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点点头:“正是。”
陈延:“本官听闻木家是平光县枝叶最繁盛的家族,子孙旁支众多,木家住宅连绵整条街,你们家所出的有功名者,也是整个百理府最多的。”
这话问得着实有些奇怪,还点了财,木师爷一咽口水,“这,大人,木家于百理耕耘多年,早些年木家先祖也是驻边将领,打了许多仗攒下家财回乡……”
陈延听此言:?
然后很快反应过来,扶额,“本官点的不是你家财之事。”能把木师爷留在身边,陈延多少也是调查过他的。
木家不算水至清的家族,但如今世道,有法,但法中漏洞极大,夹在缝隙之中生存的大族,又有哪个是纯白无瑕的呢?
木家在其中,已经算不错的了。
“那大人问此?”
“本官是想询问一下你,木家流传至今,家里可曾经营了什么产业?”
“说来惭愧。”原来是问经济上的事,木师爷放了心,“一代一代流传至今,家产代分,家里不曾有什么代代相传的产业。”
陈延想了解其中的故事,木师爷便讲了起来。
早年,木家的老祖宗肯定是想置业的,但奈何百理这地方么……成规模的东西太小,拿得出手的商品也极为有限,千里迢迢拿到江南、淮浙去,结果东西被秒杀。根本卖不出去。
在本地耕耘,那就更惨了。
山地之下多贫瘠,本地的有钱人也少,所以木家也就象征性开了几个铺子,置办了几个庄子,家里最出色的产业,就是在京城旁的州府开设了一个书坊。
可以说是代代都在吃老本。
陈延又问:“那木家在百理兴了什么产业呢?”
也就民生产业,绸缎庄、酒楼和书坊。生意只能算是平平常常,基本就做点同世家人的生意。
所以,木家的营收范围是很狭窄的。提供的就业岗位很少,衍生的对府内的经济刺激也很小。
陈延决定,帮助府内的一下豪族,改变这一现状。
于是他问木师爷:“府上就不曾想过,百理府内的生意难做,往外耕耘吗?”
“也不是没去过,但百理不比江南……”负责这生意的家中子弟去了江南后,简直被迷花了眼。
自己带的东西没卖多少,兜里的银子在江南却花了不少。
陈延微微一笑:“这话说得武断。”
“木师爷应当知道,本官便出身江南。”他轻声道:“江南美丽、富庶,是天下鱼米之乡不错,但在本官看来,百理亦有百理之独到之美。”
这里的人依山而居,擅长狩猎,积攒了许多皮毛。
还有擅采集者,能采到许多山珍。
山上还有许多美丽的、色彩艳丽的石头,这都是可以发掘的点。
陈延暗示得十分明显,木师爷有点回过味来,“大人您这是?”
“府衙内的商铺、产业太少了。”书桌后的陈延抛出自己今日叫他的来意,“能称为支柱,如糖坊一样一家带众家的铺子实在太少。”
“是以,本官想府内的一些有识家族,可承此事。”
纵然方向已经有了,人生地不熟去江南销货总归是一件苦差事,但木师爷在思忖之后,仍准备为家族接下。
因为他信陈大人,陈大人倚重于他,这事他必须担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