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步兵一队队冲进去,或扶或背将女人和孩子从包围圈中救了出来,主将下令送去治疗,接着下令收缴兵器,等包围圈中只剩下手无寸铁的男人,他终于松了口气,骚乱平息了。
“将军——”侥幸未死的校尉,在亲卫搀扶下走过来,卫城主将脸色如冰话语比天气还冷:“本将令你带兵看守传送台,就是怕人多出差错,唉,事已至此你罪责难逃,来人,捆起来严加看管!”
“将军,标下擅自下令放箭,难免有所误伤,请军法处置。”
李子辉走近后跪下,将误伤的罪责全揽到身上,卫城主将过来扶起他,两人目光相对一时谁也没说话,还是李子辉先开了口:“标下是孤儿,还未成家了无牵挂,将军不必担忧。求您一件事,我死后,派人将骨灰送去草原学兵陵园。”
“将李标长收监,不许带刑具,好吃好喝伺候。”
传送台惨案传进京都,军部震动帝国震动,死伤七百余人,有十几家公侯家眷死在混战中,凶手根本无从追查,刑部和军令部只好先将尸送回各府办丧事,接着抓紧审理以求尽快结案。
传送台加强了守卫兵力,军部重申无资格者不得乘坐,在卫城等候的人群散了,各府留下的人冒着风雪赶路,谣言在帝国各城蔓延,贵族们眼睛盯向皇家,惨案如何善后成了局势的风向标。
“陛下,执勤军官贪赃枉法激起民变,守台校尉得报仅领亲卫队前去弹压,更将事态扩大,收受贿赂他也有份,是惨案的罪魁祸。李子辉下令放箭,误伤近百人,包括两家侯府家眷,处置不当应视同帮凶。卫城主将虽能及时率兵平乱,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案情不复杂,真相很快查出来,刑部大臣当朝上奏。
“按律如何处置?”
“按律,死去军兵不予抚恤,残余队长、哨长皆斩,兵士终身充做苦役。守台校尉和李子辉斩立决,放箭军官斩监候,兵士不予追究。卫城主将降两级。”
老国王不置可否,又问军令大臣:“按军法如何处置?”新任军令大臣到任没几天就遇上这等闹心事,自然要严惩以申军法,出班赞同刑部对军官所议处置,只提出军士不应问罪。
“刑部和军令部所议有差异,军政部是何决定?”
“陛下,军政部以为守台兵士执行军令,对错应由军官负责,也不应问罪,其他处置赞同军令部所议。”
“诸臣可有异议?”
独孤英出班上奏:“陛下,李子辉带兵平乱处置不当理应问罪,但他本意是制止混战,应与挑起事端有所区别,臣以为罪不当死。当时事态紧急,麾下军官奉令放箭有何过错,臣应为不当论罪。”
“清辉郡主所言差矣。民者国之本,军人乱箭射伤近百人,虽有军令在先,但心中岂不知对错,与故意伤民无异。惨案传开万民惊恐,老臣以为所有放箭军人皆应严惩,如此方能平息贵族怒火和民众惊恐。”
学部大臣出班反驳,独孤英厉声驳斥:“服从命令是军人本份,临阵对敌生死一线,如人人有权审视军令对错,何来令行禁止之说!”
“郡主,临阵杀敌自当依令行事,但军人岂能借军令掩饰屠杀平民的罪责,将利箭对准帝国贵族家眷,更有犯上作乱之嫌。”
学部大臣撅着山羊胡子寸步不让,独孤英还要反驳,英王抢先出班上奏:“父王,若是平时生此事,清辉郡主所言自然无错,如今贵族人心不稳,如不严惩人人自危,儿臣以为应照学部大臣所奏,安民为当务之急。”
“刑律军法俱在,岂能让无辜枉死刀下。至于贵族人心,我倒要问问英王叔,贵族是眼瞎还是耳聋,岂不知杂役护卫无权乘坐传送台!守台军兵贪赃枉法自应严惩,贵族知法犯法又何尝不是咎由自取。”
“清辉郡主,回班去,你们也不要争了,还有谁有异议?”
查验银库后,老国王下旨让高垣参加朝会,他只好站到武将朝班末尾,五品校尉服在满堂红紫色的三品朝服中格外显眼。
传送台惨案,李子辉处置果断有功无错,如果拖延下去,死伤的人更多,不料刑部竟要当成帮凶,高垣忍不住想喊冤,又顾忌五品校尉在朝堂上有没有说话的权利,踌躇不决间独孤英几人的争辩让老国王制止,如何处置还没结论,高垣再不敢等下去,万一国王依学部大臣所奏,李子辉和几十名军官就要成冤死鬼了。
“陛下,臣有异议。”