,张火丁运用了一套程派擅长的水袖,给人一种洒脱飘逸的美感。对“盗草”中的一句台词“端阳佳节把杯贪”,张火丁认为这句台词有不妥之处,白娘子明明知道喝酒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那为何还要“把杯贪”呢?这显然与人物的心理有矛盾。于是,张火丁将这句台词改为“为解许郎疑心把杯贪”。这样一改不仅更符合白娘子的心理,也同时突出了爱情这个主题,使白娘子的精神境界也有所升华。昆曲《白蛇传》中白娘子大骂法海为“秃驴”。张火丁认为这样不妥也不雅,这不仅有失白娘子的身份,而且从宗教的角度来看,也有不当之处。于是她将“秃驴”改为直呼法海其名。这样一是显得文雅一些,二是更加符合白娘子的身份。

在程派《白蛇传》中,张火丁将白素贞头顶上戴的红色绒球改为绿色。不要小看绒球颜色的变化,它是张火丁艺术理念和人生理念的体现,也是一种时代感的体现。绿色是如今社会流行的健康色和环保色。给白娘子戴上了绿色绒球,同时说明她是绿色的,无毒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茹元俊在发现这个变化时说,张火丁这丫头太有脑子了,这个绒球颜色改得好啊!现在绿色吃香,这也是火丁的一个突破。俗话说,见微而知著。从一个绒球颜色的变化,看出张火丁的艺术底蕴的厚实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上述这些变化,说明了张火丁在艺术上日臻成熟,她的这些变化全部为导演所采用。

程派《白蛇传》开始演出的阵容为:张火丁饰演白素贞,宋小川饰演许仙,徐畅饰演小青,张连祥饰演法海,张火千饰演鹤童,赵志强饰演鹿童,导演为孙元意,艺术指导为张春华和李金鸿,武打设计为任凤坡、常贵祥、王威良,舞美设计为郑传思,鼓师为李金平,琴师为赵宇。

轰动北大校园

张火丁的程派《白蛇传》演出后,在梨园界引起了轰动,也同时得到了广大观众的首肯,京剧名家和评论家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中国著名学府北京大学也登门邀请张火丁去该校演出。2000年10月15日,程派《白蛇传》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堂与莘莘学子见面。这是张火丁从艺以来首次到大学校园演出。这次演出以售票形式,但观众依然踊跃,剧场内有华发斑白的老教授,也有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每每演到精彩之处,剧场内便掌声如雷,张火丁的演出轰动了北大校园。这次北京大学之行令张火丁激动不已,未曾想京剧艺术和程派艺术能在中国名牌大学中受到如此的尊崇。这是国粹艺术的魅力,也是程派艺术的魅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二十一  创演程派《白蛇传》(4)

一出《白蛇传》能在北京大学这样的名牌高校产生轰动效应,确实出乎意料。这场演出有上千学生买票,一些教授、博士也为张火丁精湛的表演艺术而着迷。这在京剧艺术并不十分景气的今天,确实是个奇迹。这次演出的组织策划者之一,北京大学党办主任刘宇辉认为,这场演出与以往的送戏进校园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仅是高雅艺术展演的一部分,更由于国家交响乐团、中芭以及俄罗斯艺术团等团体的相继来校演出,并且都采取购票方式观看,能再让本不富裕的学子自掏腰包看京剧实在是难能可贵。刘宇辉颇有感慨地说:

这出戏体现了整体的艺术美,不像其他折子戏那样只突出某一个侧面。主演张火丁有着古典美的上佳气质,表演端庄、细腻、到位,体现出了白素贞的善良、美好的心灵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技巧上,她着力采用了程派的唱念特点,塑造了区别于杜近芳、刘秀荣、赵燕侠等前辈的、新的白娘子形象。对于张火丁来说,她的古拙音色,反复的上下滑音处理、甚至她的“倒字”,都已经成了不可替代的特色。这一点在“游湖”一场体现得特别明显。其他几位主演和配演也都相当出色,保证了整出戏的干净、明快和流畅的总体效果。

著名语言学家、年近八旬的林焘教授看戏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他说:“这是我近几年看到的最好的《白蛇传》,张火丁发展了程派。”

北京大学不少看过《白蛇传》的同学对张火丁敢于突破自我、敢于创新的勇气表示嘉许。有位袁姓的同学颇有感慨地说:“我很佩服张火丁的勇气。现在的青年演员几乎没人敢碰敢改名作,把它当成‘禁区’。也许正是因为这出戏是改编名作,所以很容易让人产生抵触情绪,‘听不惯’。不过,用成熟作品来衡量、要求她,对她改进这出戏,对她的进步,还是有好处的。”有的观众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如激情不足,白娘子的仙气不足等等,有待于张火丁改进。

不管如何评价,一出京剧《白蛇传》能使上千学子掏钱买票看戏,并在演出之后成为校园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这也说明了张火丁的成功,同时也说明,京剧在大学校园也有观众群。

程派《白蛇传》的成功演出,不仅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而且引起了业内人士和专家的关注和认可。2000年10月1日的《北京晚报》发表了著名戏剧评论家周桓的文章,文中说:

程腔的特点是低回婉转,缠绵悱恻,徐疾有致,而过去按田汉本唱词演唱的唱腔多为激越、高昂。比如白娘子与许仙游湖相遇,临别时嘱咐许仙改日到其住处,所唱的“莫叫我望穿秋水想断柔肠”,以及“断桥”一折,当青儿持剑要杀许仙时,白娘子急忙拦住,所唱的“小青妹且慢举龙泉宝剑”,体现的是热情奔放,激情满怀。张火丁在唱这两句时,用的是婉转的低腔,体现出的是柔情似水,耐心相求,两者唱法不同,却同样表达出白娘子的心情。张火丁以善于组气、运气,行腔、润腔的功力唱出来,不仅发挥程派特色,且感人至深。这还与她充分进入了角色的内心,从神情上配合唱腔也有密切关系……

周桓认为,过去的《白蛇传》与张火丁如今演出的对比,前者如同一幅金碧辉煌的山水,一朵鲜艳的红牡丹,一首适于朗颂的激情诗;张火丁演的《白蛇传》恰似一幅水墨山水,又像一首宜于仔细品味的抒情诗。

张火丁自出道以来,尤其是在调到中国京剧院之后,一直在延续继承与创新的路子。从《秋江》、《绝路问苍天》到《白蛇传》,均体现了张火丁这种强烈的创新意识。但是,在博大精深的京剧领域里,创新之难又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创新仅有勇气还远远不够,还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新颖的艺术理念。张火丁为何每个创新剧目都能获得成功?就在于她具备了这些综合素质。作为一名年轻演员,能具备如此高的艺术创新能力,说明张火丁在京剧艺术和程派艺术上花了大气力,也耗费了大量的心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二十二  津门行人气飚升(1)

天津戏迷水平极高,因此有『京角必需天津首肯』之说。2001年,张火丁首次在津门举行专场演出。她高超的技艺,精彩的演出,赢得天津戏迷的高度评价。张火丁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天津戏迷的『考试』,走红津门。

接受天津戏迷的“考试”

在中国,说起天津戏迷,那可是令人竖大拇指,天津戏迷不仅热情,而且懂戏,有“京角必需天津首肯”之说,可见天津戏迷不同凡响。

张火丁自1989年由天津戏校毕业后,尤其是成名以来,还未到津门举行过专场演出。张火丁深知天津戏迷的厉害,曾一度跃跃欲试,想去天津接受戏迷的“检验”,苦于一直没有机会。2001年2月,机会终于来了,天津《今晚报》和某集团向张火丁发出邀请,让张火丁带团去津门演出程派名剧《锁麟囊》和《春闺梦》。演出时间是2001年3月7日至8日,演出地点是中国大戏院。

张火丁一行还未到天津,《今晚报》便拿出大量的版面来报道“张火丁京剧专场晚会”,同时连续发表文章,对张火丁的津门之行进行专题报道。2001年2月27日的文章标题是《张火丁回娘家“献艺”》,文章介绍了张火丁的成长情况。3月1日的文章标题是《中国京剧院青年团将来津城整体亮相》,文章中特意提到张火丁在我国台湾演出的盛况。3月2日的文章标题是《求学三载津门情——写在张火丁来津演出前》,文章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张火丁在天津戏校学习的过程。

张火丁来到天津后,深切地感受到天津方面火一般的热情,在中国大戏院门前拉起了巨幅横标,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张火丁来津演出”。两场戏的戏票也早已售罄。当巨幅横标映入张火丁的眼帘时,张火丁顿时感到心中有股热浪在翻腾,在津门学艺的春秋三载也如同过电影似的映入她的脑海中。天津是张火丁学习京剧艺术的摇篮,她在这里正式迈入了京剧的“大门”,在这里度过的日日夜夜中,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3月7日的开场戏是《锁麟囊》,天津戏迷果然非同凡响,他们爱戏懂戏,每每当火丁唱到精彩之处,都会赢来如潮的掌声。“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泪抛?此时却又明白了,世上何尝尽富豪,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这段唱腔是剧中的经典唱段,张火丁那低回婉转、缠绵无尽的声腔,恰如天外飞来仙音,令人如痴如醉。也许是张火丁精神过于集中;也许她太想出色发挥;也许她太想报答天津戏迷的厚爱,她在唱后面的流水板时,一时情急,少唱了一段。天津戏迷真是大度和可爱。他们并没有喝倒彩,也没有任何人起哄,而是一如既往地为张火丁喝彩。当演出结束后,张火丁一行几次谢幕,观众仍然热情不减,齐声高喊:“张火丁,来一段!张火丁,再来一段!”嘹亮的呼喊声在剧院内回荡着。看到如此热烈的场面,张火丁怎会拂了戏迷的意?又为戏迷唱了一段《大登殿》选段。当张火丁回到后台后,又有很多戏迷涌到后台,请张火丁签名、合影。天津戏迷对张火丁如此狂热地追捧,令张火丁十分感动。第二天《今晚报》发表文章《张火丁〈锁麟囊〉观众打了高分》。 。。

二十二  津门行人气飚升(2)

3月8日,开场戏是张火千的拿手戏《白水滩》,张火千技惊四座的武功,受到天津戏迷的青睐,火千一炮走红津门。张火丁演出的《春闺梦》又将演出推向了新的高潮。“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景,算当初曾记得几响温存,我不免去安排罗衾绣枕,莫负他好春宵一刻千金……”这段唱腔缠绵悱恻,委婉细腻,优美动听,好像是仙音缈缈,真是达到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境界。戏迷大叫过瘾,叫好声声。面对如此白热化的热烈场面,张火丁在后面的演唱中大脑出现了瞬间的空白,竟又忘记一句台词。

两次“忘词”仍精彩

连续两场戏都有忘记台词的现象,这在张火丁过去的演出经历中是没有过的。为何在天津出现了这种状况?这显然与张火丁的心态有关,天津是张火丁的“娘家”。初回“娘家”,张火丁自然想给天津戏迷奉献精美的艺术大餐。这无形中给自己增添了压力,背上了包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自己水平的正常发挥。这就如同球员在绿茵场上比赛一样,背的心理包袱太重,竞技水平发挥就会打折扣。这恐怕也是张火丁出现失误的主因吧!张火丁出现这样的失误,当然不会原谅自己。她真诚地向戏迷道歉,可戏迷却没有责备火丁的意思,而是齐声高喊:“张火丁,别客气!”观众越是宽容,张火丁就越是难过,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珍珠,夺眶而出。热情的戏迷安慰火丁“没关系,下次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